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农家的恩恩怨怨
【再说文帝这次东巡,那就不得不拎出另一个对象—农家。
恭喜咱农家闪亮登场,农家那和梁朝的恩恩怨怨可就比较长久。
农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对神农氏的崇拜,自八国混战时起,土地私有化和铁骑牛耕的加剧。
农业成为各国争霸发展经济强大国家的基础,比如:梁国的“重农抑商”
农家思想最早形成体系是在当时八国最强大的霸主徐国,毕竟当初那徐王仰天一声长啸对着周天子就来一句。
“我要称王,不当你的诸侯了”
徐国随之独立,不再奉周天子。
许宁,农家的代表性人物,徐国贵族之后。
他主要是以神农氏之言行为其农家思想主张,以神农氏作为他的农家思想主张,许宁家中虽有爵位继承。
但他选择放弃,反倒是在徐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并且以神农氏的一言一行来标榜自己,自然是过的相对的贫苦。
当时的徐国是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国,同样是宿国的老大哥,在八国之间理所应当的占据霸主的地位。
许宁依着家中在徐国的地位,他的农家思想当时受到了徐国的力捧,在当时的八国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的。
接下来欢迎我们的倒霉学派—儒家登场。
秦小秦小声的叹口气,随即惆怅的说道:“儒家还真的是多叛逆崽”
这不又来一波叛逆崽!许宁的农家思想得以在八国宣传并且他有着一定得地位和影响力。
这不就引得当时得儒家一波弟子抛弃儒学,转投农家得怀抱中,所以说农家的思想也有亿丢丢儒学的味道。
这波剧情让我想起了不少人,儒家弟子还真的是遍地开花啊~】
{哈哈,儒家主打的就是一个各个学派都有它的身影}
{毕竟儒家学子多,偶尔的贡献出来几个人对儒学造不成影响}
{前有法家的代表性人物曾师从儒家,墨家的创世人早年师从儒家,并且接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
后有孔梦生,程儒和,郭飞等等一众儒家反骨仔。
又来农家助力许宁,帮助许宁将农家发扬光大,这怎么能不说一句:“儒家,真是乐善好施”}
{别说,你还真别说,这么一看,这八国时期比较有名的流派多多少少都和儒家扯上点关系。
读着读着就发现自己与儒家理念不合,从而加入到儒家的反骨仔大家庭一员。
我都替儒家人感到点心酸}
大梁儒生那叫一个气啊,但关键是天幕说的没有任何问题。
只能是一气之下、气了一下,浪费点小感情。
不过从侧面一想,这岂不是证明了他们儒家的实力?从他们儒家出去的那都是香饽饽,被其他学派争抢着要。
众位儒生这么想着,突然觉得好像也不是那么气了,他们儒家果然稳稳压其他流派一头啊。
【接下来许宁带着投靠他的儒学开始“招兵买马”著书传播农家思想,眼瞅着徐国逐渐强大。
然后又眼睁睁的看着徐国落寞,也许徐国人都对自己小弟比较宽容,许宁也不例外。
他们徐国落寞,都是梁国、业国的错。
之后农家开始转移阵地,在宿国发展起来,经过一代一代的农家思想在宿国的传播。
可以说宿国的主要思想就是“以农为本”,主张“顺民心,忠爱民”“农本商末”等等思想。
谁知道景帝一下子灭七国,统一天下,而梁国主要以法家思想为主,儒家尚且算是老二。
农家早就被扔到边缘地带,又由于梁朝推行法家思想,强调严刑且大梁重徭役重赋税
而农家则是主张“顺民心,忠爱民”这与法家思想背道而驰。
法家的盛行又压制了农家的发展,多年来在宿国的发展算是被打回原型,甚至是还不如原型。
好歹人许宁还是徐国的贵族,而农家学生大多为徐国和宿国这两国人。
心中自是对灭掉他们国家的梁暗恨不已。
所以,大梁与农家可谓是积怨已久】
{大概除了法家、兵家,其他的流派都与大梁有着不小的恩怨吧}
{好像,确实哈,直到文帝上位,各派与大梁的恩怨,各个流派之间的恩怨都得以化解。
咱文帝还真的是调节小能手,现在打来打去、打生打死的,未来都得在一起上班}
{可不是嘛,都要求主动化干戈为玉帛}
农家许随看着天幕,不会吧,他农家应该不会想着去和文帝碰一碰吧?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366/2304417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