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 第903章 大宋传统艺能:打赢了就和谈!

第903章 大宋传统艺能:打赢了就和谈!


天幕继续。

    【金军顺利渡河后,直逼汴京。】

    【当时金军兵力几何?】

    【北宋预估敌军约6万。】

    【其中女真精兵仅占半数,而后续情报显示,这一数字实则高估了。】

    【甚至据说:“贼骑不过五万,能战者止万馀人。”】

    【也就是只有一万精兵。】

    【那么,宋徽宗是怎么应对的呢?】

    【他跑路了!】

    【在金兵渡河前后,宋徽宗就把皇位禅让给了儿子宋钦宗。】

    【甩锅嘛!】

    【而且皇帝身份跑路不方便。】

    【倘若皇帝带头逃跑,必将引发局势失控。】

    【到时候自己也没得好。】

    【就这样,25岁的宋钦宗即位,恰逢新年,改年号为靖康。】

    【大年初三,金军渡河的消息传来,当夜宋徽宗便仓惶出逃。】

    【次日,宋钦宗也萌生去意,一边骂宋徽宗,一边想跟着跑。】

    天幕外,汉末。

    正在一同观看天幕的刘备、刘禅父子看得目瞪口呆,父子二人面面相觑。

    刘备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

    “等等,如果我没看漏的话,这金国东路军南下,还没经过一场大战,就杀到了宋朝首都。”

    “然后,宋朝的皇帝竟然一场大战都不敢打。”

    “直接不抵抗就跑了?”

    “如果说金国人真的无比强悍,确实打不过。”

    “战败亡国倒也无可厚非。”

    “但不经历一场决死的首都保卫战,他们怎么好意思投降呢?”

    不仅是刘备看得瞠目结舌,就连性格相对懦弱许多的刘禅也说道:

    “确实不太应该呀。”

    “那宋朝地域辽阔,看上去极为繁盛,兵力也充足。”

    “即便前期战况不佳。”

    “可宋朝的皇帝也不该就此逃跑吧?”

    “坚守城池,等待援军,说不定还有一战之力呢。”

    在后唐,李从珂痛饮一大杯后,满脸唾弃地说道:

    “呸!这后世的宋家天子真是贪生怕死!”

    “大不了决一死战!”

    “即便不能拼死一战,也该固守江山,以死报效社稷!”

    “怎能如此懦弱?”

    天幕也在继续。

    【关键时刻,一位英雄人物挺身而出。】

    【李纲,时年43岁,他既非武将出身,官职也不高,本无出头机会。】

    【然而,宋徽宗重用童贯、蔡京、高俅等奸佞之臣,朝堂之上充斥着阿谀奉承之辈。】

    【唯有李纲坚决反对逃跑,力主坚守。】

    【宋钦宗采纳了李纲的建议,将其提拔为尚书右丞,委以汴京城防务和军权。】

    【那么,汴京城真的守不住吗?】

    【事实上,城内有十余万宋军,虽战斗力参差不齐,但守城绰绰有余。】

    【城内更有百万百姓,可以招募兵力发动协助防守,且城中粮草充足,短期无忧。】

    【此外,汴京的城防堪称固若金汤。】

    【内城城墙长二十里。】

    【外城五十里,高十三米,厚二十米!】

    【十二座城门大多设有三层瓮城。】

    【再加上十几丈宽的护城河,想要攻破绝非易事。】

    【可惜的是,城中官员昏庸无能,导致城内一片混乱。】

    【好在李纲亲自组织士兵和百姓,整顿城防,搭建塔楼,部署弩车、投石机,准备滚木雷石、柴火热油等防御器械。】

    【同时,他合理调配兵力。】

    【四面城墙各安排12000人驻守。】

    【又将4万兵力分作五军。】

    【两军驻守城外要点,三军作为机动力量,随时支援。】

    【在短短四五天内,从大年初五到初八,李纲争分夺秒地筹备汴京防务。】

    【这位临危受命的文官,硬是将混乱的城防梳理得井井有条。】

    【待金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兵临城下时,李纲亲率千名禁军精锐登上城墙指挥作战。】

    【北宋守军居高临下,远处的金军成为弩箭与投石机的活靶子。】

    【呼啸而出的巨石裹挟着风声砸向敌阵。】

    【当敌人逼近城墙,神臂弓发出凌厉的破空声。】

    【箭矢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更有滚木雷石从城头轰然坠落,砸得金军阵脚大乱。】

    【这些远程器械,素来是宋军所擅长的。】

    【而金军攻城器械只有云梯,他们试图用云梯强夺城墙。】

    【李纲立即组织敢死队。】

    【他们腰系绳索,从城墙上垂降,手持火把点燃云梯,火光冲天中,十几名金军头目成为刀下亡魂。】

    【激战过后,金军折损数千人,而汴京城墙依旧坚如磐石。】

    【金人自此再不敢轻易发动强攻,只能在城外包围。】

    ……

    宋朝。

    赵匡胤看到这里。

    心里稍稍舒服了些。

    看来大宋的军力还是有的,固然在野战中不是金国人的对手。

    但大宋步兵面对北方契丹、女真的骑兵,在野战中本就处于劣势。

    这一点赵匡胤自己也很清楚,倒也情有可原。

    赵匡胤坐了下来,缓缓说道:“这么看来,我大宋守住开封并不成问题。”

    “就那几万远道而来、孤军深入的金兵,被困顿于坚城之下。”

    “局势这么好,那大宋到底是怎么亡国的?”

    天幕继续。

    【局势看似朝着北宋有利的方向发展。】

    【然而,北宋君臣却在此时犯下第二个致命错误。】

    【在战况有利的情况下,主动向金人求和。】

    【主战派李纲坚决反对议和。】

    【他深知此时宋军士气正盛,且金军孤军深入,后勤补给困难,持久战对北宋极为有利。】

    【但无力阻止朝廷议和声音占上风。】

    【于是李纲又主动请缨,愿亲自出城谈判,生怕他人太过软弱,在谈判中丧失底线。】

    【但宋钦宗与一众大臣却另有盘算。】

    【他们忌惮李纲的强硬态度,生怕触怒金人,执意派他人前往。】

    【谈判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北宋几乎全盘接受了金人的苛刻条件。】

    【金人索要太原等三镇。】

    【而此时太原军民仍在顽强抵抗。】

    【因宋徽宗此前失信于金,金人要求宋朝派亲王入金营为人质。】

    【19岁的康王赵构主动站出,前往虎穴。】

    【最离谱的是巨额赔款要求。】

    【金国人也不知道宋朝有多少,也不知道该怎么算,反正就是漫天要价。】

    【和谈结果是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这天文数字远超汴京的承受能力。】

    【朝廷根本赔不起。】

    【但宋钦宗和主和派大臣却置百姓死活于不顾,疯狂搜刮国库、官员富户乃至民间。】

    【直至正月二十八日,也仅凑得黄金51万7千两,白银1430万2千两,与金人的要求相去甚远。】

    【金人自然不愿轻易退兵。】

    弹幕:

    《汴京确实不好守啊,一点优势地形都没。》

    《都怪车神:在德不在险,早早迁都早完事了。》

    《车神:我是菜不是蠢,我不知道开封无险可守?我不会往死里建城防?不会我的后代,真有防都不防直接跑吧?》

    《开封自朱温开始,经历五代和北宋的不断经营的,城防、布局、水利当时很完善、成熟的,守绝对能守!》

    《这种顶级城防不敢守,简直绝了。》

    《败在宋徽宗这伙人手里!》

    《奸臣太多了。》

    《众正盈朝,群星闪耀。》

    《当时地位高的臣子,也就童贯有点能力。》

    《童贯就算了吧,带着装备精良的西军一场决定性大胜没有。》

    《将熊熊一窝,就是大宋皇帝太烂!》

    《可怜北方三镇军民,还在抵抗,就被朝廷给卖了。》

    《李纲其实也并不强,但就这种并不强的,都成了大宋唯一的依靠,你说这还咋玩?》

    《你可以说李纲倔强,李纲太莽,但当时他的强硬绝对是最好选择。》

    《宋钦宗后面倒是软,你看软换来了什么?》

    《原来打赢了就议和,完颜九妹是从这里学来的?》

    《北宋被动技能:议和,发动!》

    《那个时候的阿九,还是铁血强构,哎!》

    《这时候的赵构没得黑,确实可以。》(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40/1111022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