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收获二十八臣子的我成为千古一帝 > 第134章 动之以情,晓之以利

第134章 动之以情,晓之以利


“干的不错”景帝对秦泽夸赞道。

父皇对我的赞同是我毕生的追求。

不知怎么的秦泽突然想起这句话,秦泽摸摸脑袋,嘿嘿,反正父皇夸我了。

压根不知道景帝心里历程的秦泽,毫不客气的接受了来自父皇的夸奖。

要是他知道景帝在心中以为他是“强制要求”怕是会说“我是那么不讲道理的人吗?”

【仅仅是名声,钱还不足以鼓动大部分人,名声虽重要,钱虽重要,但能够读书识字参加科举的。

家境想来也不缺少那名声、钱,大梁的科举考试是相当卷的。

儒法道墨等流派的鼓动依旧是填不满巨大的学堂缺口。

毕竟有钱有势,生活美满,压根没有生存的压力的学子,何愁去那偏远地区去支教?

安心备考不比这个强?还得教书,不如全职备考,大家同为竞争者,而有的人教书,有的人却全职备考。

那半教半考的人精神心力如何比得上全职备考的人?

看着同窗每日备考学习,但自己却在教书,只有休闲时间才能学习,这如何不让支教的学子着急?

他们又如何心甘情愿的继续支教?】

天幕说的确实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他们这些学子之所以参加科举考试,之所以读书,几乎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为了“当官”“改换门庭”

这倒不是他们肤浅,什么理想、志向、抱负、都没有实际来的行。

所以,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的竞争者整天看书,自己却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教导孩童读书上?

绝无可能!

这些学子心中暗暗想到,即便是皇帝强制他们,他们也坚决不屈服,死也不会!

能够让人心甘情愿,并且称好。

一为“钱财”二为“前途”

有了前途,钱财自然也有了。

当官,不就是为了前途吗?

景帝已经隐隐约约的猜到“优评”的作用了。

众位学子点头,可不是嘛,一想到自己费尽心思教书,竞争对手却整日看书,最后中榜。

这谁能受得了?

人,终将是被利益所驱使的。

【文帝也知道一点钱财可以让极少部分家境贫寒的人动容,但却不足以驱使绝大多数的人。

自此,“优评者”出现,“优评者”是由朝廷建立起起的,旨在动员落榜学子去参与地区的学堂识字普及计划。

“凡是在当地待满五年,可获得“优评者”称号,可作用于乡试、会试上,仅仅只有一次。

同等情况下,拥有“优评者”的人要优先录取”

文帝在科举考试中采取打分制度,比如:乡试是考三科目,占比总成绩分别是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三十。

比如:两位考生同时考了七十分,其中一位考生拥有“优评者”称号,在两人同为最后一名的情况下。

优先录取“优评者”。

有人会说,这不公平,凭什么他拥有一个“优评者”就能被优先级别录取。

但谁让人家参与了朝廷的识字普及计划,付出了五年的时间,被分配到偏远地方支教,为大梁的全民识字计划做出贡献。

王相也曾问过文帝:是否此举有失公平。

文帝两手一摊:“不好意思,参与学子付出五年时间,这是应得的”

利益,才是驱动一切的核心。

文帝一直信奉这个观点,并将其践行在自己一生的政策之中。

这政策出现之后,大批屡次落榜的考生投入学堂之中。

殿试是不可用的,全大梁之中能走到殿试的人仅仅只有两百多人,没有落榜者。

光光是秀才试就能淘汰就能够淘汰两三万人,可想其竞争激烈。

当然对自身实力充分自信的人,自然无需“优评者”

不仅仅如此,“凡是自愿入学堂者,都会被当地官员进行宣传”

名声有了,前途也有了,何乐而不为?】

{文帝真是厉害,对人心洞察到了极点}

{理想什么的终将会被现实磨平棱角,只有钱权才是真的}

{现实,实在是太现实了,果然还得是前途才能驱动他们}

{没有绝对的实力,对手有“优评者”而自己没有,就可能面临被挤下来的风险,这就驱动多数学子去获得“优评者”。

毕竟朝廷不需要那么多的官员,但学堂却需要很多的夫子}

{文帝:我的小钱钱啊,赚钱的速度压根都跟跟不上花钱的速度。

举目一望,皆是需要钱的存在,庞大的军队,官员的俸禄,以及预警的钱,学堂的钱等等,愁啊}

{哈哈,怪不得文帝不修陵墓,别看文帝好像挺有钱,赚钱溜溜的,实际上那花钱的速度也相当快。

文帝节俭,据说衣服都是缝了又缝,曾坦言:“宫中人太多,不如遣返回家,我实在养不起啊”

最终被王相驳回,好歹是个皇帝,怎能如此寒酸}

{怪不得文帝时常说:“父皇啊,你怎得去的如此早啊?留我在皇位上受苦”看着自己缝补的衣服,那叫个心酸啊}

果然如此!

景帝倒吸一口凉气。

看到弹幕,景帝有点心酸,那衣服都缝缝补补的。

甚至于想到遣返宫女回家,一想到秦泽穿的破破烂烂的,景帝就不免的心疼。

秦泽:“什么?也没人说我当上皇帝这么惨啊?还不如当皇子的时候”

好歹他现在身边还跟着八个宫女,两个随侍呢。

那衣服甚至是隔个几日都会做新的。

而现在天下学子们看着天幕上的“优评者”意识。

一时间沉默,好像大话有点说早了哈。

他们也不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

悄咪咪的撇眼看向同窗,他可没有那么足够的实力和自信。

要是最后真的像是天幕所言,那他是一定会报名参加普及识字计划的。

谁都不能和我抢!

怎么感觉听完之后,谁都像我的竞争者?而且还有种急迫的感觉。

看谁都像是抢我坑位的人!

年轻人左看看右看看,那模样恨不能头悬梁锥刺股。

夫子点点头,不错,学习就应该是如此。

懒懒散散的干脆不要学好了。

机会来之不易,可不是用来浪费的。

【这期内容到此结束,下期我们讲“第一位状元—金榜”】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366/230442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