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媒婆上门
姑嫂二人在这雨夜的后巷墙角,紧紧抱在一起,压抑着声音,哭作一团。冰冷的雨水混合着滚烫的泪水,流进嘴里,苦涩难当。
哭了许久,林夏雨才猛地惊醒,紧张地四下张望:“大嫂,你快走!这里不能久待!被巡夜的或者府里人发现,我们就完了!”
“我知道,我知道......”小刘氏擦着眼泪,急切地问,“你们在这府里......过得可好?那嬷嬷那般凶恶......”
林夏雨脸上露出苦涩和恐惧:“能活命就不错了......张嬷嬷是内院管事,最是刻薄......动辄打骂......家宝还好,在书房伺候,少爷还算和气......大嫂,你在哪里?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小刘氏简略说了自己的遭遇,在通判别院做粗活。“夏雨,你等着,嫂子一定想办法......想办法常来看你们,想办法......或许以后能求求主家恩典......”她自己都知道这希望渺茫得可怜。
“别!大嫂你别来!”林夏雨却惊恐地抓住她,“赵府规矩严,绝不会允许下人私自见外客!要是被发现了,我们娘俩会被打死的!你好好在别院活着,只要知道我们都还活着......就好......就好......”她说着,又哽咽起来。
远处传来打更的梆子声。林夏雨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跳起来:“嫂子,你快走!千万别再来了!求你了!”
她匆匆捡起翻倒的泔水桶,最后深深看了小刘氏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无尽的悲苦、恐惧,还有一丝得知亲人尚在的微光。她猛地转身,闪回那扇小侧门后,“咔哒”一声,门从里面闩上了。
小刘氏独自站在雨夜的空巷里,靠着湿冷的墙壁,久久无法动弹。找到亲人的巨大喜悦,瞬间被小姑子母子的悲惨处境和严酷现实击得粉碎。她们隔着一堵高墙,近在咫尺,却仿佛又隔了千山万水。
林家众人这边随着房子的落成,一些烦恼也跟着来了。
林家六套簇新的瓦房在箬溪村东头齐齐整整地立着,白墙灰瓦,虽是土坯墙刷了白灰,在夏日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这景象,日日刺激着箬溪村村民的眼球,也成了村里茶余饭后最热的谈资。虽然来娣家的是茅草顶。
“啧啧,瞧瞧人家老林家,真真是有本事!”
“可不是嘛!从北边那么老远逃难过来,这才多久?房子就起起来了!还是六套!”
“听说男丁个个能干,垦荒跟不要命似的,那荒地眼见着就变了样。”
“不光是男丁,你看他家那几个半大小子和丫头,干活也一个顶一个!”
“到底是念过书的人家,你看那林四勇说话办事,就是不一样。”
羡慕之余,更多的心思活络开来。林家这势头,明摆着是户殷实勤快、即将兴旺起来的人家。更何况,他家还有那么多适婚的儿女!
很快,村里那些眼光毒辣、心思活络的婆娘们就咂摸出了味道。林家这些姑娘小子,可都是顶好的婚配资源啊!
于是,原本只是好奇打探的村民,开始带着明确的目的上门了。先是东家的婶子“顺路”过来借个柴刀,眼睛却不住地往正在院里晾衣服的春霞、玉香身上瞟。接着是西家的婆婆送来一把新摘的野菜,拉着陈氏的手,旁敲侧击地问大山那孩子订没订过亲?
真正的“攻势”随着王媒婆的正式登门而达到高潮。
这王媒婆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快嘴”,一张巧嘴能说得天花乱坠。她选了个午后,穿着件簇新的蓝布褂子,头发梳得油光水滑,摇着一把蒲扇,笑吟吟地就敲开了林四勇家的院门。
“哎呦呦!林秀才!林夫人!给你们道喜来了!”人未进门,声先至,笑得见牙不见眼。
陈氏忙将她让进堂屋,林四勇也出来作陪。
王媒婆坐下,眼睛像探照灯一样在屋里扫了一圈,嘴上却像抹了蜜:“早就听说咱们村来了户能干又体面的人家,今日一见,果然是和气生财,家业兴旺啊!瞧瞧这新屋,多气派!”
寒暄过后,她便直奔主题,掰着手指头数:“我可是听说了,您家大哥儿大山,十九了吧?一表人才,干活一把好手!大姑娘春霞,十七了?瞧那模样,又俊又稳当!还有二房的玉香姑娘,也是十七?哎呦,那小手巧的……大房的春艳十六了罢?二房的玉凤也十五了?都是顶好的姑娘!还有您家那位能干的大外甥女来娣,二十三了?盼娣二十了?招娣也十四了?哎呦呦,您家可真是人丁兴旺,福气满满啊!”
她一口气报得丝毫不差,显然做足了功课。
“这不,村里多少好人家都托我来问问,”王媒婆压低了声音,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下箬村李地主家的小儿子,十八了,读书识字,家里有五十亩好水田,就看上咱家春霞姑娘了!还有乡里开杂货铺的吴掌柜家,想给他家老大求娶玉香姑娘……对了,咱家大山哥儿更抢手,周里正家的远房侄女,十六岁,模样周正,陪嫁少不了!……”
她滔滔不绝,一口气说了四五家的情况,个个听起来都是条件优渥的好亲事。
王媒婆走后,林四勇和陈氏却面面相觑,眉头紧锁。
“这……”陈氏又是欢喜又是发愁,“一下子这么多来说的,可怎么好?孩子们年纪确实都不小了,尤其是来娣、盼娣,已经算是老姑娘了,还有大山、春霞他们。现在大嫂没在这,我不好去跟大哥说,我一会去找二嫂三嫂,跟她们说说这个情况。”
林四勇沉吟道:“嗯,晚些我去大哥家找爹商量一下。我们家确实小子姑娘都到了成亲的年纪,但是刚落户,急不得。对村里这些人家根底都不清楚。王媒婆的话,听七分信三分。结亲是结两姓之好,关乎孩子一辈子,得慎之又慎。得慢慢打听对方人家品性如何,子弟是否上进,可不能光看田产铺面......”
他自己说着说着反而着急上了,发现确实几个侄子侄女都到年纪了,特别是外甥女,话没说完,就先去大哥家找老爹商量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47/228687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