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瞎眼五年,帝辛都要打到南极了 > 第419章张仲景的惊叹

第419章张仲景的惊叹


马车咯吱咯吱的在道路上行驶着,帝辛倚靠在枕头上小憩。

张仲景则坐在一旁学习着简体字。

还在雷光镇的时候,他便其实已经开始在学习简体字。

作为一些日常用语倒是能够熟练的说出来。

但若是进行书写,所用的格式便于源于三国时期时期的不同了。

除此之外,大多数的字都和那个时候的写法不同,以及许多的成语。

所性帝辛的皮箱里,啥都没装,就装了一些书,一些他认为有用的书。

自然包括字典和成语词典。

张仲景揉揉发酸的脖子,之后放下了手中的钢笔,看着自己的杰作,心中不由微微赞叹。

“这简体字当真是玄妙。”

“有几分老夫那个时期字的模样,但又简化了许多偏旁部首。”

“很容易书写。”

“学子们学习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繁体字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那些笔画多的字,作为一个老手肯定不觉得难写。

但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讲,就是十分炸裂的写法。

特别是前期训练的时候,很难掌握毛笔的力度。

再加上纸张的质量又差,稍有失误就直接会变成一团墨渍,令人头疼不已。

但现在他写简体字就不会。

先不说钢笔极为容易掌握,如果你觉得写的不好,也可以换成铅笔。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简笔字的笔画少,减少了很多步骤,书写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其次就是纸张。

张仲景不止一次感叹,这纸张简直制作的太好了。

若是放在他那个时代,必然是皇家御用之物。

“但说起来,在其他地方卖的纸,好像确实没有这个纸的质量好。”他摩挲着纸张嘀咕道。

想了想他便摇了摇头。

对于这个商老板,他心中还是有一些猜测的。

对方知道韩先生这个人,就已经超过了他绝大多数遇见的人。

在这段的旅行之中,张仲景自己独自做过调查,其中自然就包括韩明,韩先生。

一番调查下来,他发现除了眼前的商老板一行人,其他人竟然没一个知道韩云是谁。

甚至连这个韩先生都从来没听说过。

只知道这些技术,都是从朝歌传出来的,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如此一看,就足以说明韩云这个人的地位肯定不低,甚至极有可能是皇室中人。

那么这么一推论,眼前这个商老板的身份,似乎也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不过这些张仲景都并未说出来。

反正到时候见了韩云,一切就都明白了,也犯不着火急火燎地询问。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一个新东西。

大商日报!

“说起来到了下个地方,得买一份报纸看看了,已经有半月未曾看过时政消息了。”

张仲景叹了口气。

自从在赵县发现此物之后,接下来每到一个县级地区,他都会购买上一份报纸。

除了此物比较新颖之外,也可以让他了解到如今大商的时政消息。

对于此物的评判他只有两个字。

厉害!

在他看来,将时政消息颁布出来,这个行为极为大胆的。

但同时,作用也是十分巨大。

从目前他看到的情况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许多百姓都知道了外面的诸侯,正在进攻大商的边境。

而随着一些地区生活环境的改善,他们意识到大商正在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因此,在一些不经意的舆论推动下,百姓们知道那些诸侯都是大商的敌人。

是来摧毁他们生活家园的敌人。

张仲景虽然不知道舆论这个词,但他知道民意一旦汇集起来,是可以翻天覆地的。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不就正是如此吗?

因此在他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立刻明白了报纸这东西的恐怖之处。

它极大地加强了地方与朝廷之间的联系。

它能让百姓们了解到了朝廷的决策,让他们知道朝廷与他们是站在一起的。

如此一来,便直接掌控了大商境内的民意。

这一点当真是神来之笔。

当然,除了这一点之外,百姓们有人了解到其他地区的各种消息。

比如某某地区又发现了什么,某某地区又怎么怎么样了。

最好玩儿的,就是后面的精选评论区。

其中不仅有官方回复百姓们地问题,也有民间对于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

“当真是别开生面!”张仲景微微一笑,忍不住赞叹道。

话音落下,躺在角落小憩的帝辛悠悠醒来。

张仲景见此,放下报纸看向他。

“商老板醒啦?”

帝辛微微点头,打了个哈欠问:“吾这是睡了多久?”

“约莫一个时辰,如今已经快到盘龙城了。”张仲景回答。

三个月前,他们从赵县出来,随后便开始一路南下。

途中经过了恩州,究州,曹州,如今已然达到了豫州。

冬雪消融,春风而来。

此刻的南方已然春雨沥沥,这也使得一些道路极为难走,因此行动稍微缓慢了一些。

按照这样的行程计算,原本预计的三月初到达朝歌,必然是超时了,最快也得四月中旬。

不过,各地的局势都比较稳定,倒也由得帝辛拉长时间。

只是帝都中商荣几人,已然是抗议,抗议,再抗议了。

不过帝辛只是微微一笑,天高帝王远。

你们的抗议孤也只能从信中得知,自然是没什么用滴。

传音之术?

非战时状态,这可是不能使用滴。

“老爷,前方要汇入水泥路了。”这时,外面传来了黄飞虎的声音。

帝辛顿时眼前一亮。

“可算是到水泥路了,否则这马车坐着可真是一种折磨。”他不由叹了口气。

如今的马车,已经是由朝歌改造并传播出来的二代马车,增加了相对应的减震装置。

但依旧作用不大。

且不说因为大多数的路况并不好,减震装置极为容易损坏。

就算减震装置没坏,颠簸依旧存在。

一旦坐久了都会极为不舒服。

不过,帝辛从上封信里倒是了解到三代马车也基本研制成功。

好像是应用了弹簧减震,具体什么情况还不知道。

从推广到普及,估计最快也得一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472/1111071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