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春秋旧事 > 第二章 中原霸~觐见(二)

第二章 中原霸~觐见(二)


第二章  中原霸~觐见(二)

天空突然间失去了往日的湛蓝,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层厚重的阴云,它们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缓缓聚拢在一起,遮挡了太阳的光辉。

原本明亮的日光变得黯淡,天际线上,乌云如同翻滚的巨浪,预示着一场风雨的来临。

随着云层的增挥,空气中的温度似乎也在悄然上升,闷热的感觉像是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整个城市之上。微风不再,连树叶也停止了摇曳,一切都陷入了静止之中。

人们的呼吸变得沉重,汗水不自觉地从额头滑落,衣服紧贴着皮肤,带来一种粘腻的不适感。街道上的行人加快了脚步,寻找着遮蔽之处,希望能避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

商店的门窗紧闭,阻挡着外面那股令人窒息的热浪。孩子们在屋檐下嬉戏,试图用欢笑驱散心中的烦闷。

在这样的天气里,连鸟儿也停止了歌唱,只有偶尔传来远处雷鸣的低沉轰鸣,提醒着人们大自然的力量不容小觑。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期待着一场大雨的到来,希望能够洗刷掉这份沉闷与炎热,让世界重新恢复清新与凉爽。

东方彪站在政事堂外,透过半掩的门窗,凝视着里面的朝会场景。

他轻声对身边的卫国大臣闻壬说道:“闻大人,贵国君主似乎对一切了如指掌啊。”闻壬微微一笑,回应道:“确实如此,东方大人。我们国君对大臣们的管控颇为严格,尤其是像公子豫这样的宗室重臣,自然更受关注。”两人在门外低声交谈,而堂内,国君姬息正对着群臣发表讲话。

他的神态庄重而自信,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

姬息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他说道:“鲁国自建国以来已有三百余载,若非历代君主的贤明治理,鲁国怎能成为大周在东部的坚固屏障,抵御外敌?如今,北方的齐国日益嚣张,周边的小国亦蠢蠢欲动,形势不容乐观。”

“孤打算在今年结束之际,发起一场征讨,打击这些小国的气焰,巩固我鲁国的地位。不知诸位卿家有何高见?”

姬息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考量和对当前局势的忧虑。

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群臣们听着国君的计划,有的点头表示支持,有的则陷入沉思,似乎在衡量着战争的可行性与后果。在这样的时刻,每一位大臣都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

他们知道,国君的决策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命运,而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将成为决定这场征讨成败的重要因素。

政事堂内的气氛凝重而紧张,每一个人都在为了鲁国的未来而努力思考,为了国家的安宁与繁荣而献计献策。

鲁国上大夫伯涛,一位年长而经验丰富的老臣,此刻站了出来,他的步伐稳重,显露出内心的坚定。

他面向鲁君姬息,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对君主的尊敬,也是对即将提出的建议的慎重。

伯涛抬起头,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直视着国君。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说服力,他说道:“君上,如今天下局势动荡,各国纷争不断。然而,我国目前面临粮食短缺的严峻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我们行动的关键因素。臣认为,我们必须再等待三年,等到全国各地粮食充裕之时,方能有足够的底气对外用兵。若今年匆忙开战,恐难以持久,最终可能导致国家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请君上三思而后行。”

伯涛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他的眉头微皱,显示出他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可能带来的后果的忧虑。

他的双手紧握,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决心和坚持。

他的身体语言传达出一种不言而喻的责任感,仿佛在告诉所有人,他愿意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而承担起提出异议的重任。

在伯涛的心中,他清楚地认识到,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它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和人民的生计。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建议,能够引导国君和同僚们看到更为深远的影响,从而作出最为明智的选择。

他的心中既有对和平的渴望,也有对国家安危的担忧,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他的心头,使他在提出建议时显得尤为慎重和诚恳。

伯涛的这番话,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的观点立即引起了朝堂上其他大臣的深思,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同的表情,有的赞同,有的犹豫,有的则陷入了沉思。

鲁君姬息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思考的光芒,他知道伯涛的建议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出于对国家深切的考虑。

明日继续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506/230040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