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胎穿古代逃荒,很苟! > 第70章 确定逃荒路线

第70章 确定逃荒路线


“好的,那我就先说说我的想法。因为我也没有去过这些地方,所有的资料都是我自己整理的可能跟实际有差。”四叔说完又喝了一大口水。

“我刚才说的那三个地点,我现在跟大家分析一下。前面我说了去京兆府要穿越太行山,山上多凶险这个我们都知道。还有匪盗猖獗,关键在于那边靠着西夏,近几年战乱不断。我们不可能从这个火坑跳到另外一个火坑,这个地方我不建议去。”

“第二个是开封府,我相信咱们家人都是想着去这边。开封是很不错,朝廷救济力度很大,但不是就只有我们想到去开封。一旦河北路沦陷,整个河北路几十万的人一股脑子都往开封去,你们有想过,开封能接收得了这么多人吗?”

“开封以及周边就那么大的地方,往年开封对待难民都是在城外开仓放粮,等到灾荒过去了再把难民遣送回原籍。我们到时候过去了没有原籍可以遣送,那时男的就会被充入军户或者以工代赈。还有一点那的生活成本极其高昂。最重要的是开封附近也没有荒地划给难民,我们只能当佃户。”

四叔停顿了好一会,才叹了口气,“我们不能乱议国事,但是朝廷已经不行了,那边说不定哪天就变天了,到时候可能还要再逃一次。”

林岁安偷听到这边整个人一激灵,天啊!她都不敢想下去,继续凝神偷听。

“最后就是江南了,路程听着是很远,但是江南富庶。我想了很久后挑选了一个地方’湖州‘。那边的官府对待难民分配荒田,人均三十亩,前三年免租,第四年起亩租两斗。而且女性或者老者可居家纺纱,可日赚六十文。”

好了,我都说完了。四叔看着大家等着他们发表看法。

“四弟为什么是’湖州‘而不是’杭州‘?”没想到第一个提问的是二伯母。

大家都诧异的看着二伯母,不过四叔立马就回道:“湖州靠近太湖滩涂,苕溪流域大量未垦地。而杭州周边山地为主,可耕地稀缺。”

二伯母听后点了点头,她以前被卖去当丫鬟时候听过小姐说这地方。

“我没意见,我听四弟的,去湖州。”大伯第一个赞同四叔的意见。

“我也没意见。”接着是二伯跟爹。

几兄弟齐齐看着老爷子。

“好,那你们都没意见那就听老四的,去湖州。”

“老四,路线你知道怎么走吗?”老爷子问。

“爹,我只有大概的路线,具体的路还要边走边打听。”

“路程太远,我分了四段路来走。”四叔说着从一堆纸中抽出一张放在最上面。

“第一段:我们先从定州去大名府,这段都是平原,有四百里,我们前进速度会比较快,只需要半个月左右。”

“第二段:从大名府到徐州,这一段都是山陵,有六百里左右,可能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第三段:从徐州到扬州,这段我们需要渡河。有四百里,需要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最后一段:从扬州到湖州,有四百里,也是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这是我初步定的四段路。”四叔指着纸上的路线

在坐的几个人听得都迷糊了,这些地方有的听都没听过,更别说去了,他们现在是真的两眼一抹黑,接下来的路都要靠老四了。

“爹,娘,需要通知村里人吗?”大伯看了看两老。

“说,老四,你一会就去找里正,把契丹军攻陷易州的事跟他说了。如果问我们要逃往哪里,大家就都说往江南走,去湖州。今天老四的分析不能告诉他们都明白了吗?”老爷子看着众人说。

“明白的爹,老四今天的分析只限我们这些人知道。”大伯永远是第一个赞同老爷子的话。

“我们后日寅时三刻出发,在老槐树下集合,过时不候。”老爷子继续说。

“爹,我可以去通知我爹吗?让他们跟我们还一起走。”娘亲不安地看着老爷子问。

“可以,老三一会你去你丈人家。老大你一会也去通知你舅舅他们。跟他们说一下,让他们要是想跟我们一起的话后日来村里集合。”

“相公,我爹那边呢?”四婶看着四叔。

“岳父那边今天就已经跟着陈氏族人出发去开封了。大舅兄说我们也可以一起去开封投奔他们陈氏族人。我还没得急问你的意见。”四叔看着四婶。

“相公你去哪里,我跟明远都跟着。爹他们有去处就好,我已经是外嫁女了,万不可能还去投奔未嫁时的族人。”四婶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爹,我刚又赶回来了辆骡车,现在咱家有两辆骡车,一辆牛车,可以多载不少东西。”四叔差点忘记告诉这件事。

“好,好,老四就想得周到。”奶奶瞬间心情都开朗了不少,家里人多收拾出来的东西确实不少,本来还担心拉不走,还正在发愁呢!

“现在都动起来,把粮食都清点出来。你们每个人就都挑套好的穿身上,外面套一件破旧的,再带一套,其他的破烂就不要带了。我们是去逃命的,多了带不走。”

“满枝,你跟来娣负责做干粮,一会拿白面做烤饼。都做成圆盘形的,做大一些。按人口做,一人备上十个。这些饼到时候每个人自己背着。这些饼子尽量做干一些,可以保存越久越好。”

“都行动起来……”爷爷看着不动的妇人,赶紧喊道。

老林家瞬间都动起来了。

其他的要带什么呢?水!对水!自从那场雨后,几个月都没再下雨了,村里的老井已经快干枯了,现在大家都是按户取水的。

家里水缸的水不多了,现在太迟了,明天需要上山再取水才行。逃荒路上每个人最好都要备上一个水壶,这边没有水壶,水囊很贵,家里就两个。这么多人,根本买不起。

有一样东西,老林家最多的是竹子,做竹水壶,上辈子就在网上看到过,想到了立马去找爷爷。

林岁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爷爷,老爷子立马夸赞她脑子机敏,带着大河哥立马着手做。

这次逃难林岁安能发挥的能力几乎没有,人太小,家里大人商量事情都把小孩赶远远的。逃亡线路就清楚四叔说去湖州,她自己也是举一百个手同意的。如果没记错那地方是江南最富庶、社会最稳定的州府之一。

她终于体会到爷爷坚持让家里男子都上两年学堂,筛选出最有天赋的读书人。如果不是四叔,可能这次契丹大军杀入他们村了都不知道。到时候即使侥幸留的一命往哪个方向跑都不知道。老天爷对她不薄啊!她爷跟四叔简直就是她的挂。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47/2293384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