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 第821章 史诗的终章!柏林战役!

第821章 史诗的终章!柏林战役!


新的天幕画面出现。

    一上来就是规模宏大,炮火隆隆的黑白战争场景。

    一看就知道是二战时期。

    在画面里,苏联的坦克洪流凶猛的冲击。

    德国的钢铁防线誓死的抵抗。

    巨人之间的对抗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全程处于紧张急促的音乐伴奏中。

    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仅仅是背景音乐配合宏大血腥的战争场面。

    就让古人们看得十分专注。

    然后天幕上出现了一张地图。

    标着红星的进攻箭头从东向西,迅猛的突破,直插德国本土。

    天幕也正式的开始讲述着。

    【1945年1月,欧洲的寒冬尚未结束,但纳粹德国的命运已如风中残烛。】

    【东线,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碾过波兰,直逼奥得河;】

    【苏军的多个集团军,在朱可夫等将领的指挥下,士气高昂,装备精良,对德军形成了强大的压迫之势。】

    【西线,美英盟军突破莱茵河防线,向德国腹地推进。】

    【曾经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此刻正被东西两线的铁钳死死夹住。】

    【希特勒的“千年帝国”梦,在漫天炮火中碎成了齑粉。】

    【柏林——这座曾被希特勒誉为‘千年帝国’心脏的城市,如今成了第三帝国最后的堡垒。】

    【而在这座即将陷落的都城里,德国高层正陷入一场疯狂与绝望交织的终局之战。】

    【时间回到1945年1月12日。】

    【苏联红军从维斯瓦河发起总攻,这场被德军称为‘雪崩’的攻势,仅用两周便推进500公里,彻底粉碎了东线德军的防御。】

    【与此同时,西线的阿登反击战刚刚失败,德军最后的精锐装甲部队耗尽,盟军重新掌握主动权。】

    【希特勒的参谋长约德尔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已没有战略预备队,每一份兵力报告都像死亡通知单。】

    【对外战争节节败退。】

    【德国国内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战争的长期消耗,使得德国国内的经济濒临崩溃。】

    【工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工业区丢失。】

    【许多工厂因为缺乏原材料和劳动力,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

    【钢铁产量不到1944年的六分之一。】

    【食品和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实行了严格的配给制度,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

    【城市在盟军的持续轰炸下,满目疮痍,大量的建筑被摧毁,基础设施陷入瘫痪,无数人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

    【1月25日,希特勒下达了一道矛盾的命令:宣布柏林为要塞城市,要求战斗至最后一兵一卒。】

    【但讽刺的是,此时的柏林城防几乎形同虚设。】

    【守军多是临时拼凑的国民突击队,平均年龄超过50岁,武器仅有老式步枪和反坦克火箭筒。】

    【帝国军备部长斯佩尔在秘密备忘录中承认:柏林是一座纸糊的堡垒。】

    【在总理府的地下掩体里,希特勒的决策圈正分崩离析。】

    【戈林忙于将黄金运往巴伐利亚。】

    【希姆莱暗中通过瑞典渠道向盟军试探和谈。】

    【而宣传部长戈培尔则疯狂鼓吹奇迹武器,甚至对市民宣称:只要坚持到春天,V型火箭就能扭转战局。】

    ……

    天幕外。

    汉朝。

    刘彻看到这里,望着天幕上讲述1945年德国那风雨飘摇的局势。

    也只能感慨一句:

    “这才1945年1月呀!”

    “回想起三年多以前,德国是何等的强悍,何等的嚣张,把苏联打的溃不成军。”

    “结果,短短两三年的时间,这庞大的德意志千年帝国就沦落到了如此境地。”

    “朕不知道希特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但看得出来,他在战争方面做出的选择的确是出了问题,可叹!”

    而在刘彻的一旁。

    卫青看到画面里希特勒强令老弱病残入伍,成为炮灰的景象。

    也是皱着眉头说道:“将老弱残兵推上必死之地,这绝非明君所为。

    “当年我们大汉准备漠北之战,陛下您亲自筹备,给了充足的时间训练新军,而没有冒然发兵。”

    “相比之下,这希特勒虽然在后世看上去人气很高,也一度占领大半欧洲。”

    “但作为一国之领袖,他的水平和觉悟,和陛下您差太多了。”

    霍去病作为二战时候德军的粉丝,看到德子的穷途末路。

    也是有些叹息:

    “没想到曾经那无敌的德军,到了1945年,别说在战场上取胜了,甚至在内部都显得如此的狼狈不堪。”

    “那希姆莱、那戈林都是德军的高层。”

    “但在大厦将倾之际,却如此的不堪。”

    “也不知道希特勒他会怎么样?”

    ……

    天幕继续。

    【1月27日,苏军攻入库斯特林——这座距离柏林仅70公里的小镇,成为战役的前哨战。】

    【但希特勒表示:任何撤退者都将被枪决!】

    【这道命令让东线残存的德军彻底失去了机动防御的可能。】

    【尽管局势如此恶劣,希特勒却仍然执迷不悟,妄图凭借着所谓的“秘密武器”和最后的兵力,来扭转乾坤。】

    【他拒绝接受德国即将失败的现实,不断地发布不切实际的命令,要求军队进行毫无意义的抵抗。】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德国走向灭亡的命运。】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柏林战役的序幕即将拉开。】

    【对苏联而言,柏林不仅是军事目标,更是政治与复仇的象征。】

    【1941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的耻辱,1942年斯大林格勒的惨烈,数百万苏联军民的血债,都要在这座城市清算。】

    【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后明确下令:“必须由红军亲手攻占柏林!”】

    【苏军决心占领柏林,为无数在战争中牺牲的苏联军民报仇雪恨。】

    【……】

    【在最终决战之前,柏林的战争氛围空前浓厚。】

    【2月3日,美军的大规模轰炸机将柏林市中心化为火海。】

    【帝国大厦穹顶坍塌,腓特烈大街车站的难民与士兵被活埋。】

    【但纳粹政权仍在压榨最后的战争潜力:】

    【工厂里,14岁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组装着铁拳反坦克弹。】

    【街头60岁的退休教师被编入民兵队,用沙袋和电车轨道堆砌路障。】

    【德军看似规模庞大,但实际上却……在2月中旬,柏林卫戍司令雷曼少将提交了一份真实防御评估:】

    【全城仅有45辆可作战的坦克,弹药储备不足72小时。】

    【希特勒阅后当场将他撤职。】

    【换上狂热的党卫军将领蒙克。】

    【自欺欺人!】

    【蒙克的防御计划得到希特勒的喜欢,因为这计划充满象征意义。】

    【蒙克将国会大厦、总理府和勃兰登堡门划为最后防线,声称‘这里将是日耳曼精神的丰碑’。】

    【3月19日,希特勒签发‘尼禄命令’,要求摧毁德国所有基础设施。】

    【希特勒表示:如果战败,德意志民族也将成为劣等民族,也不配生存!】

    【总参谋部军官冯施陶芬贝格在私人信件中写道:元首已把整个国家绑上自杀的列车。”】

    【在这最后的时刻。】

    【地堡里的希特勒依然沉迷于地图上的幻影。】

    【他坚持认为美苏盟军会因意识形态矛盾内讧。】

    【但实际上。】

    【没有希特勒梦想中的内讧。】

    【西线盟军早已经将柏林计划给了苏联。】

    【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对德军的战力十分忌惮,更顾忌柏林巷战的巨大伤亡,主动将柏林划入苏军作战区。】

    【丘吉尔虽强烈反对,却无力改变美国的决策。】

    【历史的舞台,就此留给了苏联。】

    天幕外,朱棣看到这里。

    看到“历史的舞台就此留给苏联”这句话。

    身为大明头号征北大将军,朱棣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双目带着些许羡慕,看向会议室里的苏联将军们。

    “无论这场战役打得如何,无论这场战争因何而起、如何结束。”

    “至少,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战争中,最后的舞台谢幕演出留给了这些苏联将军。”

    朱棣语气有些羡慕。

    “哎,有的时候,朕真的羡慕他们。”

    “作为军人,他们生得其时,也得到了自己演出的舞台。”

    “好吧,接下来就让朕看一看,苏联将会如何为这场史诗大战画上完美的句号?”

    “希望不要让朕失望。”

    “至于德国。”

    朱棣也知道二战德国是终极大反派。

    但朱棣觉得,反派谢幕也要有反派谢幕的风采。

    “当然,也希望德国那边能够打出一定的水平。”

    “反正看热闹不嫌事大嘛,呵呵。”(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40/111103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