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瞎眼五年,帝辛都要打到南极了 > 第307章蒸汽机车与滑轮组

第307章蒸汽机车与滑轮组


设施的建设需要时间,无论是炼铁厂还是炼钢厂也是如此,如今炼钢技术才拿出来没多久,自然产量还跟不上。

帝辛听此,微微点了点头,如此倒也没有办法,只能让工部方面抓紧建造对应设施。

“若是等过几个月,炼钢厂都相继达到产量的话,此物是不是就能够推行下去了?”比干听此,疑惑的询问道。

然而面对这个询问,李刚还是摇摇头。

“比干大人,恐怕还是不行。”

这……

众人不解其意,帝辛直接催促的看着对方。

“李刚,速速把其中困难与原因说出来。”

后者想了想,随后总结道:“大王,其实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动力源,即便铁轨的产量满足,如果用马来带动铁矿车,其所产生的运载量其实不如马车。”

“因为几辆铁矿车加在一起,其实要比马车要重的,但如果一辆铁矿车运载量又不如马车。”

“所以极为的鸡肋。”

“第二点,就是铁矿车具有局限性,大王请看我们修建的铁轨。”

李刚来到铁轨旁,众人也跟随者他来到墙边,这才看清楚整套铁轨的设备是怎样的。

首先就是地面上铺设了一层砂石,然后在铁轨之下还有着很大的木头。

“大王,铁轨下的木头叫枕木。”

“正如各位所见,想要铺设一段铁轨,需要用到这些东西,不仅材料繁多不说,还必须铺设固定的道路才行。”李刚讲解道。

众人听完,心中倒也明白其中的原因,正如他们所看到的一般,铁矿车行驶起来确实快速又稳妥。

但搭建起来十分困难,又没有合适的动力源,而且随着铁矿车的增多,所需要的动力源也得更强。

再者,铁矿车必须搭设固定的铁路,这样一来就限制了许多区域。

反而没有直接用水泥浇筑的公路好用。

真要放弃水泥而建设铁轨,反而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帝辛皱着眉头,沉声说道:“李刚,按照你这个意思来说,这铁轨岂不是只能用在矿洞之中?”

毕竟矿洞里不能进马车,铺设铁轨就十分不错。

只是如此一来,这么好的东西只能限制区域使用,实在是让帝辛有些舍不得。

“大王,其实也不是。”

“主要是,我们还没有对应的设备来带动铁矿车,目前还在研制当中。”李刚回答道。

“研制当中?”

众人顿时来了兴趣。

“你且说说,是不是先生设计出了什么?”帝辛好奇的询问道。

“大王,此物您也看到过的。”李刚卖了个关子。

孤也看到过?

这下让帝辛烦难了,他看到过的东西可不少,这该如何找出来?

不过,能够拉动许多铁矿车的东西应当是个大物件。

大物件……

帝辛的余光看见了广场正中央,那台已经修复好的蒸汽机原型,虽然已经不可能再点燃,但这台原型机因为意义重大,却是被保留了下来。

“李刚,你之所言,莫非就是它吧?”帝辛转过身,指向了广场中央的蒸汽机。

李刚见此,微笑回答:“大王慧眼如炬,正是蒸汽机!”

众人的目光也看了过去,眼中顿时露出惊讶之色。

原来此物就是蒸汽机。

作为科学院广场中的标志性建筑,众人在进来的时候自然就看见了,只是刚才的一系列是让他们没有询问而已。

姜子牙看着蒸汽原型机,对于此物的结构他已然明白,他还是不太理解为何能够让先生如此在意。

这不就是一个由铁器组成的大家伙吗?

商荣二人想法也差不多。

他们都进去炼铁厂看过巨大的高炉,所以对于这种体型的蒸汽机,倒是没有太多的惊骇。

“孤大概懂了,也就是说先生已经给了你们改良蒸汽机的方法,能够制造出拖动铁矿车的蒸汽机对吧?”帝辛忽然有些兴奋道。

对于蒸汽机该怎样使用,他一直不太清楚,如今有了苗头,自然是有些兴奋。

“是的,大王,只是在技术方面,工匠们还是要慢慢研究,按照时间推断,第一台蒸汽机车大概会在一年后才能产出。”李刚解释道。

一年后。

时间一出来,倒是让帝辛有些泄气,不过转念一想,这玩意儿作用那么大,一年的时间倒也等得起。

“除了这个铁矿车之外,还没有什么其他新东西。”当即,帝辛就将蒸汽机车抛到脑后。

对于帝辛今日前来,李刚虽然一开始很疑惑,但此刻倒也知道自己该回答什么。

“回大王,有的,并且还不少。”李刚回答道。

接下来,李刚就对科学院目前正在研究东西介绍了一番,而这一番介绍,让众人神情都变得十分惊讶。

因为李刚所说的东西,并不是三四件,而是足足十多种新物品,其中包含的类别也十分广阔。

机床方面自然不用多说,首先提出来的就是滑轮组,如今的滑轮组已经运用在科学院的各个场景之中。

无论是卸货运货,还是各种实验和建造,都离不开滑轮组的参与。

并且,对于滑轮组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他们也已经将其整理了出来。

“大王,经过这一两个月的研究,目前滑轮组的铸造方法,以及使用方法和原理都已经成熟,可以将其推广到民间。”

“滑轮组在运送货物和建筑行业领域,都能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李刚说道。

帝辛点点头,赞同道:“此事允了,飞熊尽快把此物和工部对接,尽快安排下面的工匠学习。”

“是,大王!”姜子牙回答道。

说完滑轮组,李刚便又提到了玻璃上的新突破。

随着冶炼行业的逐渐成熟,在玻璃的演练上,如今又突破了不少技术。

从一开始的,只能由韩云手工打磨出精致的眼镜和望远镜,到现在的科学院已经能够快速批量的产出眼镜和望远镜了。

如今一个小时,已经能够产出100片左右。

“这么快就吃透了技术?”众人都有些惊讶。

要知道之前韩云打磨,也是耗费了好几个时辰。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472/111108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