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吴氏打听
除了府上的婚丧嫁娶,其实能说的太少了,没一会儿便讲起了纪清芷嫁入侯府的事儿,很快就到了裴云恺回京都。
裴云恺回侯府的事情,吴氏比他知道得更早。
因为从蒙古回来后,裴云恺就去了西北找到了裴山行,还在朔望待了好几个月。
也是在那时候,裴长盛喜欢黏着裴云恺的,所以一听闻能回京都,裴长盛才会这么激动。
但对于吴氏而言,裴长盛依赖裴云恺,可不是什么好事。
她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当年江夫人是如何在自己的吃食里下了毒,害得裴云沧高烧不退,又如何排挤她,让她被府里的那些管事婆子们肆意羞辱。
她更记得,那时候老太太可没有替她说过一句公道话,若非她隐忍下来,暗中搜集证据,人证物证都集齐了,让江夫人赖无可赖,她也没法子替自己和儿子讨回公道,更加没有这十多年的安稳日子。
如今裴山跃的到来,让吴氏意识到了老太太的心思,似乎是要拉拢自己。
但她不敢轻易应下这突如其来的好意,要知道裴云恺在府中,他才是正儿八经继承了爵位的侯爷。
大房只要他还撑着,江夫人便不是那么好扳倒的,哪怕她如今被族老们请了回来,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她不晓得,侯府还有什么样的危机和陷阱在等着她,所以若是能从裴山跃的口中,对眼下的侯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她回府后站稳脚跟,裨益颇多。
于是她细细地听着,裴山跃唾沫横飞的讲着这些年侯府的往事,一边时不时的替裴长盛擦擦嘴角。
当听到裴云恺宠妾灭妻,又是入狱又是得罪闲王府的时候,吴氏的手都不自觉的抖了抖。
她万万没有想到,裴云恺回府后,侯府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儿。
因为消息不便的关系,哪怕接到了族老们的信,但信中也并未详细说些什么,只说江夫人不堪大用,裴长盛又年纪差不多了,该考虑她的亲事等等,提议让她带着裴长盛回京。
一来好好的打理侯府,二来也替裴长盛寻一门好亲事。
裴长盛好歹是当今圣上亲封的乡君,莫非要她在边关随意嫁个军汉?
纵使裴山行没有野心,但吴氏又如何能甘心?
只是侯府所发生的种种,听在她的耳朵里却是有些心惊胆颤,怎么自打裴云恺回了侯府,原本平静的侯府就好似一滴水入了热油锅,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
渐渐的,吴氏从裴山跃的话里听出了一些问题来。
她打断了说完年前的事儿,开始抱怨过年如何寒酸冷清的裴山跃,忍不住开口问道:“三老爷,敢问府中一直都是大夫人掌家吗?”
“怎么前前后后,如此起伏?”
裴山跃在说起这些侯府之事的时候,也没有详细的提到到底是谁在管着侯府的中馈。
吴氏只知道,自己临走的时候,哪怕江夫人犯下了那么大的错,但老太太还是将中馈交到江夫人的手里,并没有收回的意思。
缘由吴氏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来,无外乎老太太知道,这侯府真正倚仗的是大房,而非她和三房的人。
二房三房的人都倚仗着大房的那点赐田和铺子庄子的产出,才能过得如此的滋润。
若是不把侯府的中馈交到大房手里,大房真要掀了桌子闹起来,其余两房只能讨个没脸,所以老太太不敢得寸进尺。
加之江夫人其实是个很好拿捏的主,又因为自己的出身,限制了她的眼界,天天的也不过是盯着自己后院巴掌大的地方,和两个妯娌争来斗去的,也不怕她能坏多大的事儿。
只要大方向上,老太太把控好了,一切便也不是问题。
再者,侯府的银子可不充裕,又都眼巴巴的指望着年景好的时候,赐田和庄子上的产出能丰盛一些,才好过个体面点的一年,真算起来,实在也没多少油水,就算江夫人拿些出去接济娘家,也不过是能抠出点油皮罢了。
所以,吴氏一直以为,侯府的中馈始终掌握在江夫人的手里。
但听裴山跃说着说着,竟提及江夫人得罪了闲王府,又是八万又是十几万的,哪儿来的这么多银子?
加之虽然裴山跃说了,侯府被收了一部分的赐田和铺子回去,抵押了一部分赔偿,可剩下的也不是个小数目。
在吴氏的印象里,每年侯府能余下个千把两,已经是年景好了,怎么能拿出这么多来?
在她的追问下,裴山跃也立即想到了他说漏了事儿,忙摇着脑袋道:“自然不是江氏一直执掌中馈了!”
“要我说,还是大侄媳妇纪氏掌着中馈才好呢,那三年府里就没有短缺过,连我手里头都能收几个像样的古玩呢!”
“还有府里头的丫鬟婆子们,四季的衣裳鲜亮得很,走出去谁不夸咱们侯府体面啊!”
“哎,奈何她是高门大户的千金小姐出身,身子骨也太弱了些,又加上命格和恺哥儿似乎有些相克。”
“这不,自打恺哥儿回了侯府,她的病就一场接着一场的生,这才一年多的功夫,就没怎么出过院子呢,吃的药怕是比吃的米还多了。”
吴氏一怔,从脑海的深处,这才挖出了关于纪氏的消息。
一是四年多前她进门给老太太冲喜的事儿,隔了半年,她和裴山行才在老太太寄来的家书里看到只言片语。
她倒是知晓,纪家和裴家的嫡子嫡女,的确有一桩指腹为婚的亲事,还是两家的老太爷亲自定下的。
只是连她都没想到过,在裴山行离开了京都那么多年,侯府已经式微的时候,纪家竟然真的还会信守承诺,将宝贝嫡女嫁到侯府来。
要知道哪怕在西北,纪家的清名也广为流传,便是裴山行的身边,也有几个十分推崇纪家的谋士。
更别说,纪家还是国舅,出了一位盛宠正隆的丽妃。
而且,纪清芷还是以冲喜的方式,急匆匆的嫁入侯府,既仓促又没有一个身份诗书之家的嫡女,该有的体面。
她还记得自己当时,还和裴山跃感慨过,侯府算是欠了纪家的人情,该好好对待这位纪家的小姐的。
裴山行也颇为赞同,甚至特地修书一封,快马加急送往侯府,叮嘱老太太好生对待这位孙媳妇,说不得将来裴家要多多仰仗纪家的照顾。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132/1111075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