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瞎眼五年,帝辛都要打到南极了 > 第449章三十九年

第449章三十九年


教室后方,帝辛几人听着隋朝的历史,脸上也露出欣慰之色。

“历史三百多年的动荡,终于被终结了,而且从这个隋文帝的种种情况来看,显然是一个明君。”帝辛笑着感叹。

总算是又统一了。

否则再这么乱下去,那华夏就没救了,外敌虎视眈眈不说,内里已经打的一团糟。

经济停滞,生产力停滞。

这在帝辛看来,太容易出事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些国家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垃圾,看的帝辛脑仁疼。

哪怕后世的皇帝,自降身份为天子受上天所管辖,那也不是随随便便,哪个阿猫阿狗都可以当的吧?

结果你看看这些上台的皇帝。

有一个能干成大事儿的吗?

天天不是享乐,就是沉迷于酒色,弃天下百姓于不顾,弃万民于水火之中。

着实可气!

要是帝辛能穿越过去,非得抡起他沙包大的拳头,呱呱给他们两个大耳刮子。

让他们明白明白,怎么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是啊,总算是统一了,而且还开启了科举制度,只要能够合理的选拔人才,那么国家就能飞速发展。”商荣捋了捋胡须,赞同的附和道。

对于科举制度,韩云之前便已经提出过了,所以他们此刻倒也知道。

并且,他们也打算把科举制度用于大商,只是目前的情况却并不适合,因此迟迟没有颁布下去。

无他,一点基本都没有。

而且韩语也说过,从如今商村的情况来看,科举制度其实并不适合,反而应该使用另外一种制度。

高考制度。

但关于这个内容,韩语也没有细说,只是说再过几年才用得着,目前唯一合适的还是举荐法+考核法。

双管齐下,便能准确的发现一些人才。

只是效率比较慢罢了。

因为无论是什么工作,你只有做过之后,你才清楚自己能不能胜任,而举荐法和考核法的弊端就是在这里。

举荐上来的人,绝对是在当地存在名望的,这就无形之间扼杀了一些普通人的机会。

他们没有资源接触到这些工作,纵然自身有天赋,但也会被埋没其中。

其他几人也是微微点头,赞同商荣所说的话。

君王节俭,朝臣称职,再减轻百姓的压力。

如此一来,天下必然大兴!

不过这时,姜子牙却忽然说:“村长,你们还记得村长之前说的不,他好像说过隋朝没活几年。”



这话一出,在场几人都愣了一下。

先生有说过吗?

“飞熊,先生什么时候说过?”帝辛也是一愣,疑惑的问道。

隋文帝如此大兴之王,只要他的后继人不乱搞,就跟着他老子制定的计划走。

在安稳度过三四十年,然后他的孙子继位,又在安稳度过二三十年。

再怎么说一百年应该有吧?

即便从这里开始逐渐衰弱,并且产生了内乱,正如先生所说过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样一个经营的上百年的王朝,也会在苟延残喘一二十年,才会最终又被推翻。

一百多年的王朝,放在历史书上都可以写上好几页了。

“这个老夫也不太记得了,兴许是记错了吧。”姜子牙听此,摇了摇头说的。

“应该是姜老记错了,俺也没听先生说过这话呀。”比干听此,补了一句。

几人闻言也不再过问,毕竟听错话也是正常的事。

讲台上,韩云依旧在讲解着隋朝的发展。

在杨坚掌握朝政,并且国力开始回升之后便开始着眼于修建新都城的事,也就是大兴城。

而大兴城的名字,源于他曾经被封为大兴公,故而得来,大新城的修建也是因为原长安城的破败,不适合如今一个新的政权。

在经济方面,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同时继续沿袭北魏的均田制度。

颁布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是四十亩,也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惠民措施。

例如修路,筑桥,开凿广通渠,从大兴把渭水引到潼关,便于关东的漕运等等。

又提倡文教,因为数百年来的战乱,使得很多古籍都已经遗落不知所踪,官书散佚。

因此他直接下诏,向天下之人求书,只要贡献的人,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

就这样一两年之后,共收得书籍三万余卷,保护了许多可能会遗失的古籍。

军事方面,又对北方的突厥所部采取行动,利用各种战术使其分化,最终将其瓦解,解决了北方之忧。

他在位的许多措施,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无论是什么,都是为了让百姓尽快的修生养息,让国家迅速强盛起来。

“杨坚的一系列措施,都大大的加强了百姓的活力,使得因为百年来所受到的创伤得以缓慢恢复。”韩云说,随后叹了口气。

“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隋文帝杨坚确实是一代大兴之主,正如他被封为大兴公,可谓是顺应了天意。”

众人都纷纷感慨。

“由此大兴之主,隋朝当得以长存百年之久!”

只是他们的这番感叹,却让韩云的神色有些古怪。

“你们想的确实不错,但还记得之前老师说的什么吗?”

“某些事有时候其实真的挺荒谬的。”

“隋朝虽然经历了20多年的开皇之治,使得国富民强,天下稳定,但这也是他最巅峰的时候了。”

“在这之后的每一年,它都在走下坡路,最终只存在了39年便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韩云说。

三十九年?

在场之人都愣了愣,有些难以置信。

开皇之治持续20多年,整个隋朝应该攒下了丰富的家底才对,他的儿子再怎么败家,也不可能后面十年就把家都搞没了啊?

之前刘秀的盛世之后,好歹也隔了好几十年啊。

这,这剧本不对吧?

“老师,是隋文帝做了什么,还是说他儿子做了什么?”有人出声问道。

如果是隋文帝,那只能说他晚年变得昏庸,因此使得国运下降,这种事也不是没有。

但如果是他儿子,这就有些让人绷不住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472/111106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