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285章 去旧换新和药业托拉斯

第285章 去旧换新和药业托拉斯


“孟德,下周末你有空没有。

    雨水处了个对象,下周末要来‘下定’,到时候你过来作陪。”

    傻柱笑着说道。

    他这个妹妹,十多年以来,两个人就相依为命。

    现在终于也快要出嫁了,这让他又舍不得,又欣慰。

    而且和原剧中所处的情况有所不同。

    原剧中,他自己都还是个老光棍,三十来岁了,也没有找到媳妇。

    所以对于何雨水的婚事,也就没有多少心思大操大办了,和普通人家一样,随便走个简单的形式,就算是出嫁了。

    现在可不同了,他不仅早几年就找了媳妇结婚了,还生了个大胖小子。

    再加上有了于丽在旁边撺掇,时不时的给易中海吃定心丸,易中海两口子,也把心思彻底放到了他的身上。

    顺便也把雨水当成了半个闺女看待,她对象要来家里下定,自然是准备操办一番,尽一尽心,让傻柱看到他们的真心。

    同时,易中海还让傻柱去找王孟德,到时候男方一家来‘下定’的时候,过来作陪。

    一旦有了他在场,男方家里肯定要高看一眼,以后何雨水在婆家,也不容易被随意的欺负。

    “雨水找对象了?男方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王孟德听了之后,好奇的问道。

    同时心里有些感慨,十年前他刚穿越过来,何雨水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黄毛丫头。

    那时候每次遇到他,都害羞的不敢正面眼神接触。

    时间一晃而过,现在都找对象,很快要出嫁了。

    “那个男孩,是咱们街道上的一个片警,这工作一般,天天忙的很还危险,又没有油水。

    我本来想介绍在鸿宾楼工作的一个师弟给她认识,可惜她不愿意,就看上了那个片警。”

    提起雨水的那个对象,傻柱就有些郁闷。

    别看后世片警地位高,但在这个年代,大家还真的情愿跟厨子处对象,毕竟厨师的油水高,嫁了之后基本上不会挨饿了。

    何况片警天天风里来雨里去,工资不高,又要防特,又要维持治安,还危险的很。

    “片警也不错,是个正经的好工作。

    只要雨水喜欢,男孩子人品不错就行,你这个当哥的,就别瞎操心了。

    再说了,雨水以后就算家里困难,有你这个哥哥帮衬,也不会太差。”

    王孟德笑着劝说道。

    他隐约记得,原剧中,何雨水最后好像就是嫁了一个片警,婚后生活应该也还不错。

    “嗯,孟德,你这话说的很对,自从我爸跟白寡妇跑路之后,家里就剩我和雨水两个人相依为命。

    不管是以外还是以后,我都会好好的照顾她,不让她受到委屈。”

    傻柱打起精神说道:“对了,下周末你记得点,留出空余时间哈。”

    “行,如果单位没有特殊情况,我肯定去。”

    王孟德笑着答应道。

    就算不看傻柱的面子,他也得给何雨水面子。

    何胜男刚嫁到院子里的时候,和其他人都不熟悉,还是她经常跑过来陪着一起聊天解闷。

    两个人的关系,好的跟亲姐妹一样。

    回到家里,他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何胜男。

    “雨水也到了找对象要嫁人的年龄了,时间过得真快呀。

    我还记得,刚到院里的时候,她才十二岁,长得瘦瘦小小的,说话轻声细语。”

    何胜男听了之后也同样感慨道。

    “可不是,时间过的就是快,我明年就到了三十周岁了,快要老喽。”

    王孟德故意逗她道。

    虽然他年龄到了三十岁,但常年习武,又可能因为身怀系统的原因,他看起来最多只有二十五岁左右。

    而且他的脸还不是那种显年轻的娃娃脸,纯是老的缓慢。

    “别贫,说正经的事情,雨水要出嫁了,我还真的有些舍不得呢。”

    何胜男白了他一眼,然后有些伤感的说道。

    作为来到这个院里的第一个朋友,她俩后边也相处的非常好,就算年龄相差了好几岁,也不耽误成为闺蜜。

    两个人休息的时候,经常一起逛街、做家务活。

    而且自从何雨水也到了清河制呢厂上班后,更是每天一起上下班,感情早就超过普通的朋友了。

    “嗨,别伤心了,我问过了,她婆家离这边也不远,就算是结婚了也能经常见到。

    何况你俩还在一个单位,甚至是一个组里,根本不会有影响的。”

    王孟德劝说道。

    “也是噢。”

    想了想,何胜男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心情便好了起来,然后开始盘算着,该送什么礼物给这个好闺蜜。

    “雨水出嫁了,我到时候送点什么给她比较好呢?”

    “送点实用的日用品吧,咱们家的工业券这么多,多花两张无所谓。

    据我估计,雨水大概明年下半年才能结婚,时间还早着呢,别着急,可以慢慢的选。”

    “嗯,那我慢慢挑。

    对了,孟德,咱们家攒了已经有一百多张的工业券,每个月还有十几张的进账,你看家里有要买的东西没有。

    再不花出去,家里存这么多,也不是个事儿呀,这万一要是丢了,或者被老鼠咬了,就太可惜了。”

    何胜男有些发愁的说道。

    工业券发行的时候,为了方面买东西,上边有1张、0.1张、0.5张等不同的面值,上边也没有规定的有效日期。

    普通人家一个月能有两三张,就是很不错的了,因为买工业品必须要用工业券,所以通常一年攒不下来几张。

    这还是省着用的结果,如果放开了买必需工业品,大部分人家都不够用。

    而像王孟德家这种特殊情况的家庭倒是不太多,居然发愁用不完。

    “这还不容易,咱家的缝纫机还是好几年前,我的单位发的奖品。

    虽然保养的很新,但手摇的就是不太方便,咱们重新买一个脚踏的缝纫机吧。”

    王孟德笑着说道。

    他其实早就提议过这件事了,都被何胜男和冉小梅两个人联合拒绝了。

    她们的说法是,这台缝纫机虽然是手摇式的,但才用了几年,就凭着现在的质量,再用二十年都没问题。

    “那咱们家就两台缝纫机了,也用不完呀?”

    这时候何胜男心里有些意动,但她依然有顾虑。

    很多人家连一台缝纫机都没有,她们要是再买一台,确实说不过去呀。

    别说邻居了,就连街道上,也会关注这件事情。

    这个年代,这么浪费的情况,国家绝对不会提倡出现的。

    “呵呵,我听妈说,准备明年给胜武找对象,后年春天到了年龄,就马上结婚。

    正好把旧的缝纫机当成结婚礼物送给他,现在提前给他们先用着呗。”

    王孟德说道。

    何胜文结婚的时候,他们送了几十张的工业券,用来买了一辆自行车,说是借的,其实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让他们还。

    现在再送一台缝纫机,又实用有互补,别看是用过几年的,但因为保养的仔细,最少还能用二三十年。

    老何家绝对不会嫌弃,甚至高兴都来不及呢。

    缝纫机这种大件可是稀罕的玩意儿,要是没有票或者工业券,有钱也买不到。

    “那咱爸妈那边,咋说呀?”

    何胜男有些纠结的说道。

    隔三差五的往娘家扒拉东西,她可没那么厚的脸皮。

    “你放心吧,这事儿我去说,他们绝对不会有意见的。”

    王孟德安慰道。

    事儿果然如他猜想的那样,吃早饭的时候,他只是在饭桌上提了一嘴,冉小梅就迫不及待的说道:

    “孟德,这周末你就去商场里,找你的那个朋友,把新的缝纫机买回来,这旧的给亲家送过去。

    天气冷了,他们肯定需要用缝纫机做衣服,正好能用得上。”

    周末。

    上午的时候,王孟德带着何胜男还有孩子,跟赵小桃和李青柠一起逛了王府井,中午在一起吃了顿饭。

    下午的时候,才鼓了一辆人力三轮车,买回来一台崭新的脚踏式缝纫机。

    抬进院子的时候,可是引起了轰动。

    “老王家不是早就有了一台缝纫机了吗?怎么还买一台,能用的的过来么?”

    汪二嫂伸长了脖子,盯着发亮的缝纫机,满脸的羡慕道。

    “是呀,我记得那还是王孟德在单位获得的奖品呢,都没花钱。”

    二大妈也垫着脚尖,目不转睛的说道。

    “哎呀,有工业券就是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可不是嘛,咱们院里,也只有三四台,我们家也想买,可惜工业券还差二十几张,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借点买一台回来。”

    院里的邻居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这时。

    何光耀带着两个儿子兴冲冲的走了过来,自行车后座上,还带了一些工具。

    上午的时候,王援朝哥俩骑着自行车过去,跟他说了,让他们下午来运缝纫机。

    到了家里,寒暄了几句,何光耀既然来了,也就不在客气。

    不过他也没有马上把缝纫机装在自行车上带走,而是和何胜文哥俩一起,开始干起了活——糊窗户、搪炉子。

    这时候,京城人都相信“未从水来先叠坝”,所以会提早做过冬的准备。

    到了秋末,就会把破旧的窗户纸撕掉,再糊上新高丽纸用以挡风。

    炉子也得重新修一下,把旧炉膛的耐火材料敲掉,和好青灰弄好砸实,还必须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冬天才好烧火。

    往年,这活都是王孟德来做,由于前段时间太忙,就没来得及。

    没想到老丈人心细,发现了这个情况,索性带着两个儿子给帮忙做好。

    几天后。

    天气越来越冷了。

    每个人的办公室里,都开始升起了火炉子。

    王孟德今天没有去广安门医院坐诊,也没去学校授课,而是坐在办公室里,泡一杯茶,看看报纸。

    突然,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新闻,顿时就来了兴趣。

    报纸上的这个标题为《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的新闻,让他有些恍惚。

    没想到,国家在五六十年代,居然想过要兴办托拉斯的想法。

    虽然在后世,他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也没有见过医药相关的托拉斯企业,但并不妨碍他的兴奋。

    以前没成功,那是因为他没有穿越过来,现在他来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而且交通、其他某些工业的托拉斯在他穿越时都还活的好好的,没道理医药就不能存在托拉斯。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在后世,1958年-1965年,被称为华国医药产业的第二阶段,是医药行业发展和调整的时期。

    为了跳出工业收放循环,从根本上解决“散”的问题,国家在60年的时候,开始讨论试办“托拉斯”的问题,准备做一次经济改革尝试。

    但因为恰巧经历了困难时期,这事儿就不了了之。

    三年后,国家经济开始好转,试办托拉斯的尝试逐渐展开。

    王孟德看到的这个新闻,已经算是旧新闻了,早在今年八月份的时候,国家就原则上同意并批准了试办“托拉斯”这个事儿。

    确定了医药、交通等12个行业的第一批托拉斯名单。

    等看完了这篇新闻,王孟德拿着报纸,兴致勃勃的往鲁院长的办公室里走去。

    到了地儿,正好鲁院长也在,看到他来了之后,便把手中的文件放了下来,也不问来意,便笑着说道:

    “王孟德同志,最近辛苦了,坐下来歇一歇,喝杯茶暖一暖。”

    说着示意秘书倒一杯热茶给他。

    等秘书出去了之后,两个人喝着茶,闲聊了几句,然后王孟德便把来意说了出来:

    “院长,这是个好机会呀。

    咱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一旦医药托拉斯形成,中医也会受益,对未来华国医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说不定,华国越来越多的药品,走出国门,冲击全世界的市场。

    到时候,医药所带来的外汇收入,可比现在多的多,甚至能达到十倍、百倍的规模。”

    他这可不是夸大,而是实事求是的话。

    国内可能要等到九十年代之后,医药市场才会迅速的扩大,但国外可就不一样了,早就已经成熟了。

    “你说的是真的?”

    本来鲁院长还不太在意,等王孟德说完后,他就有些坐不住了。

    现在凭借着几款爆款药品出售,获得的外汇收入已经非常可观了,如果再多十倍,不敢想象。

    “院长,我说的绝对是真的”

    “好,既然这样,我就带着你现在去找上级领导。”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384/1111084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