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中原霸~第一次
第二卷 中原霸~第一次
在这个时代,周王室虽然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其古老的血脉和悠久的历史仍旧赋予了它一定的影响力。
尽管它的威望已经不如往昔,但周王室依然拥有一定的实力和资源,这使得它在诸侯国中仍然占据着一席之地。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许多小国家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和远见,未能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它们仍然选择追随东周。
这些国家或许出于对周王室传统的尊重,或许是因为对周王室残存的权威抱有一丝幻想,又或许是因为它们自身的利益考量,选择了与周王室保持联盟。周王室的宫廷里,虽然不再有昔日的繁华,但依旧有忠诚的臣子和勇敢的武士,他们坚守着自己的职责,维护着王室的尊严。
在宫廷的深处,智者们策划着策略,试图恢复王室的荣光,而外交使节则穿梭于各国之间,努力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同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周王室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和联盟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有远见的国家开始寻求新的盟友,或是自行发展,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而那些依然追随东周的小国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寻找新的生存之道。
洛邑 王宫
朝会的钟声在清晨的薄雾中回荡,穿透了宫殿的层层高墙,唤醒了沉睡的王城。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了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照亮了每一寸古老的石砖。
大殿内,雕梁画栋,金龙盘柱,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王室的尊贵与庄严。
宝座前,两排铜鹤香炉中升起袅袅香烟,缭绕在空气中,为这庄重的场合增添了几分神秘。
大臣们身着朝服,按照官阶高低依次站立,他们的脸上或带着哀伤,或带着期待,或带着忧虑,但无一例外地都保持着肃穆的神情。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大殿的中央,那里,新周王姬林正端坐在王座之上,他的面容在黑红色的冕服映衬下显得格外凝重。
姬林的冕服,是周王室权力的象征,黑红相间的布料上绣着金丝,每一针每一线都透露着王室的威严。
他的脸色阴沉,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着国家的未来和王室的安危。他的眼神锐利,如同鹰隼一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似乎在寻找着忠诚与背叛的蛛丝马迹。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郑伯的左卿士的缺席无疑是一个不祥的征兆。
他的告假,是否意味着对新王的不满,还是另有深意?这在大臣们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他们窃窃私语,交换着彼此的猜测和不安。
姬林的心中也是波涛汹涌。
他知道,今天的朝会不仅是对先王的哀悼,更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一次考验。
他必须展现出足够的智慧和决断力,来稳固自己的王位,安抚群臣,同时也要为周王室的未来铺路。
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发表他的第一次朝会演讲,这将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他作为周王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他的目光坚定,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挑战的准备。
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将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王子,而是一个国家的领袖,一个民族的希望。
他将肩负起周王室的荣耀与责任,带领他的人民走向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时代。
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新君姬林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站立的一众大臣。
他的面容虽然年轻,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决断。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寡人初登大宝,一切事情,还要靠诸位鼎力前行。”
殿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大臣们彼此交换着眼神,心中都明白,新君的这番话,既是对他们的信任,也是对他们的考验。姬林继续说道:“如今国家形势艰难,操持两位先王的葬礼,国库就见底了。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大家都可以说说看嘛!”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期待,也带着一丝焦虑。
这时,大殿内一片寂静,大臣们或低头沉思,或相互对视,似乎都在寻找着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姬林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身边的内侍鱼洋身上。
鱼洋是先君的贴身内侍,经验丰富,处事老练。
他低着头,微微弯腰,对姬林小声说道:“陛下,做的不错,现在就看那些大臣如何接招了!”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赞许,也带着一丝鼓励。姬林默默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需要的不仅仅是内侍的赞许,更需要大臣们的智慧和支持。
就在这时,一个大臣站了出来,他的步伐坚定,眼神坚定,对着姬林施了一礼,道:“启禀陛下,臣荀林父认为钱财可以抽取赋税的方式,在进行加派就可以了!”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的决心和信心。
姬林静静地听着,他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他更希望看到的是大臣们能够团结一心,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出谋划策。
他知道,这将是他作为君主的第一场考验,也是他与大臣们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开始。
荀林父的话音刚落,大殿内的气氛便如同被投入了一颗石子的平静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下大夫子承立刻从队列中走出,他的步伐稳健,面容严肃。
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启禀陛下,司徒大人的话,臣不敢苟同。加派之法,并不是最佳之法。小民生存何其艰难,安能给他们继续加派!”
他的话语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大臣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子承的身上,他们的表情各异,有的沉思,有的点头,有的则皱起了眉头。
荀林父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有想到会有人如此直接地反驳他的意见。
他立刻站了出来,与子承面对面,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仿佛有火花在闪烁。
荀林父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子承大夫,你误解了本官的意图。本官所说的加派对象应该是商人和拥有封地的贵族,而不是小民百姓。他们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国家,而百姓已经承受了太多。”
子承的眉头紧锁,他并不轻易退让:“荀林大人,小民百姓已经到了极限,包括一些商人。我们应该直接对外国商人加派商税,对本国贵族加大赋税要求,而不是继续压榨已经疲惫不堪的百姓。”
两人的争论逐渐激烈起来,大殿内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其他大臣们也开始纷纷加入讨论,有的支持荀林父的观点,认为应该从有能力的人手中获取更多的财政支持;有的支持子承的观点,认为应该保护百姓,减轻他们的负担。
姬林坐在龙椅上,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他的眼神深邃,似乎在思考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他知道,这场争论不仅仅是关于税收的问题,更是关于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
他需要做出明智的决策,这将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福祉。
最终,姬林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诸位爱卿,你们的讨论寡人已经听到了。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的智慧和努力。”
“无论是商人、贵族还是百姓,都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障国家的财政需求,又能减轻百姓的负担。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现在,让我们继续讨论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吧。”
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让大殿内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
大臣们也意识到,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姬林的目光在大殿中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了周公黑肩的身上。
周公黑肩,这位历经沧桑的老臣,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提出独到的见解。
姬林的声音带着一丝期待:“周公,相比爱卿已经有了想法,不如说出来,让群臣讨论一下!”
周公黑肩闻言,立刻从队列中走出,他的步伐稳健,面容沉着。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陛下,荀林司徒的话,是有道理的,而下大夫子承的话也有道理。”
“臣想了一下,斗胆向陛下建言,把来本国经商的人,赋税从原来的六刀币改为四刀币,本国商人的税从原来的七刀币改为六刀币!”
姬林一听,眉头微微一挑,他立刻反问道:“可是,这样一来,商人的税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国库的钱就更少了!”黑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商人逐利,哪里的成本低,在哪里营商。如今我们虽然减少了他们的税,他们一定会加大在周土的商业行为。”
“既然他们跑的地方多了,那么收税的地方就会多,地方多了,还怕钱变少吗?其次,只要我们把减税的风放出去,各地的诸侯国商人一定会来周土的!”
周公的这番话,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大殿中的每一个人。
其他的大臣们听了,都感到这个建议颇有见地。
他们开始交头接耳,讨论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姬林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知道,周公黑肩的这个建议,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税收调整,更是一种长远的战略布局。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周公的这个建议,确实值得一试。我们不仅要看眼前的利益,更要考虑长远的发展。”
“减税虽然短期内看似减少了国库的收入,但长远来看,却能吸引更多的商人,增加商业活动,从而带来更多的税收。”
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开始围绕周公的建议,提出各种补充和完善的意见。
姬林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知道,有了这些忠心耿耿、智慧过人的大臣们,他的国家一定会走向繁荣昌盛。
明日继续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506/230040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