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武道卷)文帝指点 书法真意
踏遍青山任西东,名利浮云两袖空;岁月无奈霜染鬓,江湖不堪魔污风;倾情授业句赋妙,俯首传道字炼工;推陈出新承先人,继往开来有后生。
姜云轩本就长得俊美,浩然真意一出,更是显得轩昂气度,令在场之人,一见之下,自然心折,哪怕在场之人,皆是身份高贵。
蔺博闻武帝、叶凌风武帝邀那老者和姜云轩一起,再次落座。
不等蔺博闻武帝武帝介绍,那老者便有意提携姜云轩,也不问姜云轩的姓名,径直说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关于书法,姜云轩并不陌生,尽管这些道理,他也懂;但此时由一个文帝口中说出来,自是别有一番韵味。
那老者作为文帝,能够感觉到姜云轩虽然领悟了浩然真意,却没有领悟书法真意,他也清楚,关于书法基础,眼前的年轻人肯定知道,但还是由浅入深,娓娓道来:“书写技法,在乎字体之形态、表达之意境、人文之理想。”
蔺博闻武帝等人知道那老者的身份,但对那老者仅是和姜云轩一面之缘,便倾囊相授,当然略有惊奇。
不过想想,姜云轩的资质摆在那里,那老者作为玄黄大陆当世仅有的两位文道领袖之一,平时所言,不拘一格,平时所行,不按常理;所到之处,指点后辈,是常有的事。
但听那老者又道:“创作书法,由小到大:笔法之于点画、字法之于结构、章法之于布局,仅此而已。”
姜云轩闻言,一动不动,凝神聆听,若有所思。
在场之人,虽然是武者,但对文道一途,也不是一窍不通;此时都屏住呼吸,听那老者讲解。
能被那老者看中,亲自指导,是姜云轩的运气;在叶慎言武皇心里,当然也是羡慕不已,但他本人甚至比姜云轩自己都高兴。
姜云轩闻言在耳,此时已经是沉浸其中,神魂在不由自主地模拟书法创作的的场景。姜云轩不缺文道传承,九大家族之一的孔家,长于文道;《天衍神经》就在他的脑海里,只是没有时间来得及感悟。
那老者接下来又谈及书法的欣赏:“欣赏书法,则是由大到小,继而由形至神;笔墨之独特,意境之深远,结构之严谨,简静与和谐,质朴而自然,书法审美的五种境界是也。”
同样的话,普通人听到,大多增加一些鉴赏能力,仅此而已;但话如姜云轩耳中,却大不相同,犹如晨钟暮鼓,震耳发聩。
那老者也不避讳在场的诸位昆仑宗人,但他能感觉到,姜云轩神魂的波动,显然已有所得,更是生了爱才之心。
那老者心生宽慰,又是款款而谈:“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散是散怀,淡是自然,涵养、学问和心境乃其核心,笔墨技法乃其基础,对普通人而言,技近乎道,但对于文修不同。”
讲到此处,那老者略一停顿,捋须远望,似乎有所感叹:“对于文修,技就是道!道的本质是自然,自然而然,自然即本色,本色即朴素;夫道者,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以玄黄大陆之大,文修之中,爱好书法者不少,但能领悟书法真意的,却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那老者的话并不多,但所言之事,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虚及实,在姜云轩的脑海里掀起一番惊涛骇浪。
书法之道,长短合度,秾纤得中,轻重协衡,刚柔相济,奇正相错,方圆并用,肥瘦得体,骨肉匀称;若能会于中和,斯为美善,动态和谐,相摩相荡,生生不已,中和一致,位育可期。
书法之道,虽然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字、一行、一段,结构布局,犹如排兵布阵,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方能无懈可击。
书法之道,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种种意境的表达,文与情共协,字与意共鸣,七情六欲,皆在其中。
书法之道,质朴、天真、自然、平淡,厚重而不轻佻,强烈而不腻滞,朴素而不浓艳,深沉而不恣狂,含蓄而不恢奇;不事雕凿,不装巧思,方为上乘。
书法之道,大朴不雕,平淡率真、一切从简,不拘于形。
宇宙本体,事物本源。书法之道,要抛开世俗利害,以自然为师,以内心为源,以气和实相形俱映,达到自然的境界,无须刻意去塑造,一切如行云流水,溶于自然,归于自然,浑然天成!
书法真意!只见姜云轩身上,金光笼罩,无数文字,翻卷飞舞,形态各异;犹如朵朵花苞绽放,灿烂多姿,又如云游百态,瞬息万变。
此时此刻,姜云轩已经是全身心投入其中,凝神静气,书法真意不断凝练,片刻之后,从初窥真意,便已越过了入室、小成、融会,三个阶段,直接达到了大成的境界。
鸦雀无声,全场皆惊。
雏凤清于老凤声;那老者见状,虽然略感意外,但更多是欣慰。
蔺博闻武帝、叶凌风武帝等人也不用说,他们虽是武修,但也知道领悟书法真意的难度。
书法真意,虽然是三千大道之一,但殊途同归,书法真意包罗万象,同剑道真意等一样,蕴含着不同的风格。
书法之道领悟越多,书法真意感悟越深。
一个时辰之后,那些文字方才消失不见,依次融入姜云轩的体内。
“晚辈姜云轩,谢过前辈解惑。”姜云轩从感悟中醒来,立即起身,对那老者躬身,深施一礼;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传道、授业、解惑,良师犹甚。
“你不用谢我,你能领悟其中真意,是你积累深厚,我没有多大功劳,也没有那么大本事。”那老者笑道,他也不居功,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不过是一言之恩,没有自己的那番话,姜云轩也要不了多久,也会领悟书法真意。
那老者所言属实,在场的又不是姜云轩一人,否则,为什么仅有姜云轩一人领悟了书法真意?
“前辈悉心以教,晚辈此生莫忘。”姜云轩正色道,一句善意的提醒,一个友好的搀扶,都是良师,更何况那老者是尽力提携自己?自古就有“一字师”、“一句师”之说,莫不传为佳话。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本书,那老者对于姜云轩来说,就有“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后生可畏。”那老者看着姜云轩,点头称赞。
长江前浪推后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蔺博闻武帝、叶凌风武帝等人自然也是同样的感觉。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134/111107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