第44章 囤粮
天还没亮,二伯就来敲门来。
“老三,起了没?”
爹爹在屋里应了一声,窸窸窣窣起炕穿衣裳。林岁安也被她爹的动静吵醒了,但这会起来练功也还早,再赖会吧!
桃花村离清河县五十里路程,牛车一趟需要将近三个时辰。寅时出发,巳时才到的粮店。
粮店的店门前的木牌上赫然写着:
稻米:一斗五十文;
麦子:一斗三十五文;
粟米:一斗三十文;
秫米/豆子:一斗二十文;
1-2年陈米:一斗三十五文;
……
“二哥,这粮价都上涨了一些呀!我年前最后一次来县城进货,经过粮店看到的麦子一斗才三十文,粟米更是只需要二十二文,这……就这三个月不到涨了不少啊!”林三勇看了两眼心又沉了沉。
“我看还会再涨。”林二勇赞同道。
“爹是说先买五石的麦子,我看还是要多买点。”林三勇建议着。
“咱家的老黄牛现在最多也就能拉八石的粮食,太多了会累着它的。”
“那咱们今天先买个七石的麦子,买完后我们去老四家一趟……”
买完粮在去林四勇家的路上,经过官盐铺时,林三勇拉停了牛车。
林三勇从牛车上拿出官府发放的购盐凭证“历头”进店购买。
老林家整户在官府登记的人口有二十二人,林满枝的女户有四人,合计的总人口有二十六人。官府给的每人每年定量不足三斤,刚过完年,老林家还有六十五斤的定额还没购买。这次林三勇准备先买三十斤的盐回去。
按着官府一人一年三斤不到的定额是根本不够的。家里每年都要腌制很多的咸菜,还有家里人都是干重体力劳动,盐的需求量会更多些。老林家每年都要买一些私盐添补,也亏得林三勇做这么多年的货郎才有渠道。
今天的盐价格七十文一斤,单购买盐就花了两贯一百文,买得林二勇、林三勇直肉疼。这么点盐都快赶上那一车的粮食了。
虽然私盐一斤只需二十文,但是购买量有限,而且风险极大,老林家除非迫不得已不然不会冒险购买私盐。
牛车到林四勇家时已经午时了,林三勇敲响了院门,没想到来开门的竟然是林四勇。
“咦,四弟,你这时怎么在家?”
“二哥,三哥你们今天怎么来家里?”
“我们今天来县城买粮。”
“我今天准备送粮回桃花村。”
林三勇、林四勇不约而同的回答。
原来前天林四勇下衙的时候经过粮店发现粮价涨了一些,今天请假去买了五石的麦子,五石的粟米准备拉回桃花村并告知老父亲这个消息。
“那正好,二哥、三哥你们把骡车赶回去,这骡车是前几天淑云跟来娣去挑选的。等你们下次来县城时再把骡车赶回来就可以。”林四勇对着两个哥哥说。
“行,那一会我们两人刚好一人赶一辆车回去,我看爹明天可能还会让我们来买粮。这个天不对劲得很,今年可能会旱,家里多备点粮食心里不慌忙。”林三勇笃定道。
“老四,我们就不进去了,你这院子小,再加上这牛车太挤了,我们就是来看下你们就回了。”林二勇着急着回去。
“不着急,先吃点东西再回去。”林四勇不赞同道。
“我们带了干粮了,我们早点回去,爹肯定也在家里等急了。我把骡车牵出来就走。”林三勇不等林四勇回答就进去拉着骡车出来了。
林四勇看留不住两个哥哥,往灶间里把今天自己要吃的煎饼都给两个哥哥装上带走,还把还没烧的一条两斤重的五花肉也给用油纸包上让带回去。
林二勇、林三勇一人赶着牛车,一人赶着骡车一路走走停停花了将近四个时辰才到桃花村,到家时都已经戌时了。
家里孙辈的都被爷奶赶去睡觉了,大人都在堂屋里等着二伯跟爹爹他们。
牛车、骡车刚一进院门,家里人都出来了。
“老二、哪里来的骡车?”小刘氏眼尖第一眼就看到了骡车。
“老四买的,他今天凑巧也是买了一车的粮食要带回来,刚好我跟老三去他那边,就让我们把车赶回来了。”林二勇边卸货边说。
“赶紧先帮忙把粮食搬下来,都放到仓房里去。老二、老三先去休息会。老二媳妇把饭食给他们俩端出来。”林老太从堂屋里出来立马吩咐道。
林二勇、林三勇今天确实饿坏了,三两口就一个蒸饼下肚,粟米粥更是一人灌了四大碗。
等他们简单休整了一下就跟林老头汇报了下县城的粮价。
“爹,娘。今天买粮花了两贯四百五十文,盐花了两贯一百文,昨天给的五两就剩下四百五十文了。”林三勇说着就把剩下的铜钱递给了林老太。
“先别给你娘,老婆子,你再拿十两出来给老三,明天让老二、老三再去一趟。老四的骡车先不急着还给他,再拉两车粮食回来。”林老头想了想狠下心说。
“老头子,你疯了,这一下子又要花十两出去。”林老太心疼呀!这一辈子就存了那么点银钱。
“要是真的旱了,粮价还会涨,到时候可能一石都不止一两银子。粮食怎么都能吃完的,如果没有旱,收上来的新粮食,我们可以卖出一些。”林老头还是坚持让两个儿子明天继续去买粮。
“今天村里有人看到老二他们赶牛车出去了,来问我做什么去,我就说是去老四家。你们嘴也都给我闭紧点,家里的小孩子你们都自己叮嘱一下,不要让人知道咱家买了粮。我担心到时候会有人上门来借粮。”
“老二你们明天早上拐去镇上跟你们妹妹说一下,让她那边也多囤点粮。”
“老大媳妇你明天回娘家一趟,把我的猜测跟你爹还有几个叔叔说一下。接下来粮价可能还会上涨,如果有人去村里收购粮食千万不要卖,如果有银钱再多买一点囤着。”
“老三家的你明天也走一趟你爹那边,跟他说一下多买点粮。你爹他们一直都没有种粮食,更要多囤点。”林老头不放心的叮嘱着两个媳妇。
而老二媳妇为什么没有叮嘱让她回娘家,也是因为老二媳妇是从小被卖的。那时太小她也不知道自己娘家在哪里。
林老太一直觉得老头子是担忧过度,即使旱一季也没关系的,又不是没有旱过,不需要这么紧张。家里平时大小事虽然看着是她做主,但是一旦遇到大事的时候还是老头子说的算的。
林老太又从钱匣子里数出了十两银子,一阵肉疼。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47/2293387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