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第150章 君臣默契
第150章 君臣默契
崇祯敲击着桌面,默然片刻后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正需要有一得力能臣能够辅佐朕推行此二法!”
施凤来身子一抖,他现在总算知道崇祯半夜招他进宫,还给他赐座的原因了。
如果可以的话,施凤来很想说:陛下,您这凳子我不坐了……
然而此时此刻,施凤来已经没有了拒绝的机会。
因为崇祯再次走出御案,手上抱着一大堆的奏疏,不屑的丢在施凤来脚下,指着那些奏疏骂道:“元辅你看看,如今这些东林党人真是越来越不成体统了!”
“赋闲致仕的老臣给朕上奏疏也就罢了,什么监生贡生、童生秀才也来给朕上疏!通政司的那帮混账也不知收了人家什么好处,啥大逆不道的本子都敢往京师送!”
崇祯说着,随意捡起一本道:“你看看,这是一个叫冒襄的仕子所上奏疏,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废柴也敢上疏弹劾当朝首辅,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胆子!”
“正找锦衣卫打听过了,这个冒襄不过出身江南士宦之家,听说还参加了一个什么复社,这复社之中也是一些自诩东林的读书人,整日空谈救国,却连功名都考不到,真是搞笑!”
崇祯骂这个冒襄是个不知所谓的废柴,固然有在施凤来面前装模作样的意思,却也不算完全冤枉了他。
而且说起来冒襄还险些与崇祯成为连襟。
冒襄其人,时人称四公子之一,又是仕宦家庭出身,整日以读书人自居,实际上六次乡试不第,连个秀才都考不到。
非但如此,冒襄还是个传奇大嫖客,秦淮八艳之中的董小宛、陈圆圆都是其胯下瘦马。
要知道当时的所谓秦淮八艳之流,非是普通娼妓可比,能够成为她们的入幕之宾这本身也是一种本事。
但冒襄没有把这种本事用在考取功名、出仕救国方面,而是用在了风花雪月、眠花宿柳上面,偏偏又喜欢对时局指指点点,做出一副很有才能只是怀才不遇的鬼样子。
而且此人颇无情意,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就是穿了裤子不认人。
当年陈圆圆遭遇匪祸,全部身家被劫掠一空,于是便想投靠老相好冒襄,并下嫁于他。
于是二人整日在画舫之上胡天胡地,然而冒襄穿好裤子就返了乡,面对陈圆圆多次书信催促仍不为所动,直到陈园园被田弘遇抢入京城,这才假惺惺的赶赴苏州接人。
田弘遇,田贵妃之父。
当时田贵妃体弱多病,田弘遇担心田贵妃万一出现意外病死什么的,田家将会失去崇祯的恩宠。
因此在扬州见到陈圆圆,就萌生了将她送给崇祯以求讨好的念头。
然而当时的大明千疮百孔,崇祯更加不是好女色之人,所以即便田弘遇走了田贵妃的路子,把陈圆圆送进了宫中整整三个月,也没有得到崇祯的宠幸。
因此田弘遇便又将陈圆圆接回宅中,自己享用了。
之后的故事后世人便耳熟能详,田弘遇为了拉拢交好吴三桂,又把陈圆圆送给吴三桂。
如今想来实在太险,当年崇祯但凡碰陈圆圆一个指头,估计也会一世英名一朝丧。
崇祯先是拿出御史罗援兵的弹劾奏疏,现在更是直接捧出一堆来,还专门挑了几个如冒襄一般的小卡拉米来举例子,表示施凤来如今的处境已是岌岌可危,不论何方妖魔都跳出来攻击他。
言下之意很简单,放眼四海能够保住他的除了崇祯皇帝之外,已再无第二人选。
同时也是隐隐的在威胁施凤来,如果不乖乖听话,崇祯可以随便用任何一本奏本轻松弄死他,而且还不会遭到任何人的反对。
因为作为“魏家阁臣”,施凤来施凤来到底是不是烟弹已经不重要,天下人都觉得他是阉党,全都恨不得他死。
而且崇祯言语中更是透露出对东林党人的不满,而施凤来虽然自认不是阉党,但也同样对东林党人并无好感。
在这一点上,施凤来与崇祯的观感是一样的,而且施凤来的身家富贵都系于崇祯一身,某种程度上来说,两人属于利益共同体。
崇祯这一番言论,正是符合了王安的合纵连横之策。
意图借助施凤来被公认为阉党的情况下,与施凤来达成默契,打压东林的同时,使自己的政令能够更加通畅。
不得不说,崇祯虽然从未被当作储君培养过,但是这学习能力的确不弱。
王安只是稍加指点,崇祯就已经学以致用了。
当然崇祯也并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就比如自诩“孤臣”的温体仁,但此时温体仁的咖位还比不上施凤来。
而且崇祯急于用人,慢慢等温体仁入阁,出现在崇祯视野还有的等。
而作为“阉党”的施凤来,与东林党有着天然的敌对,最重要的是跟魏忠贤一样名声都比较臭,用来推行一些比较容易招骂的政策,无疑是最佳的挡箭牌。
施凤来虽然是个“过度型”的内阁首辅,但是能在魏忠贤当权期间在内阁归然不动,本身智慧也不容小觑。
崇祯的这一番操作下来几乎是在赤裸裸的明示,施凤来又如何看不懂?
沉思片刻,施凤来跪地叩头道:“老臣替天下百姓,感谢陛下的恩德!”
君臣两人,立刻便在这一声马屁中结成某种默契。
施凤来如今的处境,不得不接过皇帝伸过来的橄榄枝。
的确如崇祯所言,施凤来如今已是四面楚歌,东林党虎视眈眈,恨不得搞死师傅来这个大阉党。
而诸如周延儒、温体仁之流也巴不得施凤来赶紧挂掉,好让出位置让自己上位。
所以与其说问题仍是孤臣,倒不如说如今的施凤来才是真正的孤臣。
而且崇祯拉拢施凤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团结那些,已经被打上了阉党标签的大臣。
崇祯要摊丁入亩,最大的敌人其实还不是宗室,也不是北方的地主,而是南方的士绅豪强。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212/1111098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