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都要和离了,谁还惯着你! > 第629章:三年之后(完结)

第629章:三年之后(完结)


许久,纪汝亦才郑重的看着她道:“芷儿,晏崇安留给你选择的时间不多,恐怕你得在明天便要做出决定,陛下薨逝的消息,瞒不了几日。”

“一旦国丧开始,这桩亲事便会有诸多变故。”

他敏锐的察觉到了其中的凶险,纪清芷很可能卷入了这场可怕的漩涡中,一旦失去了晏崇安的庇护,今日进过宫的她,以及纪家,将要面临诸多的危险。

纪清芷的脸色也有些泛白,但还是忍不住看向纪汝亦问道。

“爹爹,你觉得晏崇安将我带入宫中,是否是刻意而为?”

她不愿意这么想,却又不能不将人心往最坏的地方去想。

纪汝亦沉吟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道:“想来应该不至于,毕竟他对你也算是颇为坦诚,而且就连指婚的圣旨都为你求来了,足见对你已经是莫大的尊重和重视。”

“如果他真的要算计你,应该能使出更隐蔽也更阴险的法子,又怎么会被你所察觉,以至于让你对他产生怀疑?”

听了爹爹的话,纪清芷也觉得可能是自己以小人之心了。

要说她对晏崇安一点感觉也没有,其实也不对,至少面对他的时候,她偶尔会莫名的心悸。

但这种感觉并不强烈,也还没有到非他不可,为他舍弃自由的地步。

但眼下,他又千里而来救她一名,让她不至于落得个被裴云沧玷污自刎身亡的下场。

她对他是感激颇甚的,加之他给予了自己第二次选择,并不曾用圣旨逼迫自己,在他那样焦头烂额的危机时刻,依旧还能够顾及她的感受。

这是难能可贵的。

况且不为了她,就是为了纪家,她也应该先暂时答应下来。

就如爹爹所言,陛下薨逝的消息,瞒不了几日,哪怕他提前将圣旨送到纪府,定下这门亲事,国丧三年禁婚丧嫁娶,这桩亲事也须得再往后拖延,倒是给了她不少准备的时间。

也能趁着这三年,四处走走,想来有了未来王妃的名头,自身的安全也能有所保证。

为自己计,为纪家计,纪清芷都觉得,或许答应晏崇安是一个正确的答案。

最根本还是,她对晏崇安的感官不错,他没有因为自己王爷的身份,高高在上,也没有对她使什么手段,许多话摊开了说得很明白,这样的相处方式,让她觉得很自在。

心中有了主意,纪清芷也不再犹豫,立即便将自己决定答应晏崇安求婚的事告诉了祖父和爹爹。

两人对她的选择有些诧异,但又觉得在情理之中,但纪汝亦还是开口提醒道。

“芷儿,你不要顾虑家族,这是你的亲事,如果你受了委屈,我们谁都会无比愧疚的。”

他的话让纪清芷心中暖融融的,但还是点了点头。

“爹爹,我已经想好了,认真算来他是个挺不错的人。”

“若是非要嫁人,嫁给他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爹爹觉得呢?”

听了她的话纪汝亦一时有些心中酸楚。

他又岂会不知,自己的女儿是个什么样的性子?

若非为了家族考虑,大抵是不会现在就做决定的,可偏偏,他能说的,该说的都已经说了。

晏崇安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女婿,只是他更希望,一切的选择,源自她的喜爱,而非权衡利弊下的不得不妥协。

可就像当初她执意嫁入忠武侯府那般,身为纪清芷的父亲,纪汝亦十分了解他的女儿,一旦她做了决定,再想要劝说她,恐怕很难。

沉吟了会儿,他点了点头道:“既然你想好了,爹也不说什么了,但你要记住,即便他是晏崇安,是闲王爷,可你依旧是我的女儿,是纪府的掌上明珠,你随时都可以回家。”

“若是他对你不好,或者让你受了委屈,你不愿意再待在王府,爹爹随时都愿意去接你回家!”

听了这话,纪清芷红了眼眶,用力地点了点头。

得了纪清芷选择的纪汝亦,立即便让纪弘仁亲自去了一趟闲王府,将纪清芷的意思传达到。

第二天早朝,咳嗽不止,嗓音沙哑的“陛下”垂帘而至,处理了一会儿国事后,将指婚纪清芷为贤王妃的圣旨昭告天下,而缺席了早朝的闲王爷,在下了早朝后就亲自前往纪府,接了纪清芷后,两人一道进宫谢恩。

两人的亲事就此定下,加之又是陛下指婚,京都百姓们大多替纪家这位勇敢和离的八小姐高兴。

但忠武侯府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与纪清芷被天子指婚成为王妃的消息,一同送到的,是裴云沧在走马上任县令的路上,遭遇劫匪身亡的消息。

吴氏接到消息就晕了过去,族老们则唏嘘不已。

他们原本还指望,裴云沧能闯出一片光明的仕途,将来侯府也能多一份依仗。

如今侯府接二连三的发生不幸,他们越发的迫切,希望路上的裴山行能早些归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当今天子生病昏倒后的第三天,太后薨了。

本就身染旧疾,又忧心陛下龙体的太后,却没撑住渡过这一年的年关,先一步离开。

就在礼部为太后的葬礼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天子因为太后薨了而过于伤心,本就脆弱的身子经受不住打击,竟也没了。

好在临终前,陛下昭告天下,太子即将诞生,封了丽妃娘娘为西太后,而坤宁宫的皇后为东太后。

晏崇安为摄政王,以及内阁几位重臣为太子太傅,共同辅佐太子。

死与生的交替,仿佛是一种轮回,让原本惶恐的大晏百姓,从惶恐不安到充满了希望。

所有人都在期待,西太后肚子里的太子降生,却没有人知晓,短短几日,大晏王朝经历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只有纪清芷似有所感,晏崇安以保护王妃的名义,在纪府门外驻扎了百余守卫,皇宫内外,更是重兵把守。

在她不知道的京都城外,八千禁军肃然而立,将整个皇都,围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好在当陛下的龙体与太后的凤体,被一道送往皇陵安葬,而西太后也顺利诞下重达五斤九两的太子,一切似乎尘埃落定。

但只有朝中重臣们望着换了五分之一的六部官员,暗暗心惊晏崇安的恐怖手段。

持续了七日的大丧结束,纪清芷便再次踏上了前往苏州的路,这一次一路随她南下的,除了纪家的车马,还有晏崇安派出的数十精锐兵马护送。

晏崇安并未强行将她留在京都,反而顺从了她的心意,护送她南下苏州,再辗转金陵。

两人的婚期定在了三年后,临行前,晏崇安笑着道:“你若是还想出海,等太子大一些,朝堂稳固,大婚之后,我便带你出海,我曾去过琉球扶桑,倒是不曾去过南洋。”

纪清芷惊愕之余,却明白了他的心意,心中竟隐隐期待了起来。

就在她启程后没多久,迎着初冬的第一场雪,裴山行终于赶回了京都。

一路上他已经知晓了不少侯府发生的事,但他第一时间还是直奔皇宫请罪。

晏崇安在御书房见了他,却并没有斥责他什么,而是将侯府的卷宗丢在了他面前,让他回去好好反思。

裴山行勇武,智谋过人,继承了他父亲的骁勇善战,奈何也是个摸不透内宅心思的。

在知晓了所有,侯府这些年的荒唐事后,他沉着脸回了侯府。

他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二话不说将族老们召集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分家。

侯府属于他们自身私产的东西,被他一分为三,公平的分给了各房。

二房的周氏和裴山驰松了口气,立即便收拾了一番,在外置办了一处二进的小宅子,很快搬了出去。

听到动静的谢云昭,托人给周氏送了一笔银子并一份契书,愿意与周氏合作开个绸缎庄。

三房的裴山跃不痛快,闹腾了起来,非要折了赐田和庄铺,多分一份。

裴山行却不惯着他,亲手将他腿打断,客气的让许氏将这个弟弟抬出了侯府,又从公中拿出一笔银子,添补了这些年许氏亏空的嫁妆,命人帮许氏在京都置了宅子,这才送了三房离开。

处理完分家的事,裴山行先是将吴氏送去了衙门,把晏崇安的罗列的诸多罪证,摆在了韩大人的案头,丝毫没有要为吴氏开脱的意思,亲自将她送入大牢。

江夫人听闻这事儿,正高兴着,觉得从此以后,她便是这个侯府真正的掌权人,却不想裴山行一封休书,甩在了她的脸上。

不顾江夫人的哭嚎,裴山行将她休弃,并拜托族老们,将她送回老家乡下,从此以后不再和裴家,和侯府有任何瓜葛。

江夫人成了弃妇,只能贫穷的孤老终身。

江夫人哭晕好几回,求到了裴云恺跟前,希望他能帮自己挽回一二,但裴云恺无情拒绝。

就在整个京都都震惊于镇北大将军如此大义灭亲之时,他在早朝时,向摄政王晏崇安请罪,请求收回爵位,撤去大将军之衔,回西北做一名普通军士。

晏崇安压下了他的折子,却将他派往西南,镇守一方。

裴山行领命,随后带着唯一的儿子裴云恺,前往西南,而裴云恺甚至想不起来,还有一个楚薇薇,撑着一口气,等着他救自己。

三年后。

繁华更盛的金陵,游客往来,商贾云集,人流如织。

岸边的茶楼里,文人墨客摊着抵报,聊着近日报上的新策侃侃而谈,感慨着如今的大晏,在摄政王的治下越发昌平。

茶楼外一艘挂着“闲”字的官船,自码头驶离,朝着大晏的皇都徐徐而去。

【全文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132/111105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