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免税田大户
大梁的人皆是一脸紧张的望着天幕,不知道文帝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改变土地的分配制度。
这自古以来土地都是私有的,即便是当初周的“井田制”虽是名义上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但实际上也是分配给贵族使用,更是划分为“公田”和“私田”
而自从八国混战以来,各国为了增加税收,推行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自此“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开始登上舞台。
而现在这文帝居然要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在场的朝臣无一不惊慌。
【要让百姓过的好,首先第一刀就要开在土地分配制度上。
文帝毫无疑问是早早的意识到这点,但之所以没有一上台就开刀,完全是因为上台时各地起义,再者文帝的地基不稳。
军权,是没有的,政权,也是没有的。
如果一上台他就要向全天下富贵之人的命根子开刀,说不定他这个皇帝都能被赶下台,再加上各地的起义毫无疑问是加了把火。
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把大梁玩没了,从而导致这个刚统一的大梁王朝二世而亡。
王相虽然扶持文帝上位,但很显然在这点上他也不会支持文帝,因为他王家也是其中一员。
世家贵族、官宦之家能辉煌几十年甚至于几百年的基础就是土地,一旦文帝要动这个无疑是和他们站在了对立面。
等一切局势稳定,文帝才开始对土地分配制度下手】
{感觉有点惊人,原来文帝还有这样的考虑}
{确实,文帝要是刚上位就放炸弹,说不定就把大梁炸的二世而亡,那文帝岂不就是一个亡国之君了?}
{怪不得文帝到处捡人,其中背景最好的也就程儒和了吧,其他人基本没啥,也没牵扯到其中。
自文帝登基来,就没封过食邑,没给过地}
{这个时候文帝坐稳皇位了,军权政权皆为文帝掌控,老牌的朝堂官员也逐渐退出,新来的基础又不稳。
大梁也一派欣欣向荣之姿,简直是最佳出手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啊,真果断}
【文帝再不出手,怕是过不了几代他们秦家的天下就会变成世家的天下。
就拿赵氏来说,虽然赵氏是业国的一大家族,宗室势力不可谓不强,赵志便是靠着赵氏宗族起兵的。
不然赵志哪能突然在文帝登基之初就变出几万的将士?当然赵氏也没将希望全部压在赵志身上,在刘岳、大梁几乎都有他们赵氏的身影。
可谓是各方押注,不管是哪方获胜,他们赵氏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丫的我都不得不佩服他们这全方位投资的能力。
这赵氏还是太有钱了,归根结底还是景帝的锅,虽然灭了七国,但也不把他们的经济来源也斩断一下。
可怜咱文帝初登基就面对这么多的敌人,打也打不过来,最关键是国库还被薅的光光。
这场面简直就是刚继承家业就发现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就这还一群趁火打劫的人】
{其实,景帝也不富裕吧?}
{他还不富裕啊,瞧瞧那修的宫殿,那帝陵,堪称千古第一}
{文帝整治土地是在正确不过的事情了,等以后发展成几百年甚至是千年的世家,该被瞧不起的可就是皇帝了。
到时候人世家就是小皇帝,都说“流水的皇帝,千年的世家”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
【估计文帝也是这么想的,不得不说文帝怎么这么有先见之明,从摇篮中直接遏制世家的发展。
纵观大梁这一朝确无百年世家的存在,还远远达不到威胁皇帝的能力。
特别是仁宗上位,直接又杀一波,几乎给一群地方富贵豪强抄完了。
还是文帝好说话,要是仁宗啊,那真的轮不到你到他面前给他提意见的时候。
所以仁宗也是被评选为“千古暴君”之一,主要还是因为仁宗杀的比较多。
义田、学田、赐田,这三种被称之为“免税田大户”
军功爵制度下赐的田还好说,毕竟赐予的田地是有一定的额度的,免税的也只有赐予的田地。
其他购买的田地照样得交税,而景帝在位时期,税那是又多又重,特别是关于田地方面得税收。
即便是他们这群人能交得起,但也肉疼啊,就此想出一套极好的且在律法范围内,就连皇帝来了都挑不出错的避税措施。
军功爵位赐田做不到,但他们可以朝着前两种靠一靠,古代的宗族意识是相当强悍的。
毕竟杀人都按照全家,全族,三族,九族来砍,宗族联系不紧密那是不可能的】
{王相,没错,这点王相也跑不掉,好歹王家也是榜上有名的}
{虽然王相是咱文帝的老师,关系那是相当亲密,但可知杀鸡儆猴就是从身边开始,才能以示决心?
所以,王相,不好意思,你就是那个杀鸡儆猴的鸡,文帝还是手下留情了点的,还有王子实这层关系。
但对待其他人那不好意思,狂风骤雨般的大招来袭}
{吃相是真的难看,果然欲望是填不满的,希望家族能延续千年}
{其实也不难理解,景帝还希望秦家的大梁江山能传递至万世,不也最终没能成功}
{到后期这群人跑的最快,投降的也最快,就像是赵氏一样全方位的押注,要是赵志真的能颠覆大梁。
别的不说,依照赵志的性格与脾气,这赵氏说不定就能被分封,就像是周天子分封天下一样。
起码能再次辉煌个几百年不成问题}
{梁之后的朝代就出现不少这样的世家,辉煌了几百年,那是富的流油,根本都想象不到家中的财富能有多少。
不过只要遇到一个像是仁宗这样的,那就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
遇到文帝这样的,只要不反抗还好说,反抗了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很惨”}
{义田,学田,这玩意本来是好的,谁知道这群人都涌进来,他们倒是避税了,大梁得收入从哪来?
文帝表示,这个个都来避税,那避税避的可都是我的钱。
可怜的人啊,不知道文帝最出名的就是“抠门”吗?妥妥的撞枪口子上了,不干你干谁?}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366/228073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