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449章 国外中医协会和不务正业的选择

第449章 国外中医协会和不务正业的选择


很快。

    附近的唐人街,华人开的中医医馆里,就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经过软磨硬泡以及威胁的手段,医馆里的老中医们,只能心情忐忑的跟着这些面带笑容的洋人进了医院里。

    要知道,平时这些洋人对他们可不会有什么好脸色,更别说露出笑脸了。

    就连说话的口气都有些谄媚的意思。

    这种转变,让所有人都非常的不适应。

    同时。

    心里都直打鼓。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好几个白胡子老中医们,在出发前,都暗地里先交代了后事。

    等进了医院里。

    经过沟通之后,几个老中医才明白是怎么一会儿。

    接下来,医院就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想要学一些针灸的技术。

    形势比人强,就算是再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况且。

    那些洋人还用了利诱+威胁的招数。

    所以,几家眼科医院里,率先接触到了中医的一些治疗手段和理念。

    王孟德并不知道,他的无心之举,居然影响这么大。

    在以后的日子里,从这几家医院开始,逐渐的,有更多的医院开始有意识的主动去了解中医。

    虽然大部分医生都因为文化的不同,无法学到精髓,基本上都是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但也有少部分天才,通过不懈的努力,对中医有了一些理解。

    这些天才,越了解下去,就越发的沉迷,感叹中医的博大精深。

    于是。

    他们通过自身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开始正视华国和华国的文化。

    二十年后。

    当中医走出国门的时候,华国才惊讶的发现,原来国外并不是中医荒漠。

    除了华裔传承了中医以外,不少的国外顶尖医院里,居然也在研究中医的技术。

    甚至,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国外中医协会,定期举行交流会。

    十二月六号。

    星期六。

    今天是王援朝和王卫国退伍回来的日子。

    往年,老兵退伍,基本上都是在十一月份,但今年特殊,过了十二月份才开始转业。

    不过一般情况下,基本上都不会超过十二月十号。

    “孟德,等下你去请傻柱过来掌勺。

    援朝和卫国在部队这几年,可是吃了不少的苦,这退伍回家第一顿,必须吃点好的补一补。”

    客厅里。

    冉小梅把牛尾巴、羊排、五花肉、罐头、饼干、干果、糖果等好东西都拿出来,放在了八仙桌上。

    要不是桌子上放不下了,他都恨不得把橱柜里的东西全都拿出来。

    “妈,您放心吧,我前两天就提前跟傻柱说好了。

    为了给咱们家做饭,傻柱还特意推辞了去给一户人家帮厨呢。

    等会儿,您准备点好东西,我拿过去给他们家尝一尝。”

    王孟德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茶杯,轻声的说道。

    这事儿早在十多天前,冉小梅就开始张罗了。

    本来他想着是自己家吃顿饭就行了。

    可冉小梅觉得,傻柱做的菜好吃,这样就能让两个儿子多吃几口菜。

    拧不过她,王孟德只好照做了。

    反正他和傻柱两个人的关系好,这种事说一声就行了。

    “嗯,等下我把这牛尾巴装两斤给他们家,再给两瓶罐头,半斤糖果和一斤饼干,这些差不多了吧。”

    冉小梅听了儿子的话,连忙说道。

    他本来就是不爱占人便宜的性格。

    现在得知傻柱为了自己家而推辞了去帮厨,损失了不少,心里便过意不去。

    于是就拿了比平时多不少的东西,准备给傻柱家,也算是补偿了。

    这些可比傻柱给别人帮厨得到的还多。

    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物资。

    “差不多了,我现在就过去请傻柱过来。”

    王孟德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来说道。

    一般这种请人办事的情况下,哪怕关系再好,也都需要亲自过去到家里一趟。

    这样才显得尊重和重视。

    拎上东西,出了房门,正好看到汪二嫂、贾张氏和李婶子等人在水池旁洗涮。

    看到他出来了,汪二嫂便笑着说道:

    “孟德,你两个弟弟是今天退伍回来呀?”

    旁边几个人手上的动作虽然没停,但都竖起耳朵听着。

    “是呀,前阵子得到部队和街道的通知,说是今天中午差不多就能到家了。”

    王孟德停下脚步解释了一句。

    也就是南口那边离家近,又方便,不然要是外省市地区的人,最少也得明天才能到家里。

    “哎呀,援朝和卫国退伍回来了,街道上也能给安排工作吧?”

    这时,李婶子也开口问道。

    早些天。

    冉小梅跟院里邻居聊天的时候,就说起了两个儿子退伍的事情。

    当然。

    她并没有透露太多,比如退伍如何安置、给了多少钱等等,都没有随便说出去。

    “嗨,这事儿呀,我还不清楚呢。

    需要回来后,看街道上如何安排了。”

    王孟德说道。

    其实他早就打算好了。

    像两个弟弟这种情况,一般街道上安排的工作,也都是大集体里。

    这种单位,大部分人都看不上。

    待遇不好不说,有时候还发不出工资来。

    很多年轻的小姑娘,找对象首要就是找大国企和单位里的男孩子,大集体这种都需要排队等候。

    除非家里情况不错,才有可能被先挑中。

    所以。

    王孟德就想让两个弟弟去部门里工作。

    虽然暂时大家都觉得国企工厂福利待遇好,工作轻松一些。

    但等到一二十年后,双方的差距就逐渐的显现出来了。

    至于三十年以后,差别更是天壤之别。

    而且他也把路给规划好了。

    政法单位就很不错。

    凭借着他的关系和能量,只要进去,以后肯定高升。

    等王孟德进了傻柱家。

    水池旁的几个邻居,便开始小声的嘀咕起来。

    “老王家真的太兴旺了。

    老大当了大官不说,找的媳妇也好,生了五个孩子,有四个都是男孩。

    这今天又回来两个小的,也是到了找对象的年龄,估摸着三五年里,也要娶妻生子了。”

    李婶子一脸羡慕的说道。

    他们家孩子也不少,但和王孟德家一比,可就不如了。

    “是呀,援朝和卫国退伍回来,凭借着他们哥哥的能量,肯定会找个好工作。

    哎,这年头找工作多难呀,很多小年轻都去乡下了。”

    汪二嫂也接茬说道。

    两个人自顾自的小声闲聊,倒是让一旁的贾张氏听的悲从心来。

    她看到王孟德,便想到了自己儿子贾东旭。

    听到王援朝和王卫国的消息,也想到了大孙子棒梗。

    前段时间爷俩好不容易给家里捎来了第二封信,里边的内容让她三天没吃好睡好。

    傻柱家。

    于丽正在给何宇缝补裤子,看到王孟德手里拿着这么多的东西,顿时又惊又喜。

    “孟德哥,您怎么拿这么多东西呀。”

    说着她就自然的伸手接过东西,然后放到桌子上。

    接着便拎着热水壶给倒了一杯开水。

    “不好意思,家里没茶叶了,喝点热水暖一暖。

    您先坐着喝点水歇会儿,我去把傻柱叫起来,他吃完早饭又在床上躺着了。”

    说着笑容满面的进了卧室里。

    这也不怪她开心,实在是王孟德拎上门的礼物太贵重了。

    牛尾巴可是稀罕的玩意儿。

    还有罐头和糖果以及饼干,也都是需要票证才能买得到。

    普通人家,一年也难看到一会。

    就算是傻柱在轧钢厂当大厨,又经常去外边给人帮厨,但也很少能吃到这些。

    两分钟后。

    傻柱才顶着一个鸡窝头从卧室里走了出来。

    “孟德,这天还早呢,不着急做菜,不然做出来就凉了。”

    坐在椅子上,傻柱打了一个哈欠,然后说道。

    “今天准备请你做红烧牛尾巴和炖羊排,还有红烧肉,这些都是大菜,需要时间多。”

    王孟德解释道。

    “这么多硬菜?”

    傻柱诧异的说道,他顿时清醒了不少,然后连热水都不喝了,站起身催促了起来:

    “那赶紧去吧,省的到时候援朝和卫国回来,菜还没出锅。”

    中午十一点半。

    王孟德在街道接到了两个弟弟。

    看着两人变黑了一些,也变瘦了不少。

    不过精神倒是很好,行为举止也干净利索,就算是两个人,也下意识的排成了一队走着。

    到了家里。

    冉小梅看着两个儿子,瞬间就流了眼泪。

    众人好一阵劝,心情才平复了下来。

    正好傻柱也帮忙把午饭给做好了。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丰盛的饭菜。

    在吃饭的时候,王援朝和王卫国的饭碗里,堆满了各种肉菜。

    最后,他俩就算是再三表示已经吃饱了,依旧被冉小梅往碗里又夹了好几块麻将大小的红烧肉。

    吃完饭之后。

    几个孩子都知趣的进了卧室里玩耍。

    其他人则是围着客厅的八仙桌,一边喝茶消食,一边聊着天。

    “援朝、卫国,你们这次退伍回来,有什么打算没有?要不过两天去街道那边看看。”

    王浩率先问道。

    “别打算了,也别去麻烦街道了,让你哥给安排个好工作,然后赶紧找个对象,最好明年就结婚。”

    旁边,冉小梅打断道。

    她喜滋滋的看着两个儿子,怎么看都看不够。

    王援朝和弟弟王卫国对视了一眼,然后组织了一下措辞,小心的说道:

    “爸妈,我们这次退伍回来,是选择了自主择业。

    刚才在街道的时候,也已经跟街道领导表明了,不用给我们安排工作。”

    “就是,街道现在根本没有多少好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是大集体的工作。

    有你哥在,肯定不能让你们去大集体单位里工作。”

    冉小梅也笑着附和道。

    自家大儿子的本事,她早就知道了。

    儿媳妇娘家的弟弟和弟媳妇们的工作,以及老家两个侄子的工作,可都是王孟德安排的。

    那些工作都是一等一的好。

    不管是供销社,还是肉联厂,或者是饼干厂、纺织厂,都能让人抢破头。

    就算是市、区部门单位,也不是谁都能轻易进去的。

    所以,她丝毫不担心两个小儿子的工作问题。

    只是机会太多了,有些难以取舍,不知道该去哪个好单位。

    倒是王孟德看出了一些端倪。

    他觉得两个弟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便直接问道:

    “援朝、卫国,你俩是不是想好去哪了?

    直接说出来,只要不是太离谱的单位,我都能帮你们操作。”

    王孟德有这个自信。

    京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单位,基本上他都能拉上关系,以及说得上话。

    就算是之前不熟悉的领导,只要报上名字,对方就会客客气气的,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会给个方便。

    毕竟,跟一位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医术最好的人交朋友,以后生病了,都有保障。

    人吃五谷杂粮,谁都避免不了生病这个问题。

    就算是自己不生病,但也有亲朋好友。

    因此。

    他可以说是交友广阔,朋友遍地。

    “哥,我和援朝想去京城的文工团,我俩想在舞台上表演。”

    王卫国牙一咬,直接把两个人的打算给说了出来。

    “什么?你们想去文工团?

    不行不行,那地儿哪里是正经的工作,以后有没有保障都不好说。”

    冉小梅想都没想,就给了否定。

    在他的观念里,踏踏实实的找个工作才是最稳妥的。

    至于什么在舞台上表演,则完全是不务正业的。

    王浩脸色也难看了起来。

    他倒不是歧视演员,只是觉得两个儿子的想法有些不靠谱。

    这俩人之前可从来没有学过表演,现在半路出家,怎么看都是浪费时间。

    看到父母不出所料的持反对,王援朝和王卫国便把目光投向了哥哥,希望他能帮忙说一说。

    “你们想好了么?以后想要换工作,可是不容易的事情。”

    王孟德沉吟了一下,然后问道。

    他对两个弟弟想去表演,倒是没有什么抵触的心里。

    还是那句话,就算是娱乐圈,有他在,两个弟弟也能出人头地。

    “哥,我们想好了。

    而且在部队的时候,逢年过节,我们两个人都登台表演节目呢。

    领导和那些去演出的老师们,还夸我们有表演的天赋。”

    王援朝急忙说道。

    “好吧,既然你们有这个兴趣,我也就支持。

    这样,年前你们就先在家里歇着,好好的陪着爸妈,年后我给你们安排一下。”

    王孟德一口答应道。

    而冉小梅看到大儿子已经做了决定,她心里就算是不情愿,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384/111106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