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476章 各取所需和都有进步

第476章 各取所需和都有进步


以戈登为首的美利坚代表们终于回国了。

    这一趟,他们都觉得收获满满,来的太值了。

    之前,再听说要来华国进行交流,一个个还都不是很乐意呢。

    毕竟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知名的名家。

    各自都有真本事,名气又大。

    而华国这边,除了一个王孟德以外,其他的人,他们基本上都没听说过。

    也就是最近个把月里,有一个人在世卫组织大会上公布了一项成果,有了点名声。

    但他们都是知情人,明白也是沾了王孟德的光,不然,谁认识他是谁。

    所以。

    戈登在遴选交流代表的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推三堵四。

    直到最后,美利坚相关部门公布,这次交流,会邀请华国最著名的医学家王孟德先生参与后,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开始还不情不愿,找各种借口不想来华国的那些专家们,纷纷争着抢着要来。

    因为名额不多,甚至还发展到互相攻讦的地步。

    最终。

    也是多方考虑,才定下来这二十多个医学专家。

    等这些人高兴的来到华国,前面几天不是见面会,就是去参观工厂。

    要不是在异国他乡,他们都要骂娘了。

    幸好没过两天,王孟德便真的出现在了交流会上。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在交流会上,他们不仅可以提问,很多思考或者研究很长时间的难题,都能得到一些建议。

    而这些建议,往往就是让人茅塞顿开,有了方向。

    他们坚信,只要回去后,稍微花一点时间,就能取得成果。

    同时。

    王孟德居然还主动给参与交流会的人讲起了课。

    虽然这些课的内容,并不涉及重点或者关键的技术性知识,只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

    可也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收获巨大。

    看着飞机上二十多个医学专家们,不顾疲惫,依旧在激烈的讨论着这几天激发出来的新见识。

    戈登心里也开心的厉害。

    他这一趟收获更大。

    不仅圆满的完成了国家交代的交流任务,赢得了这些医学专家们的友谊和另眼相待。

    还顺便完成了另外两个任务。

    首先,就是‘回春丹’的事情了。

    经过跟华国相关部门一起商议,他在商谈会议上,利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明了利弊关系。

    然后,华国那边就暂时同意。

    在跟之前出口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每个月会单独向美利坚国出口一千粒‘回春丹’。

    而他们国家付出的代价,并不是美元。

    华国那边强烈要求,必须用等价的物资、或者不是特别高端的技术、或者工业设备、医学精密仪器等进行交换。

    跟前些年不同的是,美利坚国对华国的政策也在转变。

    从之前的全面密封,变成了可以适当的放开。

    当然,这里边的度,需要有一定的把控。

    像是高端的技术和设备,肯定不能进行交换。

    但相对落后的技术和设备,则是有选择的进行交换。

    从国内得到了指令之后,戈登便代表美利坚,跟华国进行了签署合同。

    签署完合同,他便兴奋的不能自己。

    戈登明白。

    等他回国后,肯定会受到国内各方大佬的赞赏。

    毕竟这是每个月多出来一千粒的‘回春丹’。

    一个人每个月需要三十粒的话,这些就够三十多个人服用了。

    这就意味着,有三十多个有权势的老年人,将会延寿两到三年。

    而这些有权势的家族,将会承他的情。

    对于以后的仕途来说,完全是一个大助力,他的人生,也会来一次飞跃,彻底的脱离现在的阶层。

    第二个收获,就是得到了一个承诺。

    据说华国目前正在攻克艾病病毒的检测技术。

    且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他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喜过望,连忙跟王孟德软磨硬泡,想要让对方在中间努努力。

    等检测技术成功,有了实用的产品之后,如果要出口的话,最好能第一个卖给美利坚国。

    对于他这个请求,上级领导并没有意见。

    毕竟卖给谁都是一样,又不是战略性的物资。

    现在就连青蒿散和青蒿素都卖给对方了,自然不会在意多一个这个。

    因此。

    这一次华国之行结束,在回去的路上,戈登先生可以说是志满意得。

    而华国这边,自然也是非常的满意。

    王孟德在交流会上,确实说了一部分的干货。

    看似是给美利坚的医学专家讲了不少的医学原理和知识。

    其实这些内容,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各种场合说过了。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华国的专家们,早就消化了。

    对于这些医学原理和知识,在国内只能算是有些过时的内容了。

    而且。

    有了他的抛砖引玉,美利坚的医学专家们,也不得不拿出一些干货出来。

    很多医学的想法,也让华国的专家们受益匪浅。

    这一波,只能说是各取所需,谁也不吃亏。

    另外。

    ‘回春丹’出售给美利坚,也是本来就有的意向。

    想着被对方先提出来,正好趁机增加了一些条件。

    比如以前不愿意卖的一些技术和设备,现在也只能捏着鼻子进行了交换。

    “王孟德同志,感谢你这些天的辛苦。”

    这时,工业部门的一个领导一脸笑意的感激道:

    “没想到这一次美利坚的代表这么爽快,刚才签署的合同里,对方可是要把不少技术和设备作为交换的筹码。

    这些全都是以前想买而买不到的东西,正是国内急需的。”

    他也参与了谈判。

    一开始是没有信心的,还是在王孟德的劝说下,大胆的把条件给往高了提。

    本来以为对方会一口拒绝。

    没想到,听了他提出来的条件后,居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请示去了。

    这意味着,为了‘回春丹’这款药,美利坚可以付出极大的代价。

    接下来,谈判就顺畅多了。

    当华国这边,愿意把‘回春丹’的数量加到一千粒的时候,戈登想都没想,就全盘接受了所有的条件。

    虽然条件里,涉及的技术和设备,都是相对落后的。

    但如果是之前,美利坚这边,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拒绝掉。

    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些落后,可对于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来说,都是可望不可求的好东西。

    其中一大半,都是华国无法生产的设备或者没有攻克的技术。

    一旦有了这些,瞬间就能提高国家工业的水平,也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以及金钱。

    所以。

    工业部门的领导,才会这么惊喜。

    而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上级部门的领导,也同样高兴。

    华国的外交有了新的突破。

    未来几年,又会有新的药品或者医疗器械会成为下蛋的母鸡。

    这些可都是王孟德带来的好处。

    九月底。

    天气已经变得凉爽了很多。

    这天周末。

    冉小梅早几天就想着,请何胜男娘家的人过来一起聚聚。

    自从何有余去世了之后,再加上两个弟弟退伍回来之后,王孟德一家多数时间都住在广安门这边。

    两家就有很长时间没好好的聚一聚了。

    正好昨天王孟德从单位拿回来几斤上好的牛羊肉,便准备凑在一起吃一顿火锅,也算是秋补了。

    上午。

    南锣鼓巷95号院。

    中院。

    冉小梅和周小燕两个婆婆,领着几个儿媳妇,在水池边洗菜。

    除了牛羊肉以外,还需要有素菜才行。

    “嫂子,我这里有不少的青菜,正好分一半留着您们刷锅。”

    李婶子也在旁边洗菜,她笑眯眯的把一半已经洗好的青菜,递到了冉小梅旁边的竹筐里。

    又看到她想拒绝,便又说道:

    “这些可不是我买的,而是从乡下亲戚家带回来的。

    这些青菜不吃,明天就老了,到时候扔了就太可惜了。”

    平时。

    在院里,冉小梅不愿意占邻居丝毫的便宜,她性格本来就是坚强。

    再加上这些年,王孟德的地位越来越高。

    生怕邻居托关系,给大儿子带来麻烦,更是不愿意无功不受禄。

    不过李婶子把话说到这种程度,不要也不合适,便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他李婶子,谢谢你啦。

    以后这些蔬菜,留给你家几个孩子吃,他们都是正长身体的时候。”

    说说讲讲,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把各种蔬菜和肉都洗好了。

    回来后。

    看到小孙子正在客厅里玩玩具,嘴里还鼓鼓囊囊的,肯定是塞着糖果,冉小梅便有了主意。

    没过多久。

    在院子里玩耍的李婶子小孙子,兜里便装着好几块进口的糖果。

    他一手捂着口袋,一边激动的往家里跑。

    到家之后,便献宝一样的把进口糖果拿给李婶子看。

    等问明白之后,李婶子长叹了一口气。

    她刚才送一把青菜给老王家,也是有目的的。

    准备细水长流,时间长了,让老王家欠自家一个小人情,以后也好留着给小儿子用。

    她家小儿子现在正在读初中,马上就毕业了。

    如果考不上高中,有没有工作,只能跟着潮流往乡下去。

    李婶子家有亲戚在京城周边的山沟沟里,可是知道乡下的苦。

    于是就想着能跟王孟德搭上关系,到时候随便帮衬着一下,就能摆脱命运。

    可惜,现在小孙子手里的进口糖果,算是击溃了她心中的幻想。

    中午。

    由于人多,屋里便开了两桌。

    老王家四个壮劳力,再加上老何家的三个壮丁,凑在了一桌。

    其他女性和孩子,则是挤在了一起。

    “胜文,你最近工作怎么样?还顺利么?”

    夹了一筷子羊肉卷,放在铜锅里两秒钟,然后快速的拿了出来,趁着放凉的时候,王孟德冲着小舅子问道。

    自从何胜文被他安排进了鼓楼那边的供销社之后,前几年倒是还经常关心一下他的工作情况。

    后来了解到,供销社的领导对他非常的照顾,自己又比较争气,业务水平算是名列前茅。

    于是就放下了心。

    今天想起来过问,也是找个话题闲聊。

    “姐夫,我现在早已经是鼓楼供销社的副主任了。

    上级领导最近还找我谈了话,说是明年,不出意外的话,就能成为一家供销社的主任了。

    他还问起我的意见,是想继续在鼓楼这边的供销社工作,还是要去德胜门那边更大的一家当主任。

    我暂时还拿不定主意,正犹豫着呢,姐夫,您有什么建议?”

    何胜文放下手中的筷子,端起酒杯,然后说道。

    有了王孟德的关系,再加上他自己也争气,三十岁左右,就马上要成为主任了。

    虽然某一个供销社人数并不多,少的可能只有十几个,多的也就是二三十个人。

    但这也不少一般人能当上的。

    这年代,供销社的工作可是最好的几个之一,更何况是当供销社的领导了。

    “哈哈,这个我可给不了你什么意见,回去和媳妇好好的商量一下。”

    王孟德笑着摆摆手道。

    在他眼里,在哪个供销社上班区别都不大,也都不会影响何胜文以后的进步脚步。

    接着。

    他有关心起另外一个小舅子的工作情况。

    “胜武,你在那边单位工作情况如何?”

    何胜武之前跟着代博涛,一开始是司机,后来又进了科室。

    “姐夫,我今年底,估计就会提副科长了。”

    何胜武一脸喜气洋洋的回答道。

    虽然代博涛在几年前就外放了,但在单位里,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都不敢小瞧他。

    很多人都知道王孟德是他的姐夫,更加的和他交往。

    领导也非常的关心,这几年上进的脚步就没停过。

    “不错,三十岁之前的副科,也算是年少有为了,争取再过两年,搞个正科当当。”

    王孟德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来两个小舅子的工作情况都很不错,那他也就放心了。

    想来也是,有着他这一层关系,只要不是愚笨之人,怎么着都能混出头。

    何光耀和王浩一起坐在上首。

    他对于两个儿子现在的情况非常的满意。

    家里的日子,现在过得是红红火火。

    儿子儿媳妇都有好的工作,还有几个孙子孙女绕在膝前。

    他清楚,老何家能有今天,一大半的功劳都是女婿的。

    端起酒杯,喝了一杯葵花牌二锅头后,便笑着问道:

    “援朝,你这边什么时候定下来,要我说,赶紧定下来,今年年底就把婚事给结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384/111106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