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瞎眼五年,帝辛都要打到南极了 > 第111章此法甚妙!

第111章此法甚妙!


朝廷的制度上,基本杜绝了普通老百姓加入官场的可能性。

而大多数的官员,其实都是世袭,要么就是那些大佬的各种心腹。

这一点一直深受帝辛不喜,而且官场深入海,他也不敢贸然去改动,只能徐徐图之。

这也没办法。

你看看稍微激进一点的取消奴隶制,现在被抵制成什么样子了。

盘龙县那边不是由黄飞虎带头搞起来取消奴隶制了吗,结果现在上朝天天都有弹劾黄飞虎的,还是变着法儿弹劾的。

帝辛看折子都快看麻了。

不过,现在黄飞虎还没回来,他也有话可以推辞。

大体就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嘛。

孤已经全权给黄飞虎了,孤也没办法呀!

即便如此,也依旧堵不住那些大臣的嘴,纷纷请求降罪黄飞虎,把他打入大牢。

对于这些言辞的人,帝辛已经暗暗记在了小本本上,等到时候掌握天下,第一个弄的就是这些家伙。

从此,也可以看出贵族对于取消奴隶制是多么的反对。

而就在这个关头上,帝辛又抛出了另外一个热点——招老师!

学校这种机构,早在夏朝时期其实就已然存在,不过那个时候不叫这个名儿。

而是称为“庠、序”。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主要为教授一些使用技巧的地方。

那青少年如何学习呢?

没错,就是请私教!

有钱的人,会请那些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学者给自己孩子当老师。

至于私塾,那玩意儿是春秋末期才出现的。

在这之前,大多都是私教的形式,而学生必须拜在其老师门下,才会得以教学。

比较直观的说法,就和宗门的设定类似,只是没那么庞大。

所以,在帝辛提出要开办学校,这一个新名词,新理念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反应过来。

都以为是大王又想搞什么新玩儿法,所以大臣们没有一个反对。

直到这件事定了下来,并且学校这个机构挂靠到善学府时,一众大臣这才意识到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但紧跟着帝辛的组合拳就来了。

首先就是招老师,其次就是老师这个职位直接隶属于善学府,算是朝廷编内人员。

这下子,所有大臣都反应过来了。

大王这是招兵买马啊!

只是这还没完,紧跟着的计划在朝歌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各修建一所小学!

这个命令,自然就落到王司工王璇头上了,于是本就因为炼铁厂一事忙的头皮发麻的王璇,顿时就绷不住了。

连忙上书遭不住。

帝辛看后倒是有些尴尬,主要是司工这个官职管的东西太多了,号称百工之司。

什么建造,什么手工业,什么农业,通通都是这个部门负责。

若是以前,确实没啥问题。

但现在随着要做的事越来越多,帝辛也敏锐的发现职位似乎不够用了,特别是自己的核心阶层,基本都是身兼数职。

王璇的上书,也让帝辛意识到官场制度必须改一改了。

不过,发给王璇的旨意,依旧是……

望爱卿好好努力,孤看好你!

天知道王璇看见这回复的时候,整个人都麻了,好久之后轻轻嘀咕一声。

大王的爱,好沉重……

这一切的一切,也让其他官员意识到自家大王又开始闲不住了,但他们也只能干瞪眼儿。

因为早朝的时候,他们没一个人反对的。

这会儿你再跳起来反对,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帝辛估计上嘴唇碰下嘴唇,你这边就是天灵盖儿碰泥土地了。

不给面子呀!

原本一众官员都认命了,但紧跟着发布的招募消息又让他们一愣。

大王招人,只要道德好,能够识字就行,其他的压根没要求。

于是,就有人壮着胆子前去询问了帝辛,而对于这个问题,帝辛直接回答当然可以。

一众朝臣虽然疑惑,但也明白过来其中的深意,于是一个个不仅没有反对,甚至还主动造势。

就这样,招募教师这件事彻底在朝歌掀起了一场风暴,并且这个消息还迅速传递到了其他地区,其中还夹杂着另外一件事——祭天大典!

帝宫

帝辛听见汇报,拍手大笑,朝着姜子牙夸奖道:“爱卿此法甚妙简直厉害,如此一来,这些贵族非但不会反对,甚至还会主动去造势。”

原本帝辛心中都还有些担忧,学校这个新机构他们不了解,所以根本没怎么阻止。

但当他们反应过来,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就比如你要招人,肯定要下派官员吧?

然而这些官员都是他们的人,即便不是,也可以直接进行收买。

而这样一来,贵族们掌控了招募渠道,到时候招上来的人,怎么会有普普通通的百姓,还不都是贵族们的手下?

那这些教师有啥用?

即便不做的这么大胆,他们也完全可以威胁下面的百姓,让下面的百姓不敢前来应募,到时候招不到人,帝辛也只能干瞪眼儿。

什么?

你说必有头铁之人?

拜托,村东的坟头都快没位置放了。

姜子牙听此,却是淡定的说道:“大王,此法虽然能够让政令施行,但对于招募到的人却是要好好把关,否则后患无穷!”

帝辛点了点头,随后思考了一番,又看向姜子牙询问道。

“爱卿可有什么妙计?”

“大王,招募的教师既然要去韩先生那里培训,不若就由韩先生出一些考题,只有合格者才算入关,这样便能筛选一部分人。”

帝辛不由眼前一亮,但紧跟着又担忧道:“爱卿此法虽然不错,但普通百姓能够回答上来吗?”

朝歌的百姓能够识字新字,都要多亏之前帝辛出台的奖励政策,至于更深的学识,怕是一辈子都没机会去学了。

“大王无须担心,先生所募教师皆需要良德之人,而普通人与有心人的回答必定会有察觉,只需要在批阅的时候稍加分辨,就能区分好坏。”

帝辛闻言,拍案惊起。

“好,好!”

“此法甚妙!”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472/1111102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