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学字潮流
只见黄飞虎拿出其中一个辣椒,把剩下的递给一旁的护卫。
“王浩,这可是韩先生的神物,可要好好品尝!”
王浩同样呆住了,整个人都都处于一种懵逼状态。
我是谁,我在哪儿?
将军你不要坑我啊!
但心中再怎么万马奔腾,也只能接下来,只是脸上的表情就和家里面死了人一样。
而这一刻,王浩身后的那些下属一个个都不淡定了,这要是自家大人传给自己怎么办?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只见王浩直接复制了一波黄飞虎的操作,又把剩下的辣椒传了下来。
一时间,这些侍卫人都麻了。
就这样,一把辣椒就被分完了,只是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没有一个人敢先吃。
韩云心里面此刻早就笑麻了,也知道没自己示范,这些人估计不会上当了。
“这东西真的能吃,村长我先吃一个给你们看看。”
韩云说完,当即就拿起一颗辣椒咬了一口。
嗯,还不错,久违的味道啊。
众人见韩云面不改色的咬了一口,心中似乎放下了什么戒备,也试探性的咬了一口。
这一瞬间,屋子内传来了众多惊呼以及一道畅快的大笑。
一炷香后
“先生……日后可不能再这般开玩笑了。”帝辛苦着脸喝下一杯凉水。
在他一旁的黄飞虎同样如此,此刻还抱着陶罐喝水,整个人都麻掉了。
竹屋外的院子中,一众侍卫更是惨烈,其中一个直接泡在了水缸里。
韩云收敛笑容,真诚地道歉,“下次不会了。”
帝辛苦笑,不过旋即又觉得此物的作用似乎不小。
他尝了一口之后,顿时觉得浑身都似乎被烧起来了。
若是在冬天吃上一点,寒冬似乎也没有那么冷了。
想到如此,他心中便有了想法。
“韩先生,这辣椒能储存多久?”
韩云回答。“这干辣椒若是保存得当,一年还是没问题的。”
“一年!”帝辛心中惊讶。
“那先生,此物可否大量种植?”
“这自然没问题。”
“辣椒除了当调味品外,也能够御寒,祛湿,在冬天作用也很大。”韩云笑着解释。
“麻烦先生教教那群农人,让他们能种植此等神物!”帝辛听此,立刻请求。
“这倒没问题。”
“说起来他们对番薯和土豆的种植也已经十分熟练了,第一批好像已经发芽了!”
韩云当即答应下来,把话题转到了土豆和番薯身上。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韩云已经成功教会了那十几个农民怎么种土豆和番薯。
在开辟的试验田中,第一批青苗已经长了出来。
帝辛闻言,大感兴趣。
要知道这两种作物产量高,味道也不错,只要能大规模种植,就能养活很多人。
不过他也知道,种地也是个细致活,想要种好地,不仅仅是把种子撒下去。
还要会处理田地,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除草,这些都要有计划。
要真的就把种子扔地里,然后就等着收获,那就等着过几个月吃青草吧。
当然,之所以等一个月,也是韩云要求的。
主要是为了看看能不能栽种,存活率多少。
很快,众人就来到了试验田里。
帝辛看着从田里的青苗,一时间高兴不已,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
想来几个月后,收成绝对少不了!
“能够得先生帮助,真乃我大商之幸啊!”帝辛感叹。
韩云接受了夸赞,随后笑着说:“如今来看存活率有九成多,也可以推广下去了。”
“先生放心,此事吾回去立刻安排!”帝辛立刻回答。
“那就好,关于如何推广,我也和那十几个农人说了。”
“村长有什么不懂得,直接就去问他们就行。”韩云说了一声。
帝辛应承下来,随后众人在田里巡视一番。
帝辛问了问劳作的农人一些情况,这才离开了试验田。
今日在韩云那里得到的两个好消息让帝辛高兴不已。
又想到早上收拢了姜子牙此等王佐之才,简直是三喜临门。
春风得意的帝辛当即决定要好好犒劳自己,于是走进了后宫。
此刻朝歌城之中,不少百姓正站在一块布告前观望。
“唉,王大嘴巴,这上面写的是啥,俺们看不懂,你给念念…”
“是啊,王大嘴巴,赶紧给念念!”
在一众百姓的催促之下,站在布告面前的龅牙青年咳嗽就两声。
“这布告上没写啥,就写了俩字儿!”
“送钱!”
此话一出,围观的百姓顿时炸了锅,一个个都不敢相信。
“王大嘴巴,你莫开玩笑,大王真滴是这么说的?”
“肯定是假滴,怎么可能白送钱嘞!”
“就是,就是,不要我们钱都算好滴嘞!还送钱,绝对不可能!”
王大嘴巴听此,嗤笑一声。
“十天前的新字晓得伐!大王觉得我们学习不积极,于是颁下命令。”
“学一个字就得十甲币,学一百个字就得十斤粮食!”
“你们继续琢磨吧,我王大嘴巴可不奉陪了!”
他说完,当即就挤出人群离开了。
只是他这一离开,整个人群就彻底炸锅了!
学新字送钱?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王大嘴巴不都已经照着布告说了嘛!
那可是大王亲自下的旨意。
一个字十甲币,一百字就是十斤粮食,一千字直接送一个宅子!
卧槽,那还不赶快学?
整个朝歌城内都沸腾了,城内掀起了一股学字热潮,到处都可以看见有百姓在学字。
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
“听说了吗?学新字可以赚钱!”
“大王新出的布告,学新字赚钱赚粮!”
“学得多送得多,最高可以在朝歌城获得一间房子!”
果然,这布告一出就是不一样。
要知道,朝歌城可不止常住人口,还有不少往来客商。
这消息一旦传开,势必在整个大商掀起一阵学新字的热潮!
但是这下子,与之相应的一个问题也产生了。
就算学会了新字,写字还是个力气活啊。
要知道,在商朝,最原始的记录工具那还是竹简。
虽说王公贵族可能会用丝绸,但是平民百姓谁买得起?
所以大多数的人都用竹简。
写字太难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472/1111111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