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 第900章 巅峰对决!河阳之战攻防有多秀?

第900章 巅峰对决!河阳之战攻防有多秀?


弹幕老哥们看到李光弼这一手,也都是纷纷的乐了起来。

    《666,操作很秀啊。》

    《美马计?》

    《啊,河阳之战的预热任务我做过这美马计。》

    《发情期的母马立大功!》

    《哈哈哈,史思明大意失战马!》

    《战马居然没骟?》

    《就算骟了,也依然会去找母马玩啊。》

    《虽然不影响大局,但确实很长士气呢!》

    ……

    天幕:

    【恼羞成怒的史思明不等了,发动蓄谋已久的火攻。】

    【上游三百条满载易燃物的火船被点燃,顺流而下,直扑河阳浮桥!】

    【然而李光弼早有防备。】

    【浮桥两侧早已密布粗大木桩,顶端缠绕浸湿的毡毯铁索。】

    【火船撞上,如同撞入钢铁刺猬,烈焰被湿毡阻隔,无法蔓延。】

    【唐军岸上投石机随即轰鸣,巨石如雨,将动弹不得的火船逐一砸沉焚毁。】

    【但此刻浮桥的交通,是暂时被中断了的。】

    【若史思明果断命令南岸主力强攻南城,同时北岸偏师猛扑河阳。】

    【唐军防线恐将崩裂。】

    【然而战场迷雾再起。】

    【李光弼的帅旗竟同时在河阳南城与北城高高升起!】

    【到底哪边是李光弼主力?】

    【以精算著称的统帅史思明,此时,在判断李光弼真身所在的关键时刻。】

    【也犹豫了。】

    【史思明已经陷入了患得患失的心态。】

    【在一番思考后,史思明最终判定李帅在南城。】

    【等史思明判断出李光弼在南城时,火船已经消耗殆尽,进攻的最佳时机也已错失。】

    【史思明又调整部署,意图声东击西。】

    【他派悍将李日越,率五百精骑佯攻南城,制造压力。】

    【自己则亲率主力悄然北渡黄河,意图一举夺取河阳城,摧毁唐军粮仓!】

    【这确是一记狠招。】

    【然而李光弼的洞察力更胜一筹。】

    【他在李日越面前短暂露面,营造自己在南城的假象。】

    【又随即亲率南城主力精锐,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浮桥,紧急回防河阳城。】

    【当史思明主力强渡黄河,猛攻河阳时。】

    【迎接他的是李光弼亲自坐镇的铜墙铁壁。】

    【叛军武装泅渡,云梯不足。】

    【在唐军集中优势兵力反击下,数次强攻皆被挫败,死伤枕藉。】

    【此时,佯攻南城的李日越得知史思明北岸失利,深知自己难逃“诱敌不力”的罪责。】

    【索性率部倒戈投降唐军!】

    【叛军士气更遭打击。】

    【狂怒的史思明将主力调回南岸,决定孤注一掷猛攻南城。】

    【他投入所有力量,试图吸引李光弼率河中沙洲的预备队支援南城。】

    【再趁机派奇兵突袭沙洲,切断唐军浮桥联系,分割歼灭。】

    【叛军甚至不惜凿沉船只填塞河道,艰难逼近沙洲。】

    【千钧一发之际,李光弼展现出超凡的战场控制力。】

    【他并未被史思明的佯攻迷惑。】

    【反而敏锐捕捉到,叛军因强攻沙洲而兵力分散、部份部队处于半渡状态的致命弱点!】

    【固守多日的李光弼果断下令。】

    【放弃固守沙洲,命南城、北城部队迅速向自己靠拢!】

    【唐军集中优势兵力,以雷霆之势猛击半渡之敌,瞬间将其击溃!】

    【随后,李光弼毫不停歇。】

    【立刻率得胜之师回身,牢牢守住了几乎被突破的南城防线。】

    【此时还没结束!】

    【南城激战正酣,北岸的叛军偏师见河阳城防务似乎空虚,以为有机可乘,发起猛攻。】

    【李光弼再施奇谋空城计!】

    【他大开城门,自己却亲率一支精锐骑兵,从侧门悄然潜出。】

    【借着战场烟尘的掩护,绕至攻城叛军的侧后方。】

    【当这支小股骑兵突然出现在地平线上,扬起的大量烟尘,让叛军误以为潼关援军杀到!】

    【本就因李日越投降而惶恐不安的叛军偏师。】

    【见南岸主战场迟迟无法取胜。】

    【自己这边又来了“唐军援军”。】

    【瞬间斗志崩溃,不战自乱。】

    【或跪地请降,或仓皇抢船南逃。】

    【河阳城下,叛军的全面溃败已成定局。】

    【史思明纵有万般不甘,也只能望着损兵折将的残部,黯然退回洛阳空城。】

    看到这场精彩的攻防互斗。

    弹幕也是纷纷出现。

    《李光弼的防守能力太过强悍,含金量十足!》

    《又是个契丹人,唐军和叛军的含胡量都太高了。》

    《李光弼是归化的契丹人,第三代了。》

    《这么看李光弼完爆郭子仪啊。》

    《没郭子仪,李唐早完了。》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史思明叛军连续铁人三项啊,累都累死了。》

    《这才叫微操!对战场形势的预判清晰准确,调动兵力得心应手,在胜机出现时刻,能抓机会放手一搏,真是一代名将!》

    《史思明这场也是打的很猛,真是高手的巅峰对决。》

    《可惜了,这么精锐的军队和这么强的名将,全都内耗掉了。》

    《到最后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朝廷也没实控河北,相当于河北政权半割据了。》

    ……

    天幕也在最后说道:

    【这场惊心动魄的河阳攻防战,以李光弼三万孤军完胜史思明近十万主力告终。】

    【河阳之战的意义,远超一城一地的得失。】

    【它发生在帝国中枢长安以东最后一道战略屏障上。】

    【若河阳失守,史思明叛军将彻底打通河北与河南,兵锋直指潼关!】

    【江南财赋之地亦将沦陷。】

    【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极可能被拦腰斩断!】

    【李光弼以无与伦比的战术天才,在河阳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铁壁,生生遏止了这股足以颠覆历史的洪流。】

    【以一场教科书般的经典防御战证明了。】

    【在安史之乱两大阵营的名将中。】

    【自己是真正的T0地位!】

    ……

    而天幕外。

    东晋。

    桓温看完了天幕上,整场河阳之战的内容,特别是攻守双方精彩的微操与博弈。

    看到双方,都展现出了相当高的水准。

    即便桓温本人也是一位极为出色的军事家,可看到天幕上史思明和李光弼对军队的调度能力,他也不由得服气地说道:

    “确实厉害,确实精彩。”

    “无愧于巅峰对决之名。”

    “若是让我率领晋军打这样一场战斗,我或许能做到同样的指挥。”

    “但我大晋士兵的整体素质,远不如天幕上安史之乱交战双方的士兵。”

    “统帅的能力到了。”

    “士兵的素养不够。”

    “恐怕实际打出来的效果,反倒不如天幕上所呈现的。”

    “这一场战役,李光弼守住了河阳,确实至关重要。”

    “否则,依我看,天幕上的唐朝怕是不用在关中待了。”

    “只能老老实实退回淮河以南。”

    “再次呈现当年大晋衣冠南渡的景象了。”(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40/111102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