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省委开会
次日,清晨八点四十五分,省委一号会议室外已经站满了人。宁方远从电梯出来,秘书陈明伟提着公文包紧随其后。走廊尽头的窗户透进初秋的阳光,将大理石地面照得发亮。
"宁省长早。"李达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宁方远注意到李达康虽然西装笔挺,但眼下有明显的青黑色,显然一夜未眠。
"李书记,听说您在现场待到凌晨?"宁方远接过秘书递来的茶杯,热气在晨光中袅袅升起。
李达康接过秘书递来的黑咖啡,喉结滚动:"死了五个,还有十几个重伤,是我这个京州市委书记做的不到位啊......"
会议室门被推开,省高育良带着秘书准时出现,高育良今天穿着藏青色夹克,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深沉难测。
八点十五分,沙瑞金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会议室。所有常委齐刷刷起立。这位省委书记今天罕见地穿着深色西装,系着暗红色领带,眉宇间的川字纹比往日更深。
"都坐吧。"沙瑞金在主位落座,环视众人时目光如炬,"光明区的燃气爆炸事故,中央领导已经三次来电询问。现在请达康同志汇报调查情况。"
李达康打开笔记本开口说道:"好的,沙书记,经彻夜调查,爆炸直接原因是燃气管道年久失修。但根子出在2011年那五亿专项改造资金上。"他示意秘书分发文件,"时任副市长丁义珍与京州中福集团勾结,通过围标串标将工程交给空壳公司。"
高育良突然插话,金丝眼镜闪过冷光:"达康同志,指控副部级央企要有铁证。"作为分管政法的副书记,他的质疑显得格外有力。
"银行流水和签字文件都在这里。"李达康抽出关键证据,"五亿资金消失,工程没有动工,而中福派驻的监督组每月都在提交虚假工程进度报告。"
田国富扶了扶眼镜:"按规定,央企纪检应当由国资委党委垂直管理..."
"特殊时期要特事特办。"沙瑞金一锤定音,"我提议京州市纪委和中福集团纪委联合办案,国富同志负责协调。"
宁方远注意到李达康嘴角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一瞬。他适时开口:"我补充一点建议。这次事故暴露的是系统性风险,建议对全省房地产项目开展专项审计。"作为常务副省长,这个提议直指要害。
会议室顿时响起窸窣的议论声。刘省长低头摆弄钢笔,始终不发一言。
高育良慢条斯理地摘下眼镜擦拭:"方远同志的建议值得重视,但全面审计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是否可以先搞试点?"
"再不彻查,下次爆炸可能就不止五条人命了。"宁方远直视高育良,"到时候在座诸位,恐怕都得去中央做检讨。"这句话像柄利剑,刺破了会议室凝重的空气。
沙瑞金的手指在实木桌面上轻叩:"方远同志说得在理。审计要搞,但要有重点、分步骤。"作为一把手,他善于平衡各方意见。
李达康立即接话:"我完全拥护沙书记意见。建议重点审计中福集团参与的项目,他们的问题最典型。"这个提议明显在引导调查方向。
田国富翻开纪委专用笔记本:"我们可以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审计专班。"
高育良重新戴上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既然瑞金书记拍板了,我保留个人意见,但坚决执行常委会决定。"
刘省长这时才开口:"我附议。"简短的三个字后再度沉默。
沙瑞金环视众人:"那就这么定了。达康同志牵头联合调查组,方远同志负责审计专班,国富同志统筹纪委力量。"他顿了顿,"散会后我要立即向中央汇报,希望同志们勠力同心,给人民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散会时,宁方远故意放慢脚步。他看见李达康快步追上沙瑞金,两人在走廊转角低声交谈;高育良则被几个常委围住,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微笑。
回到办公室,宁方远对秘书吩咐:"请审计厅张厅长下午三点来见我。"站在窗前俯瞰大院时,他嘴角浮现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
下午三点整,省审计厅厅长张克明准时出现在宁方远办公室门前。他整理了一下藏青色西装的领口,轻轻叩响了副省长办公室的实木门。
"请进。"宁方远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张克明推门而入,看见宁方远正站在窗前,逆光中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窗外是京州市中心林立的写字楼,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
"宁省长。"张克明微微欠身,将审计厅的汇报材料放在会客区的茶几上。
宁方远转过身来,示意他坐下:"老张,坐。小陈,给张厅长泡茶。"
秘书陈明伟立即端上早已准备好的龙井,青瓷茶杯里茶叶舒展,清香四溢。
宁方远在张克明对面坐下,开门见山:"今天常委会决定对全省房地产项目开展专项审计,你们审计厅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班。"
张克明立即掏出笔记本记录:"明白。我们计划从三个业务处各抽调两名骨干,再请财政厅派专人配合。"
"不够。"宁方远轻轻摇头,手指在沙发扶手上敲击,"我要最精锐的审计力量,特别是熟悉房地产资金流向的专家。"
张克明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放下钢笔:"那...我把正在中央党校进修的李明调回来?他是我们厅的审计专家,参与过三次全国性专项审计。"
宁方远这才微微颔首:"重点查两个方向。"他竖起两根手指,"一是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看有多少钱被违规挪用;二是开发贷款资金流向,追踪每一笔钱是否真正用在项目上。"
张克明快速记录着,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他突然抬头:"宁省长,这是要摸清整个行业的资金底数啊。"
"不错。"宁方远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国家正在推动经济转型,房地产这个曾经的'支柱产业'要逐步退出舞台中央。我们这次审计的数据,很可能会直接呈报给中央领导做决策参考。"
张克明的手突然一抖,钢笔在纸上划出一道墨痕。他当然明白"中央领导"四个字的分量,更清楚这样的机会对仕途意味着什么。
"您放心!"张克明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我一定亲自带队,确保每个数据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宁方远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老张,这次审计可能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你怕不怕得罪人?"
张克明挺直腰板:"宁省长,我干审计二十三年,最不怕的就是得罪人。只要数据真实,天塌下来有事实顶着。"
"好!"宁方远难得地露出笑容,"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他起身走向办公桌,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从住建部要来的最新监管要求,你拿去做参考。"
张克明双手接过,只见文件右上角印着"机密"二字,不由得心头一热。
"三天内我要看到初步方案。"宁方远最后交代,"记住,这次审计不是走过场,而是要为国家的经济转型提供决策依据。做好了,是你张克明的政绩;做砸了..."他没有说完,但眼神已经说明一切。
张克明郑重地点头,将文件小心地装进公文包。离开时,他的背影比来时挺得更直,脚步也更为坚定。走廊里,他已经在心里盘算着审计厅的人事安排——这次机会,必须万无一失。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373/230461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