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第143章 改革税制
第143章 改革税制
崇祯同时对于王安所说,流寇之威甚于外患的观点有了清晰的理解,于是追问:“那依兄长的意思,咱们大明应该集中精力剿灭流寇为主?”
然而崇祯没想到自己这句顺着王安观点所说的话,却是立刻遭到了王安的嘲笑。
“哈哈,傻孩子,流寇起是能够剿灭的?”
崇祯皱眉不解,道:“所谓流寇追根究底不过是一帮流民,如何不能剿灭?”
王安点头,赞同道:“说的对,任何一股单一的流民都很容易被剿灭,就比如几年后将会威震天下的高迎祥号称闯王,就被孙传廷活捉送到了京师,足足剐了一千五百六十刀才死!”
“但是没了高迎祥,又有李自成、又有张献忠,只要老百姓一天吃不饱饭,就每天都会有新的流寇出现。”
“任你绞杀十万百万,难道还能把全大明的百姓都杀了不成?”
崇祯想了想的确是这个道理,脑海里不禁浮现全天下的百姓全都成为了流寇,举着锄头扁担杀入京师的画面。
浑身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冷战,崇祯一把抓住王安手臂,神态紧张道:“那依兄长之见,当如何是好?”
“剿为辅、抚为主!”王安吐出六个字,“高迎祥李自成之流之所以能一呼百应,完全是因为老百姓没了活路,只能跟着他们求一线生机罢了。”
“咱们大明的老百姓最是好欺负,只要有他们一碗饭吃,他们是汪汪不会造反的!”
“所以大明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剿灭这些流寇,而是要想办法给他们一碗饭吃,老百姓只要有饭吃,当权者如何虐待他们他们都不可能会造反。”
“就比如我说的那个李自成,他本身便是一名驿卒,要不是因为大明裁撤驿站,导致他没了饭碗,他也不会去加入流寇。”
崇祯眼前顿时一亮,原来这个在王安口中灭亡了大明的巨寇,原来只是个驿卒?
回去之后,就让人彻查天下驿站,找一找这个李自成的踪影。
不过目前这只是小事,崇祯很快把注意力放回到王安身上,皱眉苦笑道:“如今大明上下天灾人祸不断,想要让百姓吃饱饭谈何容易……”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王安嗤笑一次道:“你知道那些李自成是怎么号召百姓跟着他造反的吗?”
“怎么号召的?”崇祯问。
王安的眼睛仿佛星辰般明亮,闪动着奇异的光芒,一字一句道:“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
“不纳粮……”崇祯默默念叨:“果真不纳粮的话,他们又要拿什么养活军队?”
然而王安却是忽然大笑道:“不纳粮当然是不可能的,历史上任何一个主张不纳粮口号的政权都是骗子!”
“所谓的打土豪分田地也只是前期为了拉拢百姓给的一点甜头,只有傻子才信!”王安笑道:“可这天底下,人心都是从众的!也许单独的一个人会很聪明,但是人数一旦多了就会变得愚蠢起来。”
“无论多么离谱的口号,都会有人相信。”
“大明还没有灭亡的时候,这些闯贼还可以依靠劫掠维持最基本的温饱,但是一旦当大明灭亡之后,这些流寇抢无可抢便立刻分崩离析了去!”
“不过咱们现在讨论的重点并不是这个,而是不纳粮……”
“完全不纳粮当然不可能,但这并不代表朝廷就不能减轻百姓的负担,免除一些赋税,改革朝廷的税务制度,减轻百姓的负担。”
众所周知,明末有三饷。
辽饷、剿饷、练饷。
其中辽饷是从万历四十六年开始征收,而其他两个剿饷和练饷则要等到崇祯九年以后才会开始征收。
所以如今对百姓影响最重的,只是辽饷。
作为一种临时加派的杂税,辽饷起初只是为了应对辽东的建奴而临时加派,原本计划征收到万历四十八年止。
起初为每亩地加征税银九厘,但是到了崇祯四年,辽东边患越烈,辽饷的征收便成了常例,而且还从每亩九钱提高到了一分二厘。
从万力的五百二十万提高到了崇祯的六百二十万两,试想整个大明只是加征了几百万两似乎不多。
毕竟崇祯只是打包了一个徽州盐商,就弄到两千多万两白银。
但是要明白一个前提,那就是任何一个朝代发展到了末期,社会财富都高度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而作为大多数的底层百姓,甚至连百分之一的财富都没有。
然而朝廷的征税对象,却始终没有变过,一直都是老百姓。
再加上土地兼并、地方官府的各类苛捐杂税、剥削压榨,这一分二厘银子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地方官府从古至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猪肉过手多少都要捞点油水,这一点在封建社会尤为严重。
明明朝廷只要求征收一分二厘,但是到了基层衙门,地方官和衙门胥吏便要耍尽各种花招横征暴敛。
什么折射火耗、淋尖踢斛等等,原本百姓只要交一分二厘,经过这一番操作,百姓所需要缴纳的赋税便要翻倍!
而大明的农民,平均年收入是八两银子。
在年景好的时候,八两银子可以买到八石粮食,每石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六十斤。
然而一个农民家庭通常都有四五口人,这四五口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要靠着这八两银子。
即便官府不剥削,百姓的日子也过得相当拮据,只能说是维持不饿死而已。
这官府再一剥削,百姓的日子将会过得如何凄苦可想而知。
试问,看着自己的家人一个个饿死,如果有机会谁会不造反?
所以想要安内,便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废除苛捐杂税,公告天下不再加征辽饷,重新实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并在张居正的一条边法的基础上,推行摊丁入亩,简化税制、减少赋税的征收环节,同时将人头税平摊到田地中。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212/111109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