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清理宅基地、垦荒
“您说的是,长远计议,还是稳妥为好。”林四勇点头称是,又接着问:“那这房屋格局,咱们这边可有甚么讲究?我看咱们村,屋舍似乎多是分散而建,格局也大不相同。”
“不错!”里正谈到这个更是门清,“咱们这儿潮湿多雨,房子首要便是通风、防潮、防盗(防匪)。常见的格局,多是‘一明两暗’的形制。”
他用手蘸了点茶水,在桌上画了个草图:“你看,这是正堂屋(明间),最大,是待客、吃饭、一家人活动之所,必要开阔亮堂。堂屋两边,各接一间卧房(暗间),给长辈或夫妇居住。这便是一明两暗。”
“正屋旁边,再依势搭出偏厦,做灶披间,存储农具粮食的杂屋。屋前必留出一片敞坪,用来晾晒谷物以及日常活动。屋后则挖有排水沟。富裕人家,还会用竹篱或土坯围出个小院。”
他特别强调:“你们北方睡炕,咱们这儿多是架板床,底下通风,防潮气。灶台也多是分开的双眼灶,一锅煮饭,一锅炒菜、烧水。”
林四勇听得极其认真,将这南方建筑的要点一一记在心里。“一明两暗”、“板床”、“偏厦”、“敞坪”,格局跟桃花村的那个老宅差不多,就是板床可能有点不习惯。
最后,他诚恳地说道:“里正您今日所言,于我家如同甘霖。只是我等外乡人,于此地人生地疏,届时采买木石砖瓦,聘请工匠师傅,还恐被人欺生。待动土之时,万事开头难,只怕……少不得还要厚颜请您出面,帮我们主持大局,协调周全。此恩此德,我林家没齿难忘!”
里正听得心领神会,呵呵一笑,显得极为大度:“好说,好说!你既开口,老夫岂有不管之理?到时你提前知会我一声便是。定帮你们寻些价廉物美的材料,找些手艺好又实在的工匠。”
“多谢!多谢!”林四勇连连道谢,心中一块大石总算落了地。虽然花费巨大,但至少前路清晰了许多。他告辞出来,看着箬溪村的天空,感觉未来的家,第一次有了如此具体而真实的模样。
林四勇将里正关于盖房银钱、格局、农时的种种消息,原原本本地在家庭会议上说了。
来娣三姐妹单立一户,当初剩下的银钱她们没有分。如果一户房子盖下来需要二三十贯,那她的银钱是肯定不够的。她们三姐妹存的私房钱总的也就十二两。不过她们准备房间都盖小一点,另塔个灶房就可以了,屋顶就都用茅草不用瓦片。这样银钱应该勉强能够。
林家其他五座盖一明两暗,暗的两间盖稍微大一点,每间隔成两间,这样孩子多,也够住,银钱也能省下一下。再盖一个灶间做饭兼放杂物。至于粮仓先不盖,可以先放暗间。等后面银钱宽裕了,再盖不迟。
六块宅基连成一片,上面除了枯黄的杂草,便是大大小小的碎石断砖,还有之前废弃屋舍留下的残垣断壁。清理场地,便是第一桩也是最耗力气的活。
男人们抡起镐头和铁锨,喊着号子,开始刨开冻了一冬的硬土,拆除那些残破的旧墙基。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沉重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
林大勇、田修文等壮劳力负责最重的活计,他们将刨出来的大块石头、完整的旧砖一一撬出,抬到一旁空地,仔细地码放整齐。这些都是宝贵的材料,将来垒墙基、砌灶台都能用上,一块也舍不得浪费。
妇人们则拿着耙子和筐篓,清理男人们刨松的土块里的碎砖烂瓦,再将杂草连根拔起,堆到一旁晒干以后当柴火。
而林岁安这样的丫头们和福平那样的半大小子,也没闲着。他们成了清理地面上那些小石子的主力军。每人手里挎着个小筐,或者直接用旧衣兜着,蹲在地上,仔细地将遍布地面的鸡蛋大小、拳头大小的石子一一捡起来,扔到几个集中堆放的大筐
一家人除了小豆丁,剩下的二十七口人忙活了八天终于把宅基地全部清理出来了,收集的的石子都堆积一起小的可以铺路,大可以砌墙。
宅基地忙活完了接下来,林家人就一头扎入荒地的开垦中。
林家人商量了一下,因为原先没种过稻子,所以决定先开垦坡上的荒地。先开出十亩,赶在清明前种上豆子,这些开荒的田地都是薄田,需要先养上两年才能种麦子。现在家里人口众多,缺粮,他们的计划是边开垦,边种植,这样子等到八月份就能先收一批粮。
天色未明,林家坡下的荒原还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气里。
林家上到林老头,下到红丫都出动了。小豆丁则留在家里,轮到谁做饭,谁帮忙看着。因为人口众多,做饭食都是两人,一个大人搭配一个姑娘。她们不止做开荒时一天三餐的饭食,还要往地里送水,并不轻松。
第一个将镐头深深劈进坚硬土地的是林二勇。只听“铿”的一声闷响,镐头被地底盘根错节的老茅草震得反弹回来,虎口瞬间麻了一片。他啐了一口,再次高高抡起那铁镐。
林岁安第一次知道,原来开荒这么难,真真都是下死力气的。
林老头带着几个孙子用柴刀砍伐着半人高的荆棘和灌木丛。
女人、姑娘们则将砍倒的杂木拖拽到一处空地,等晒干了再收回去当柴禾。
像林岁安、明远、长宁、红丫这些小的就帮忙捡捡小石头,统一放箩筐里,再由大人推回宅基地那边,等着房子盖好了围墙或者铺路。
就这样日复一日,在清明前终于开出了十亩的坡地。收拾出来的荒地先给种上了豆子,等到八月份就能收一批粮了。
这段时间整个老林家忙得脚不沾地,人都累瘦了一大圈,不过看着收拾出来的田地,大家干劲十足。
林岁安感觉腰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每天都是累得倒头就睡,不过好的是不用像逃荒路那样天天提心吊胆,现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经过这遭她也就更能体会到当初在桃花村问爷爷为什么不逃荒时,他的无奈了。一路逃荒的艰辛就不说了,来到一个新的地方还要置田地,盖新屋,置办一切家什都需要大笔的银钱。
他们是幸运的,四叔给找的这个地方可以垦荒,不用购买田地,如果是买田,就那么点钱能买几亩?根据种田老把式大伯的说法,这个田起码要养上五年才能赶上中等田的收成。这还是这肥力足够的情况下。
家中人口众多,目前都还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她也知道家中大人的忧愁。但她目前没想着把空间里的银钱拿出来,现在只是过得没那么松快而已,还不到生死时刻。而且她可是知道像她爹娘都还有点私房的,应付过最难的这段时间应该是够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47/229337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