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 第606章 广东边塞诗?大宋被群嘲!都怪大唐

第606章 广东边塞诗?大宋被群嘲!都怪大唐


而在历代古人们的嘲讽、惊讶和惭愧中。

    天幕也在继续播放。

    【那么屏幕面前的观众朋友们。】

    【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唐朝之后边塞诗就衰落了呢?】

    网友们无法解答很多问题,但是针对边塞诗的问题,网友们可是一答一个准。

    《宋朝边塞诗:不破开封誓不还!不教胡马渡淮河!》

    《零丁洋里叹零丁,零丁洋都到哪了?珠江口外海!》

    《叹零丁!实在没绷住。》

    《乖乖,还能到海上写边塞诗?这是唐朝诗人们未曾设想的道路!》

    《宋代的边塞遍布天南海北,位于陕西大散关、江苏瓜洲、广东零丁洋,大家都是边塞,丰富的边塞资源,自然能让大宋的边塞诗天南海北,远胜大唐千篇一律的西北荒漠风边塞诗。》

    《果然国家不幸诗家幸,有大宋真乃诗坛幸事。》

    《羡慕宋人,足不出户,享受边塞风光。》

    《我不去边塞,边塞却朝我而来。》

    《大唐军队可利害了,每天都向边疆前进!》

    《大宋军队更厉害!军队不用动,边疆每天都在自己过来。》

    《铁马秋风大散关!还是挺有气势的,不比唐朝的顶级边塞诗差。》

    《只可惜大散关的位置还在陕西境内呢!》

    《只要够弱鸡,每个省都有边塞体验卡。》

    《寅猴:我这IP在我大宋……啊?我哪能说什么大宋,那会儿是我大辽!》

    《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唐朝时边防就在陕西了,别尬黑大宋。》

    《昔日凤翔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建康。》

    《陆游写西域只能靠做梦。》

    《评论区就是大型辱宋现场!》

    《评论区是怎么辱宋的?》

    《答:说了实话。》

    《你们这些糖粉不要太过分了!就是晚唐挖的坑太大了,大宋天崩开局,填不上而已!》

    《就是!北宋开局无“边塞”的问题,还不是你唐朝藩镇割据的历史遗留问题?》

    《从五代到宋朝,都要不断的给你唐擦屁股,糖粉还神气起来了?》

    天幕外。

    看到这一句,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都是瞬间连连点头。

    “啊对对对!都赖大唐!”

    赵匡胤简直觉得这说的太好了!

    “要不是唐朝养的藩镇割据,朕也不用这样小心翼翼!”

    “要是给朕留下燕云、西域,大宋何至于此?”

    但很显然,网友们不太同意唐朝要为宋负责的观点。

    《你大宋开新朝还嫌前朝烂?不烂轮得到你上位!》

    《大宋祖宗怎么不在太宗时期造反呢,那时候疆域大!》

    《谁说宋朝没有好的边塞诗?别说北宋了,就算是南宋也有豪迈的边塞诗啊。》

    《比如这首: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好诗!好诗!感情豪壮!掷地有声!展现出了统一天下,结束南北对峙的豪迈志向!》

    《只是……你这个南宋诗人是不是叫赵亮?》

    《我第一次看到这首诗,还以为是老朱写的,心中还感叹了句老朱虽然是要饭的,但写诗居然还可以。》

    《金国皇帝:汉人总是入寇中原,好烦!》

    《南宋时,开禧北伐杀进中原,烧杀抢掠宛如南蛮入侵。》

    《毕竟贼配军嘛。》

    《我是辽宁的大宋后裔?关键我家这里从来没被宋朝统治过……》

    《边塞诗反倒在清朝复兴了一波,毕竟它真有楼兰。》

    《兆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擦了擦嘴继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大量的网友们引经据典,一句一句的抛出古诗作为评论。

    把古人们看的一愣一愣的。

    特别是那些宋朝之前的古人们,简直看傻了。

    秦朝。

    如果是之前,天幕刚出现的时候的嬴政。

    看到后世的大宋这么捞的话,

    肯定会对他们表示深恶痛绝。

    情绪出现巨大的波动。

    但是毕竟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天幕熏陶,嬴政的情绪稳定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看到后世的宋朝,被网友们调侃的这么惨。

    嬴政也是忍不住笑道:

    “知道后世的那些叛逆伪朝,不可能有大秦这么强悍。”

    “但是这宋朝也是真的够弱的。”

    “还好我大秦虽然亡了,但终究亡的挺硬气的,不至于像后世的这宋朝一样被人调侃。”

    东晋。

    司马睿擦了擦自己额头的汗水,有些宽慰的说道:

    “一开始看到后世的网友们,说边塞都到了长江淮河流域了。”

    “倒是让朕觉得有些汗颜。”

    “但还好,看样子这个后世的宋朝在后世网友的心目当中,应该是最弱最废的朝代了。”

    “有了宋朝垫底。”

    “感觉大晋的名次,都能够在华夏历代王朝的排行榜中往上提一提了。”

    而在北宋。

    赵匡胤此时陷入了严重的破防状态。

    本来自己建立一个大宋,并且稳定了天下的局势。

    结束了自从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武夫当政的局面。

    就算天下尚未完全的统一,

    但赵匡胤的内心是十分自豪的。

    甚至赵匡胤还表示过:

    “就算朕这一生没有能够彻底的击败辽国,收复燕云,开拓西域,成就华夏大一统。”

    “但仅凭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和平的大宋。”

    “结束了华夏数百年以来的纷乱。”

    “这份功绩就已经足以让朕骄傲,也足以让朕,即使到了九泉之下去面对其他朝代的顶级明君,也能够昂首挺胸。”

    但那种自信是之前。

    经过近段时间看天幕,特别是刚刚才看到借助边塞诗这一话题。

    看到后世的网友们。

    把自己的大宋黑的体无完肤。

    关键是,如果大宋后是真的那么捞,那么弱,那么不堪的话。

    那网友们还真没有胡乱瞎黑!

    而是黑的有理有据,让赵匡胤想反驳都找不到理由。

    借助边塞诗骂大宋。

    文化人骂人是真狠!

    但赵匡胤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够扭转这一局面。

    只能面露痛苦的表情。

    而一旁的赵光义,看到自己和兄长共同创业打下来的江山。

    在后世被如此的调侃嘲讽。

    心里自然也有些不好受。

    于是赵光义提出了建议。

    “皇兄看天幕上的后世网友,对我大宋之所以瞧不起,恐怕也不完全是因为大宋中后期国力衰微,丢掉半壁江山。”

    “毕竟之前的东晋等南朝各国也是纷纷丢掉了半壁江山,甚至只能偏安在长江以南。”

    “而且当一个朝代陷入衰退,本来就会丑态百出。”

    “就连当初的巅峰大唐到了中后期不也一样,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吗?”

    “之所以后人瞧不起我们大宋。”

    “恐怕还是因为大宋始终没有能够收复燕云。”

    “如果大宋收复了燕云,拿到了完整的汉家江山。”

    “就算不能说远迈汉唐,但起码也能成为一个中等偏上的王朝,绝对不至于被后世的网友们如此的嘲讽和辱骂吧?”

    “甚至运气好的话,后人觉得大宋把唐朝惹的祸解决了,说不定会说大宋远胜于大唐呢!”

    赵光义虽然军事能力不怎么样,但是搞内政分析还是有一把手的。

    他临时分析出来的内容,

    倒也基本符合赵匡胤的想法。

    赵匡胤看着地图上的大宋和辽国。

    目光锁定在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指着地图,一边回想过往,一边说道:

    “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这一战略方向没有错。”

    “但是有一个问题,时不我待。”

    “如今朕也不年轻了,而辽国依然国力稳定。”

    “想要从辽国手上拿下燕云,不经过长期持久的大战是不行的。”

    “朕,真的还有那么长的时间吗?”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收复燕云。”

    “或许大宋接下来要全面启动战争模式,必须提速了。”

    “但这样一来,就必须要给武将放权,必须要抬高武力的地位。”

    “这又和朕一直以来的理念有所冲突。”

    “毕竟从唐朝中期开始,武将当政的代价实在是太惨痛了。”

    赵匡胤闭上了眼睛。

    回想起自己戎马一生中,所看到的那些粗暴蛮横武夫所造成的杀戮。

    甚至就在自己大宋的军中,

    不少将领也依然残留着前朝五代留下来的蛮横气息。

    只是暂时被自己压制住了。

    如果真的为了收复燕云,为了实现抬高宋朝的历史地位,而再度将武人的地位抬高?

    那会不会又出现什么问题?

    赵匡胤心里,还真没底!

    毕竟经过这百年乱世的教训。

    实在是太惨痛!

    而现在距离大唐灭亡,也才区区几十年的时间。

    甚至赵匡胤自己,都和一些生活在晚唐的遗老遗少们接触过。

    聊过一些当年的事。

    一时之间。

    赵匡胤收复燕云,强行提高战争烈度和速度的雄心壮志。

    又减免了不少。

    最终,赵匡胤只能叹息一口气说道:

    “建功立业,一统天下,治理国家,青史留名!”

    “如此接近,仿佛唾手可及。”

    “但又如此的遥远。”

    “朕现在,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40/1111052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