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下岗前的征兆和三十年河西
不出意外。
广安门医院最终被评为了三级特等医院。
成为了全国医院里的独一份。
而几个分院,也有三个被评为了三甲医院,还有一个因为在冀省,医师力量、设备、病床数量和规模等影响,最终被评为了三乙医院。
对此,王孟德也并不在意。
等四年后。
倾斜一些资源过去,冀省那个分院肯定能评选为三甲医院。
到时候。
中医研究院下属的就有一个三级特等和四个三甲医院了。
而且,王孟德还打算继续扩张,持续的开分院。
他的目标是等到千禧年的时候,下属的三甲医院,达到最少八家。
主要是因为等以后政策收紧之后,再想新建分院,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再加上国内海量的从中医学院毕业的人才,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这些可都是经过数年寒窗苦读,这个年代最精英的人才了。
几十年后,里边不少人,都会成为中医的中坚力量。
还有就是。
现在那些源源不断来华国求医的外边病患们,强烈的要求也要跟着之前的人一样,捐赠一些物资。
除了生活物资以外,还有就是建筑材料以及建造设备了。
王孟德也知道他们的想法。
因为他们都是身患绝症,华国的广安门医院,已经是他们最后一根稻草了。
如果这边治不好,回国之后,就只能等死。
所以,他们就想着花点钱,让王孟德尽心尽力的给他们治病。
对于这些病患的想法,王孟德并不打算阻止。
反正这些年,他也打算大规模的扩张。
随着分院的建立,中医研究院连同下属的医院,以及各个附属的单位,职工加起来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人。
这么多人,福利标准必须也要保持一致。
首先就是房子问题了。
正好这个年代京城的三四环还有不少土地可以利用。
王孟德便在分院旁边,也开始建造家属楼。
至于标准,跟广安门医院这边的一样,全都是两梯四户,十八层的电梯房。
其实他们单位建这种家属楼。
不少单位和个人都在背后不舒服。
很多人甚至还反映给了上边,说他们这样太浪费了。
但上边的领导几句话就给堵住了这些人的嘴:
如果你们有本事,能跟王孟德和广安门医院一样,不靠国家就能解决建筑材料和建设设备。
同时还能每年给国家带来几个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就算是建造二十八层的家属楼,都不会干涉。
上边领导的表态,算是彻底让王孟德放开了手脚。
他雄心勃勃的准备跑马圈地,在京城的四环内,前世的好位置,提前占一些地块。
除了建造分院和附属单位以外,就是建造家属楼了。
按照他的预计,等到二十年后。
京城最少也有五家分院,和十多个附属科研单位,以及配套的家属楼。
甚至还打算把跟京城中医学院联合兴办的学校,也给扩大几倍的规模。
让它成为不管是规模还是人数、师资力量、学生的质量,都属于国内顶尖,国际超一流的医学院校。
第二年年底。
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
虽然部分地区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两年了,但造成的实际影响,并没有多大。
毕竟华国太大了。
少部分地区的变革,基本上对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影响。
倒是京城周边的农村地区。
大部分村民都变得喜气洋洋。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哪怕只有一年半,也让所有人高兴。
今年夏天的麦子和秋天的玉米和大豆等收成,明显比往年要高太多了。
主要是自家的田地,不管是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还是细心照顾的程度,都比大锅饭时期要强得多。
自然的,地里的产出也是水涨船高。
虽然还是有些吃不饱,但他们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
相信以后肯定可以吃上饱饭。
田各庄的王家。
王京徽和王田氏也是满脸的笑容。
他们家的堂屋里,用竹制的折子圈成了一个圆形的粮垛,里边放着三千多斤的麦子。
他们家十多亩地,刨除上交的公粮,还剩下这么多。
两位老人每次进出堂屋的时候,都会多看上几眼粮垛。
然后心情就跟吃了蜜一样。
没办法,他们饿怕了。
哪怕自从王孟德穿越过来以后,再也没饿过一次。
特别是最近几年,每个月都会送过来大量的物资和好东西,早就让他们实现了大米饭和白面自由。
甚至是猪肉自由。
但骨子里的恐惧,依旧让他们觉得,只有家中有粮垛,才能彻底的安心。
当王孟德前两天过去的时候,更是拉着他的手,讲述着政策的好。
看着两个老人开心的模样,以及精神头充足的很,王孟德也暂时的安心了。
看这样子,两位老人的身体,还能支撑个几年。
南锣鼓巷。
95号院。
中院傻柱家。
王孟德和傻柱两个人,正坐在客厅的饭桌旁,边吃着火锅边聊天。
“傻柱,听说李怀德不当厂长了?”
夹了一筷子羊肉放到嘴里,咀嚼几下后,王孟德便随口问道。
说实话,李主任别看之前是轧钢厂的一把手,而轧钢厂也是万人大厂了,还是重工业单位。
李怀德可以说算是有点权势的人了。
但在他的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特别是他成为中医研究院的院长以后,两个人的差距,更是大的很。
也就是他前两天给一个患者诊治,从病患和家属聊天的话语中,无意间听到的这个事情。
“这你都知道了,消息够灵通的呀。”
傻柱惊讶的说道:“没错,前天刚宣布的事情,这孙子在这十来年里可是把轧钢厂折腾的够呛。
好好的一个工厂,天天不生产,竟折腾那些没用的。
不说别的,管理就非常的混乱,居然还闹出了一个主任,八个副主任的这种大笑话。”
“上级的大领导早就对他不满意了,现在有了机会,自然是让他早早的滚蛋了。”
李怀德这人本来就是靠钻营上位的。
再加上当主任的那十来年里,可是没少得罪人。
情况有了变化,就被墙倒众人推了。
不过他这人挺有本事,原剧中,后边还折腾出了不少的事情。
就连许大茂这么精明的人,都被他给骗的倾家荡产。
“那你们轧钢厂现在恢复生产了吧。”
王孟德又问道。
“嗯,现在厂里倒是逐渐的恢复了生产,不过这十多年来,很多有经验的师傅都退休了。
再加上设备老化,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次品太多了,最近杨厂长急得嘴角都起泡了。”
傻柱抿着嘴说道。
他虽然在轧钢厂食堂里上班。
但因为之前经常被发配到车间里上班,车间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
“这就没办法了,有经验的师傅退休之后,再想聘请回来可就难了。
毕竟厂里的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很多从乡下返城的小年轻,都纷纷的顶岗进了厂。
他们哪里有什么生产经验,全都是半吊子的手艺,甚至很多都是混日子的。”
“至于设备,我跟杨厂长也聊了,他这些天一直在上级大领导那边软磨硬泡,想要更新设备。
据说上级打算批一些钱,购买一些国外的先进设备,不过给的钱肯定不是很多。
能买到的设备,相对咱们轧钢厂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只能顶一点点的事。”
说起轧钢厂,傻柱就连连摇头,一个劲的吐槽。
王孟德听在心里,也只能默然。
这种情况,将会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出现在华国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中。
人才的流失,滥竽充数的工人充斥着整个工厂。
设备的老化,都预示着,他们将会被淘汰。
“傻柱,你们厂的情况堪忧,那你有什么打算没有?
现在国家在逐渐的开放,已经允许个人办企业了,你有这么好的手艺,不如出来开个饭店。”
王孟德建议道。
傻柱身兼谭家菜、鲁菜、川菜、清真菜等好几个菜系的手艺在身。
说实话,窝在轧钢厂真的是太可惜了。
如果出来开个大饭店,凭借着他的手艺,绝对能赚到钱。
而且,他还有一些秘方,也可以考虑开一些诸如辣椒酱、秘制调料的工厂。
“对呀,傻柱,你现在每个月就拿那几十块钱的工资,还不如出来自己干呢。
就算不自己干,前些天不是有个大饭店的老板来请你么,说是一个月给你一千块钱的工资。
这一个月的工资,可是抵你两年挣得钱,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旁边,于丽也劝说道。
在原剧中,她就是属于那种愿意做生意的人。
要不是目光短浅,说不定就能发家致富了。
“老爷们说话,你插什么嘴?”
可能是喝的有点多了,也可能是想在王孟德跟前显摆一下家庭的地位,傻柱瞪了一眼于丽,然后摆手说道。
说着他有转头看向王孟德:
“孟德,你说以后风向还会不会变,我就担心辞了厂里的工作之后,以后要是政策收紧,家里可就没了收入。”
他的担心,跟这时代的大部分的人一样。
都在观望着,生怕这只是短暂的开放。
“咳,傻柱,你要是信我,就出来单干吧,保证没问题。
对了,你要是担心,那就把让你家何宇去接班,这样也有一些保障。”
王孟德语气坚定的说道。
他作为后世的人,当然比这时候所有的人都了解以后的风向。
虽然中间有一些波折,但这条路还是一直在走下去。
“行,既然你这么说,那我明天就问一问,让何宇接我的班。”
傻柱喝了一杯酒,然后下定决心道。
这二十多年来,王孟德说过的话,都一一应验。
再加上他认识的大领导多,说不定就听说了什么还没颁布的政策。
而且两个人关系在这摆着呢,肯定不会坑自己。
从傻柱家出来。
王孟德摇了摇头,大脑恢复了清醒。
今天两个人可是喝了三瓶白酒,他一个人就喝了有一斤八两。
不过身体素质好,只感觉到头稍微有点点晕。
站起来走一段路之后,就恢复正常了。
他在心里琢磨着傻柱在饭桌上说的话。
前世。
他也只是从一些新闻资料上,看到了开放后,国有企业的一些困境,也听说了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下岗潮。
但一直么有直观的认知。
现在,他处在这个时代里,亲身经历再加上身边发生的事情。
让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同时,也非常的庆幸。
医疗行业因为特殊的原因,并没有收到太大的影响。
依旧在国内和国际上,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
特别是‘托拉斯’的实行,让每个制药厂,都保持着活力。
再加上每年持续给国家赚取大量的外汇收入,很多工厂和单位里的设备,都定期被更新换代。
里边的技术人员,也都没有多少流失。
这就让医疗行业在未来的下岗潮中,能保持着不同。
回到家中。
正好看到两个小舅子也来了。
“姐夫,您回来了。”
何胜文和何胜武两个人连忙站起身来,规规矩矩的打了一声招呼。
别看两兄弟都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爹了,但在姐夫的跟前,依旧有些拘束。
没办法,随着王孟德成了院长,他身上不由自主的就会带着一些上位者的气息。
“胜文和胜武来了,你们坐吧。”
“孟德,你喝点茶解解酒,正好和他们聊一聊。”
看到自家男人回来了,何胜男帮他把棉衣放在衣架上,又连忙开始泡茶,然后又拿了一个热毛巾过来给他敷一下脸。
喝了一口茶水,王孟德坐在旁边,看了一眼两个小舅子,然后说道:
“胜文,胜武,你们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情么?”
“姐夫,我们供销社今天收购到了几只野鸡,还有两只天鹅,拿来给您尝尝鲜。”
何胜文开口说道。
他现在已经是供销社的主任了。
平时遇到什么好东西,都会花钱截留下来,拿过来给姐夫一家尝尝味道。
“天鹅肉,这季节可不常见。”
王孟德愣了一下,然后说道。
现在还没有保护动物的法律,各种动物都成为人类口中的食物。
等两个小舅子走了之后。
王孟德沉思了起来。
他想到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事情。
那就是现在吃香的工作,再过一二十年,可就不香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384/111106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