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303章 布置新家和这药得加料

第303章 布置新家和这药得加料


得了这张药方,鲁院长大喜过望。

    在他的心里,这张药方的重要性,可比正在给国家带来源源不断外汇收入的“宫廷帝皇丸”还要高。

    毕竟“宫廷帝皇丸”不能治病,只是起到助兴的作用,虽然他也偶尔服用两次,感受一下年轻的活力。

    但这个药方要是真的有那么多的功效,那可是利国利民的事情。

    目前国内占据主流的止痛、消炎、退烧的药品,以安乃近为主,病人可能不知道,但他曾经作为一名医术精湛的大夫,可是知道副作用有多大。

    如果不是实在没招,他真的希望国家能禁止这些药品在国内生产、销售。

    现在好了,一旦有了这款副作用小的药能代替,他心里的一些想法就可以早点实行了。

    而且国外也肯定需要这种药品,同样也能出口,用来赚取大量的外汇收入。

    所以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让制药厂生产出来一批,然后进行临床试验。

    看到他这幅激动的模样,王孟德心里倒是有些不一样的想法。

    国内这块多数是没问题,没有资本在干扰和阻挠,而且这个年代,只要是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国家都会支持。

    但国外可就不一样了,他在前世就听说过,那些跨国的医疗集团,为了利益,可是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都能干的出来。

    只要能赚到钱,他们才不管普通人的死活,甚至说不定还会特意制造出一些危机,比如病毒,就为了多卖点药。

    当然,这事儿王孟德暂时不能说出来,他只能压在心里,等着看具体的沟通情况如何。

    此后一段时间。

    王孟德除了管理内科和在广安门医院坐诊以外,又多了一个去处,那就是时不时的跟着蒲老一起去整理药方。

    他每周只能去两三个半天,但效率却是最高的,超出其他人非常的多。

    虽然有些辛苦,还耗费脑力,收获却也很大。

    每次都能见到一些有意思的药方,让他的思路开阔了不少,甚至还会有很大的启发。

    渐渐的,一张张的药方,从他的笔下诞生,这些都是他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再加上无数人的智慧,合并而成的。

    很快。

    时间就到了炎热的七月份。

    这天早上,吃完饭之后,冉小梅洗刷完,冲着三个儿子说道:

    “孟德,你骑车带着我,援朝和卫国你俩骑一辆自行车,咱们去百货商店,给新家那边添点家具和日用品。

    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过去住了,那边现在可啥都没有呢。”

    王孟德单位建房子的时候,全体职工和领导们一致同意,顺便也给简单的做了装修。

    反正单位账上还有不少的钱,留着也是吃灰,不如当成福利给大家用了。

    等抽完签选完房子之后,一部分年轻人,就迫不及待的住了进去。

    当然,他们搬家可比后世简单多了,基本上都没有太多的家具,也就是一张床、一张桌子,几个板凳,以及日用品。

    甚至有的人家,连床都没有,就随便找了几块砖头垫着,然后上边铺一块门板,就是一个简易的床。

    而王孟德家,攒了不少的工业券,钱更是不缺。

    所以,他们不用像别人家那样太勤俭节约。

    冉小梅这一次已经和儿媳妇商量好了,准备来一个大采购。

    南锣鼓巷这边的东西基本上不动,广安门那边能买新的就全部买新的。

    “妈您等一下,我先两天给胜文和胜武说了,让他们今天过来帮忙,估计一会儿就过来了。”

    见他们要走,何胜男连忙说道。

    她要在家里带着孩子,没办法一起过去。

    又想到家里要买的家具比较多,搬上搬下的都是力气活,于是便跟娘家的两个弟弟提前打了一声招呼。

    “行,让他们来帮忙搬东西。”

    冉小梅听了儿媳妇的话,一脸高兴的说道。

    老王家帮助老何家这么多,也没想着有什么回报,但能主动过来帮忙,也让她很欣慰。

    没等几分钟,何胜文哥俩就骑着自行车到了。

    然后六个人一起,往西单那边赶去。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西单那边也有了百货商店,虽然面积不能和王府井的相比,但也是京城里前三的商场。

    里边的商品也算是比较全,又离广安门比较近,倒是方便的很。

    此时正是周末。

    商场里,熙熙攘攘的全是顾客,以及嘈杂的声音。

    没办法,这个年代物资不丰富,再加上只有固定的几个百货商店能买到东西,所以大家全都挤在了一起。

    “妈,您们在这边先等一下,我去找个熟人。”

    王孟德站在外边,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商场里乱糟糟的情形,然后想了想,小声的说道。

    “孟德,天不早了,咱们早点买完早点回去,不然再过一会儿,就要热了。”

    冉小梅倒是没有感觉到不适,她早已习惯了这种场景,开口说道。

    七月的天,也就是早上能凉快一些,从九十点开始,就热的不行。

    特别是中午到下午的那个时间段,要是在外边,更是要人命。

    “妈,别着急,您们先歇一下,我马上就来。”

    王孟德笑着说道。

    说着就匆忙走了。

    五分钟后,就在冉小梅几人东张西望的时候,他又回来了。

    和他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位中年男子。

    “这位是汪主任,西单百货商场的领导。”

    王孟德介绍道。

    他和汪主任之前并不认识,但并不妨碍,到了主任办公室里,自报家门后,受到汪主任热情的招待。

    就当这位商场领导要去泡茶时,他一边推辞,一边说出了自己要去商场里买东西的事情。

    汪主任闻歌而知雅意,连忙表示,需要什么东西,可以直接去仓库里调,不用跟其他顾客一起挤来挤去。

    而且仓库里的东西不仅全,还都是最新的。

    当然,他这么热情,也是有原因的。

    虽然没有找过王孟德看病,但他也从身边的一些亲朋好友嘴里,知道这个年轻人的医术有多厉害。

    何况他作为领导,每天都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王孟德这个名字,他可是如雷贯耳。

    所以呀并不介意卖个人情。

    冉小梅和何胜文几个人,一脸蒙圈的跟着汪主任的身后,来到了仓库里。

    当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四处堆放着的时候,他们都瞪大了眼睛。

    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她才一脸惊喜的看着儿子。

    “妈,把咱们家需要买的东西,给这位同志说一下。”

    王孟德冲着冉小梅说道。

    旁边,被汪主任喊来的一个工作人员,偷偷的看一眼王孟德,一脸笑意的说道:

    “阿姨,需要买什么东西,您直接吩咐我就行了。”

    她现在的态度,如果让顾客看到了,绝对会非常的惊讶。

    什么时候,从一副凶巴巴不耐烦的表情转变成了微笑服务,而且还是露出八颗牙的那种。

    “那什么,我们买的东西有些多,写在纸上了,你给看看。”

    冉小梅说着就从兜里掏出一张写满字的纸张,交给了工作人员。

    看到密密麻麻的字,那个姑娘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她便用求助的目光看向了汪主任。

    如果是几件商品,从仓库里拿了就拿了,但这么多东西,可是需要大量的票和券的。

    汪主任也看到了那张纸,他自然不会提出疑问对方有没有这么多的票和券,而是笑着说道:

    “王主任,您这是要布置新家呀,买这么多东西。

    是不是还没找到车,正好百货商场的车队没出去,我叫几辆过来,一会儿给送到家里。”

    王孟德见那个姑娘没有动弹,心里瞬间明白了问题所在,他也笑着说道:

    “汪主任,我单位刚分了一套房子,准备买点家具和生活用品放进去。

    车队的事情那就麻烦您了,但该给多少运费和油钱,这一分都不能少。

    对了,这是票和工业券,辛苦这位同志先算一算够不够,如果有缺的,我再补。

    最后也帮忙算一算需要多少钱,我一块先给你。”

    说着,他就从兜里掏出一把各种票和工业券,递到了那个姑娘的手里。

    半个小时后。

    那个姑娘在王援朝几个人的帮助下,终于把需要买的商品和票、工业券对应上了,也算出了需要的钱数。

    票和工业券倒是不差,相反还多了几张。

    交完钱、开好票之后,几辆卡车也停在了仓库门口。

    王孟德几个人在司机的帮助下,花了二十多分钟,才终于把家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装上了车。

    这时,冉小梅也拎着一大袋子的奶油冰棍和北冰洋走了过来:

    “几位同志辛苦了,来吃个冰棍,喝瓶水解解暑。”

    一直快到中午,才把所有的东西搬到了广安门的新家里。

    小区里,此时已经有了一些人气,不少研究院和医院里的年轻人,都成双入对,一脸兴奋的模样。

    这些人都是近期有了房子才结婚的,或者之前虽然结了婚,但长期两地分居,各自住在单位的宿舍里。

    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一个个都对王孟德感恩戴德。

    要不是他,大伙想住上新房子,还不知道要到哪一年呢。

    而且这房子还这么好,空间大,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也没让大家集资。

    中午。

    几个人在周边找了一个便民饭店简单的吃了一顿饭后,又匆忙回到新家,开始收拾起来。

    一些家具需要摆放好,生活用品也需要归好类。

    一直到了下午五点左右,才算是收拾的满意。

    冉小梅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她虽然腰酸背痛的,心情却是非常的好。

    在三个卧室、厨卫和客厅都转了一圈,没有发现问题后,才招呼几个人准备回去。

    第二天一早。

    王孟德刚到中医研究院的大门口,就遇到了鲁院长。

    “王孟德同志,咱们到凉亭那边走一走,我有个事情跟你说。”

    停好自行车,鲁院长说道。

    两个人走到凉亭里,鲁院长停下脚步,然后转过身,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

    “听说你昨天搬家了?”

    “院长,我暂时还没搬,就是买了点家具和生活用品,放到了那边,等九月份的时候,再过来住。”

    “嗯,对了,我叫你过来,主要是想给你说一个坏消息。

    你上次给我的那个药方,制药厂前段时间就把药品生产出来了,经过临床试验,效果非常的不错。

    国家就跟那几个外国的合作商家联系,把产品和功效都给他们说了。

    可惜的是,他们对这款药并不感兴趣,这次合作就没有成。”

    鲁院长有些遗憾的说道。

    当时他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惊讶了好一会儿。

    没想到国外居然看不上这款药,宁愿继续给患者吃那种副作用很大的药品,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一旁的王孟德心道果然如此,这在他的预料之内,于是开口问道:“院长,那些外国的合作商家,有没有说出不要的理由?”

    他寻思看看有没有补救的办法。

    “相关工作人员也问了,他们说,咱们的产品虽然好,但是运到西方后,恐怕也竞争不过其他的药品。

    在再三的追问下,他们才说出了具体的原因,是因为那些国家的人,都喜欢一些药品里的特殊原材料。

    如果咱们这款药里也能加点料进去,那他们就愿意采购回去试一试。”

    鲁院长神色有些不好的说道。

    作为华国人,都深深的对这种特殊原材料深恶痛绝,毕竟民族的百年苦难,就是从这开始的。

    王孟德也有些挠头。

    自从解放后,国内对这类玩意儿就进行了严厉的管制,谁碰谁死,更别说特意往药品里加了。

    他沉吟了片刻,忽然灵光一闪,小声的说道:

    “院长,我在整理献方运动中收集上来的秘方、验方时,发现了一张药方,跟这张药方非常的像。

    但那张药方应该是几十年前的,里边就用了特殊原材料进行入药,功效差不多,只是副作用有些大。

    既然国内用不上,您看要不要跟上级建议一下,把这张药方卖给他们,同时也卖一些中草药,让他们自产自销。”

    既然不能生产药品往外卖,那就换一种思路,卖中草药得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384/1111083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