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武道卷)红云寺内 住持授首
红云寺在洪福城之北,有百余里,就在红云山之上。
夜幕之下,红云山就像一朵云,镶嵌在天地之间,想必在白天看来,红云山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朵红云,从而得名吧。
红云山不高,红云寺不大。寺庙在朦胧夜雾的笼罩下,像一幅飘在浮云上面的剪影一般,显得分外沉寂肃穆。
又有多少人知道,红云寺却是一处藏污纳垢之地?
到了红云寺,只见寺庙大门两旁有一副对联:求子送子求孙送孙,有求必应;想男是男想女是女,心想事成。
这红云寺平时就因为以拜佛求子闻名,附近的居民,有谁家的媳妇怀不上孩子,来此寺庙烧香,居住半月,几乎愿望都能达成,甚是灵验。
但是那些人家却不知道,自家的媳妇在此居住半月,就被寺庙的和尚奸淫半月,被人奸淫,那些女子因受到威胁,却不敢声张,所以,寺庙至今无事。
寺庙不仅没有事,而且香火旺盛,得到的是和尚的种子,有喜的人家并不知情,反而喜出望外,逢人便夸,以至于朝拜者络绎不绝,甚至有邻国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座寺庙。
欺男霸女、逼良为娼,伤风败俗,不守清规,如此之辈,既不经于学问,又不顾礼义廉耻,于人前装假善,说大妄语,哪里还是一个修行之人?哪里还是一个修炼之地?
在华夏古代,也曾有“没头发浪子, 有房室如来”的说法,甚至出现“花禅”一词,就像明末民间小调所描述的那样:小和尚就把女菩萨来叫,你孤单,我独自,两下难熬;然后禅床当作合欢帐,佛主面前红烛烧,做一对不结发的夫妻,相互光头直到老。
虽然“僧尼无惮,丑声彰闻”,但那好歹是你情我愿,性质远不如红云寺这般恶劣。
姜云轩隐藏气息,悄悄潜入寺庙,寺庙那一排排、一栋栋的建筑物映入眼帘:一样是檐枋彩画、金碧辉煌。
虽然是夜晚,寺庙亦是香烟缭绕,那缭绕的檀香,似乎在掩饰着寺庙的污垢。
以姜云轩的修为,无声无息潜入,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他没有理会那些小鱼小虾,直接来到那红云寺住持的居所,那住持的禅房甚是奢华,一张禅床上,睡着三人,一个和尚,两名女子,和尚兀自打着呼噜,睡意沉沉,毫无察觉危险已经来临。
姜云轩神魂结印,打人那住持的识海,搜魂术!直接拘出他的神魂,探查到那些私密之事,果然是死有余辜,姜云轩毫不留情,将灵魂抹杀。
那住持年事虽高,仍荒淫无度,修为也不过玄武境七期,神魂更是孱弱,在姜恒源面前没有一点抵抗之力。
至于那两名女子,姜恒源并未惊动她们,被人奸淫,虽然让人同情,但曲意奉承,姜云轩却不敢苟同。
红云寺内,那些元武境、灵武境、真武境、玄武境的和尚,姜云轩念他们修行不易,放过他们的性命,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均被姜云轩用元气摧毁其命门穴和肾俞穴。
至于那些淬体境、气武境的和尚,没有太多恶性,倒是逃过一劫。
命门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肾俞穴位于命门穴旁,两侧各一,命门穴和肾俞穴被毁,这些和尚想行荒淫之事,再无可能。
这些和尚都被姜云轩拉入幻境,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正是: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谓无知;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
做完这些事情,姜云轩根据从那住持得来的信息,来到红云寺私下建造的牢房,那里关押红云寺的前任住持,和一些宁死不从的女子。
红云寺的前任住持是三戒大师,仍是现任住持的师兄,二人理念不同,被其师弟设局擒下,关押在此,倒是没有害他性命。
明面上,在九州大陆,不管是世俗的世家,还是宗门,是不允许私建牢房的;实际上,那些较大的势力,都会私下建造关押人的地方。
毕竟,九州大陆,以武为尊,国家、宗门、世家,是世俗常见的势力,宗门和世家实力强大,国家的一些法规也难以约束它们。
牢房在红云山的后山,姜云轩点了那看守和尚的睡穴,取出牢门的钥匙,打开牢门,顿时一股潮湿的腐味,从牢内扑面而出,酸臭熏人,令人不适。
姜云轩本想屏住呼吸进入,但转念一想,还是不被看见真容才好,遂后取出一湿巾,蒙住口鼻,那腐味才有所淡去。
牢房之内,寂静无声,寒意森森,死气浓浓。
姜云轩先到了那关押三戒大师的房间,只见他枯瘦如柴,双目微闭,身上僧衣,破旧不堪,端坐在蒲团之上,犹如一幅画,带着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枷锁穿过他的琵琶骨,锁住了他的修为,头顶的六个戒斑,甚是显眼。
在华夏,燃香于顶,为终身之誓,相传始于元代,然其并非佛制,而是为华夏所独有;姜云轩没有想到,在这里也看到了。
戒斑是佛教徒为求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有“舍身供养、断除我执”之意思;戒斑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
一般俗家弟子多烧戒疤于前腋、手腕;出家的和尚多烧于头顶。
九州大陆的佛修竟然也有类似戒斑,这是姜云轩第一次看见,让他有些意外。
“阿弥陀佛,施主来了。”三戒大师睁开眼睛,看着姜云轩,双手合十。
“你可是三戒大师?”姜云轩需要确认一下。
“我是。”三戒大师颔首低眉,声音沙哑。
“你师弟已去佛祖面前忏悔了。”姜云轩没有隐瞒,看看三戒大师有怎样的表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善哉,万事皆空,因果不空,万般不去,唯业随身。”三戒大师仿佛早有预料,表情无一丝诧异。
“身为佛修,生贪、嗔、痴之毒,作杀、盗、淫、妄之业,何谈修佛?”姜云轩对大印国的佛修很是失望,忍不住说道。
“当年我师傅偶然得到一种调经促孕的草药汤剂,积德行善,略有薄名,师傅坐化,传位于我,我却没能发扬光大,反而被师弟所乘,造成孽缘,罪过,罪过。”三戒大师辩解道。
三戒大师尽管是佛修,但他可能听不懂姜云轩话中更深层的意思。
“两眼皆虚幻,善恶一念间,烦恼总无边,因果皆是缘。望你好自为之。”姜云轩真心希望看到这些佛修能有所改变。
“阿弥陀佛,弘扬佛法,传承佛道,尽力为之。“三戒大师严肃地说道。或许在遭遇一次重创之后,会幡然醒悟吧。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134/111109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