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大明使者 二
十八名使臣拿着节杖,神情激动,君以国士报我,我以国士报之,崔行舟现在恨不得拿着节杖立刻到交趾找交趾国王的麻烦。
陈东面带微笑地看着眼前这些气势高昂的大明使者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麒麟服和使节节仗都已经发放给你们了。待到明日人马全部到齐之后,你们就可以启程出发了。”
这时,礼部尚书裴如海从人群中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微臣遵旨!”声音洪亮
裴如海的女儿如今在宫中担任皇上的嫔妃,这使得他在朝廷中的地位颇为显赫。毕竟,他也算得上是皇亲国戚之一了。正因为如此,对于秦桧在礼部中崭露头角、大出风头的事情,裴如海并没有感到丝毫的不满。
在他看来,自己的地位已经稳如泰山,这点小小的功劳就让给年轻人去争取吧。他相信,以自己的身份和背景,无论如何都不会受到影响。
下了朝,崔行舟端着麒麟服,右手拿着节仗,坐上马车,“福伯回家!”
“好勒少爷!”福伯是一名五十出头,满嘴黄牙的老头,自年轻时就为崔家驾车,一口一边挥舞着马鞭一边抽着焊烟,驾车技术高超。
福伯好奇的问道,“少爷,我看你捧着官服,拿着节杖,这是升官了吗?”
马车中,崔行舟抚摸着麒麟服,“这是陛下御赐的麒麟服,陛下命令我等作为大明使臣出使周边小国!”
“哎牙,恭喜少爷,都当上明使了,老奴恭祝少爷能像说书的那个样,像班定远一般一人灭一国!”
“你就别逗我笑了,我是何人敢和班定远比较!”马车中的崔行舟话虽如此说,但是心中却起了一丝的涟漪,有机会也不是不可以试试。
崔家作为博陵崔氏的分支之一,底蕴深厚,自从崔行舟考中进士出身之后,崔家便在南京置办了一处宅子。
一处三进的小宅子,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可不便宜,几乎花掉了崔家的一半家产。
马车在崔府门前停下,崔行端着官服和节杖走下马车,“爹,娘,快去祠堂!”
崔父看着崔行舟端着的官服问道,“儿啊这是怎么回事?”
“爹,娘,这是陛下赐予的麒麟服,今日上朝,陛下命我等作为使者出使异国,特意赐予的。”
崔行舟此话一出,崔父和崔母都立刻笑了起来,“这是可是陛下御赐的,祖宗保佑,咱们这一支要飞黄腾达了!快,把东西放到祠堂,让老祖们看看!”
崔父喜不自胜,在前面带路把祠堂的大门打开,里面供奉着崔行舟这一支的先祖牌位。
把朝廷赐予的节杖还有官服摆放在供桌之上,崔父点上三炷香,躬身拜了三下,把香插入香炉之中。
随后崔家三人一起下跪,崔父道,“祖宗阴德庇佑,行舟出息了,如今被陛下任命为大明使者,求祖宗保佑行舟这次出使顺顺利利平安无事归来!”
此时不止崔家,其他十几位使者家里也同样如此,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选择祭祖保平安。
翌日,清晨,礼部衙门,礼部尚书裴如海给每一位出使的使者发了一道圣旨,这次出使大致是三个方向,一是西北方向的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国,东北的高丽国,东南亚的交趾占城等数个小国。
裴如海拿着圣旨一一对照出使的使者方向,“哪,周政卿这是你出使高丽的圣旨!”
周政卿双手接过,“臣接旨!”
等分发完毕之后,十八位使者,身后跟着二十位锦衣卫随行一起出使,裴如海道,“这次你们去交趾方向的使团可有福气了,陛下下旨令一厢定海军护送你们乘坐战舰下南洋,海路平坦,可以免了不少跋山涉水之苦。”
出使南洋国家的使臣们闻言笑道,太爽了,只要坐船便可到南洋,不用走陆路。”
圣旨已经分发,裴如海道,“好了,该交代的已经交代清楚,诸位便启程吧,我送诸位到码头!”
南京紧靠长江,无论去哪边都要乘船,很是方便。
礼部一行人声势浩大的出行,吸引了南京居民的注意力,“这些人是干什么去的,人数好多啊?”
“一看你就是没见过世面,这些人手里持节,显然就是使臣啊,多半是要代大明出使别国!”
使者的节杖是用竹节制作,顶端有龙头形状铜质的龙头钩,以黄色为主色,牦牛尾巴,加上红色金色丝线装饰的节球,看着色彩对比鲜明,凸显大明的威严。
裴如海目送十位使臣登上下南洋的战舰,周政卿则准备搭前往东瀛的顺风船到高丽。
下南洋的战舰之上,带着一厢二千五百兵士保护诸位的统制杨林道,“诸位使臣,这次便由在下护送诸位下南洋,战舰下南洋,顺着风速度很快,不超七日便能到南洋,在下会在南洋等待诸位使臣宣读圣旨之后再带各国使者一起回来。”
“我们一行人没见过世面,这南洋之行还要依靠将军了!”
杨林客气道,“诸位代表大明出使,身份尊贵,这是在下应当做的!”
冒着黑烟的蒸汽战舰之上,诸位礼部的官员还是第一次坐上大明的战舰,一个个的在甲板上面好奇的观望。
崔行舟小心翼翼地将脑袋探出窗外,目光扫视着战舰的两侧。突然,他的眼睛被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洞口所吸引,这些洞口看起来像是某种武器的发射口。
他不禁好奇地问道:“杨将军,这些洞口里面放置的是什么?”杨灵微微一笑,解释道:“崔兄,这些洞口里面放置的正是红衣大炮!”
崔行舟瞪着眼睛,满脸惊讶地说:“这红衣大炮竟然如此之快就装备到战舰之上了吗?”杨灵点了点头,得意地说:“没错,这可是我们大明最新的成果。经过改进后的红衣大炮,长度已经缩短到只有两米多,而且变得更加轻便了。”
杨林接着详细介绍道:“这红衣大炮可是海战中的利器!它的射程极远,隔着三四里的距离,铁球飞出,对面的木船根本无法抵挡,瞬间就会被砸个稀巴烂!”
崔行舟听得目瞪口呆,心中暗自感叹这红衣大炮的威力之大。杨灵见状,自豪说道:“别看我们只有一艘战舰,但面对其他小国的水师,我们这一艘战舰可抵得上他们的几万水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479/228733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