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 > 176.第176章 奈何没文化

176.第176章 奈何没文化


第176章  奈何没文化

    然而崇祯只是负手而立,一副遗世孤立的模样。

    还是王承恩出面说了几句场面话,这才算是让气氛没有那么难堪。

    随意聊了几句,刘宗周又忽然道:“对了,本官还听这位……王公子说,小哥在来府衙之前似乎还遭到奸商巧取豪夺?”

    “具体怎么回事,能不能详细说说?”

    王安闻言,这才从死了人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咬牙切齿的把除了珍珠来历以外的经过,事无巨细的说了。

    那么大一颗珍珠,而且还值得魏忠贤单独保藏,肯定价值不菲起码在两千两以上!

    而且就那么窝囊的被人抢了去,王安要说不去那是不可能的。

    期间颇有些添油加醋,什么恶奴不但殴打了他,还扬言自己背后有人,不害怕官府之类的。

    事实上天宝典当铺的掌柜除了的确扬言自己背后有人之外,并且让两个伙计去追打他,但王安实际上并没有被追到更没有被打。

    不过王安从路人口中得知,天宝典当铺乃是阳武侯薛濂的产业,唯恐这刘宗周不敢插手此案,于是便想把情况说严重些。

    当听到阳武侯薛濂,刘宗周和崇祯的脸色都是微微一变。

    明初朱元璋规定勋贵分别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只是到了后来革除了子男两个爵位,时人能看得到的通常都是公侯伯三等。

    而且同样身为侯爷也有高下之分,一种是只受终身不可世袭,也就是说封侯之后你一旦挂了,你的后代仍然是普通人,并不会继承爵位。

    第二种则是世袭,只要大明不亡这个爵位便能一直传承下去,通常需要祖上立下极大的军功才有可能获得。

    而阳武侯薛濂,不但是世袭的侯爷,而且还是属于家里有免死铁券那种,身份不可谓不尊贵。

    更别提其祖上乃是跟随朱棣靖难的名将薛禄,其事绩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有人专门设立庙宇进行香火供奉。

    薛家历代承袭阳武侯之人当中也不乏能臣干将,可谓是历代都为大明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然而到了阳武侯薛濂这一代,却并没有为大明做出什么功绩,而且为人骄横跋扈多行不法之事,饱受百姓怨恨。

    刘宗周脸色发生变化,只是单纯因为薛濂的身份,以及其嚣张跋扈的名声让刘宗周觉得此事若是插手,必定会相当麻烦。

    而崇祯只是单纯感愤怒,当然也有一些棘手的意思在里面。

    毕竟崇祯还是很讲名声的,如果他坚持要为王安出头,那么在审理阳武侯薛濂的过程当中难免拔出萝卜带出泥,随着罪证的增多,崇祯是从重也不行从轻也不好。

    轻了,怕王安不满意,从而对朝廷心生怨怼。

    重了,又担心天下人说他崇祯忘恩负义,竟然拿功臣之后下手。

    但左右想了想,在阳武侯薛濂和王安之间如果非要做一个选择,崇祯无疑会选择王安。

    毕竟一个堪比刘伯温的人物,和一个混吃等死还违法犯罪的勋贵,该怎么选结果很显然不是吗。

    想到这里,崇祯安静的看向刘宗周。

    同时崇祯也有些期待,期待着刘宗周会说出一些不应该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的话。

    比如阳武侯薛濂权势如何巨大,劝告王安就此息事宁人芸芸。

    至于那颗珍珠,崇祯相信刘宗周如果出面的话,阳武侯薛濂应当会给这个面子吐出来。

    如此既安抚了王安,也不必逼迫崇祯非要拿薛濂下刀。

    至于王安可能生出的怨怼之情,相信刘宗周如果会说话的话,应当能够化解。

    然而刘宗周却是显然误会了,见到崇祯向他看来,联想到崇祯之前就批评他未能将治所拨乱反正,于是咬了咬牙狠心道:“身为我大明勋贵,不想着报效朝廷,反而开设当铺与民争利,甚至还强取豪夺百姓的财物,小哥你放心,本官一定会上疏弹劾薛濂!”

    至于要不要弹劾薛濂,王安一点也不在意,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珍珠能不能拿回来。

    不过他也知道阳武侯薛濂非是一般土豪恶霸,刘宗周已经看在堂弟的面子上不但放了自己,还重重惩处了两个试图冤枉自己的衙役。

    如果再提出什么要求,似乎不太合适。

    不过视财如命的王安,还是心痛的忍不住小声逼逼:“那啥,主要是我那颗大珍珠,就还……就还挺值钱的伱知道吧?”

    刘宗周闻言一愣,心中忍不住有些无语。

    丫的,我为了你都已经表态要上疏弹劾一个世袭勋贵了,你还在想着你那颗大珍珠?

    好好好,本官倒要看看你那颗大珍珠到底多值钱!

    心中无语的刘宗周当即下令,让顺天府衙的快班衙役全部集合,前去天宝当铺将那掌柜和恶奴逮捕,同时叮嘱让他们把那颗大珍珠带回来。

    直到这时,王安方才露出开心的笑容。

    在等待的过程中,刘宗周也是将三人邀请到后堂稍坐。

    如果是普通的人情官司,当然没有这个待遇,可谁叫王安的小老弟是崇祯呢。

    几人喝着茶一边闲话家常,席间气氛颇有些沉闷。

    因为担心聊的太多会泄露崇祯的身份,刘宗周也不敢谈国事,崇祯也不问他顺天府的事务处理的如何。

    王承恩则是呆呆的站在一边,老神在在的一语不发。

    王安倒是有心跟刘宗周拉拉关系,拍拍马屁什么的。

    刘宗周倒是也不反感,甚至还十分殷勤的迎合王安。

    王安一边想着历史上关于刘宗周的记载,一边夸赞刘宗周学富五居书法好啥啥。

    刘宗周一听,没想到皇帝的兄长居然还听说过自己的学问好,当场开心的拿出了一副手迹给王安品鉴。

    指望着王安在崇祯皇帝的面前多夸夸自己,也好显示一下自己的能耐。

    可是奈何王安没文化,只能卧槽走天下。

    面对刘宗周龙飞凤舞的书法,王安收藏刮肚也只能说出几句“字体丰腴”“笔走龙蛇”“入木三分”之类的废话。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212/111109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