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村里人的打探
林四勇心下一紧,知道重头戏来了,忙道:“请里正明示。”
“规矩是,每户需缴纳宅基钱,算是向村里买下这块地的永业权。”里正伸出两根手指,“不多,每户二百文。六户,便是一贯两百文。这钱,是要入村里公账,用来修桥补路的。”
林四勇立马应下:“应当的。”说完就示意陈氏进屋拿银钱。
“嗯。”里正见他爽快,脸色又好看了些,“每户的宅基,按丁口多寡和日后发展,可划半亩左右。你们六户连着一起,那就三亩地。够你们起屋、围院、大牲口棚了。具体界限,稍后我带你们去现场指认,打下界桩。
说完宅基地,里正起身,走到门口,指着远处一片长满灌木和芦苇的缓坡及洼地:“看到那片地了吗?从这屋后开始一直到那边的小溪,再往上到半山腰那颗歪脖子松树为止,这片,以后就算你们的垦荒范围。面积不小,但多事贫瘠的下田甚至荒地,开出来要下死力气。”
“至于每户能开多少,记录多少......”里正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提点,“这里头有说法。官府鼓励垦荒,新垦之地,头三年免征,后两年半征。最初登记时,书吏只会粗略估算。你们能开出多少熟地,这一年能下多少种子,这些都有’余地‘。”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林四勇:“我的意思是,你们第一年,不妨手脚放开些,能开多少开多少。但报到乡里簿籍上的初始树木,可以......嗯,稍微务实一些。等三年后地里真正有了出息,再慢慢增加也不迟。如此一来,赋税压力也轻些,明白吗?”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鼓励你多垦荒,但可以少报备,既能多得实地,又能合法地减轻前期税负。这既是里正的“照顾”,也暗示着后续需要持续的“打点”。
林四勇岂能不懂,立刻躬身:“晚生愚钝,多谢您悉心指点!此中关节,必定牢记于心!那像我们这种垦荒的每户最多能登记多少亩。”
“咱们这边规定的是水田五亩,旱地十亩。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了。”里正拍拍屁股,“明日一早,我带你们去划地界。剩下的,就看你们自家的造化了。”
说完,他背着手,慢悠悠地走了。
箬溪村东头那几间荒废多年的破屋竟然冒起了炊烟,这成了村里头一桩新鲜事。先是孩子们飞跑着回去报信:“娘!阿爷!村口那鬼屋来人住了!好些好多人!说话叽里咕噜听不懂!”
好奇像水波纹一样在小小的村落里荡开。很快,住在破屋附近的一些村民便按捺不住,三三两两地聚过来,远远地站着瞧,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林家众人也察觉到了这些目光。他们停下手中的活计,紧张地望着那些陌生的面孔。男人们下意识地往前站了站,将妇孺挡在身后。
终于,一个胆子大些的、约莫四十岁的汉子,他试探着走近了几步,脸上带着淳朴又戒备的笑容,扬声问了一句什么。
他的话带着浓重的软糯的湖州吴语腔调,语速又快,听在林家人耳里,简直如同天书。
林四勇上前一步,努力用自己认为最清晰的官话拱手道:“这位兄台请了,我等乃北地河北定州人士,逃难至此,欲在此落户安身,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他话音一落,对面的村民和更远处围观的人都愣住了,脸上写满了茫然。
村民A挠了挠头,转向旁边的同伴:“伊讲啥西?哈北?定豆?官灶?听起来硬邦邦咯,弗像南边人。”
同伴也是一脸懵:“听弗懂,好像不是江对面安徽话,也不是苏北话,更弗是河南话……隔得远嘞。”
沟通完全失败了。
这时,一个老妪好奇地指着林家人正在晾晒的干粮,一种北方常见的、厚实的死面烙饼,问道:“格是啥饼?厚得来,像砖头一样,弗像咱们咯米糕。”
李氏没听懂问话,但看懂了手势,以为是问吃的,便拿起一张饼,努力挤出友善的笑容,递过去,用带着浓重定州口音的话说:“婶子,吃饽饽不?俺们那儿的干粮,抗饿!”
“勃勃?”老妪吓了一跳,连连摆手,下意识后退一步。在吴语里,这发音可不算好词。她嘟囔着:“弗吃弗吃,吓人倒怪咯。”
另一个村民则注意到了林家男人修补屋顶用的工具和手法,跟他们本地常用的不一样,便大声比划着问:“喂!你们用那个家什……做啥用场?牢不牢靠?”他一边说,一边用力指着屋顶,做出敲打的姿势。
林大勇看懂了手势,以为在质疑他们的手艺,有点着急,用定州话嚷道:“咋不牢靠哩?俺们那儿都这么修房!结实着咧!”他还用力跺了跺脚,展示脚下的地面。
他这一嚷,声音粗犷,语气急切,配上北方人相对高大的身形,反倒让那几个村民误会他是在发火吵架,顿时都警惕起来,气氛一下子有些紧张。
“嘿,格家人火气蛮大嘛!”
“就是,好好问伊,凶啥西!” 村民们低声议论着,脸上的好奇变成了些许不满和戒备。
林四勇一看不好,赶紧拉住林大勇,再次用官话努力解释,脸上堆满苦笑:“诸位乡邻莫怪!莫怪!家兄并非有意,只是言语不通,心急所致!我等绝无恶意!绝无恶意!”
然而,他的官话对于这些可能一辈子都没出过湖州的村民来说,依旧如同鸡同鸭讲。双方只能靠表情和手势勉强猜测对方的意思,误会反而越来越深。
就在这时,里正背着手溜达过来了。他一看这场面,就明白了八九分,不由得笑骂了一句:
“围在这里做啥?看猢狲出把戏啊?都散了散了!这是新来的林家,从河北那边来的,说话你们听不懂,他们也听不懂你们的话!以后就是一个村的人了,有的是工夫慢慢看!”
村民们见里正发话,这才嘻嘻哈哈地、一步三回头地慢慢散去,但目光里的好奇和议论却丝毫未减。
里正转头对一脸尴尬和无奈的林四勇说:“看到吧?这就是第一难。你们这口音,隔着千山万水。以后打交道,且得费劲呢。赶紧学着点咱们这儿的话吧,不然买根针都说不明白。”
林四勇把家人召集起来,低声道:“大家都看到了,也感受到了。往后日子长着呢,语言不通是个大麻烦,大家要尽快学着听本地话。”
林岁安默默站在一边,她听懂,她上辈子就是这一带的人。好亲切的口音。她不能说自己能听懂,可以表现得学习快,先带着几个哥哥姐姐学起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47/229337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