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微型反应堆的初步构想
面对李院士那近乎恳求的目光,林天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嘬了一口奶瓶,含糊地吐出一个字:“好。”
一个字,却重如泰山。
整个会议室的氛围瞬间从狂热的崇拜,转变为一种即将奔赴战场的肃杀和激动。
“快!快!全体都有!”
李院士猛地一挥手,如同战场上的将军,“清空‘龙芯-9号’实验大厅!所有非核心人员一律撤离!技术一组、二组、三组,立刻带上所有便携设备,跟我来!王主任!”
跌坐在地的王承德一个激灵,猛地站了起来,脸上带着劫后余生般的羞愧和一丝重获新生的狂热。
他快步走到李院士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沙哑:“李院士,我……我对不起国家,对不起项目组……”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李院士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却灼灼地看向林天,“现在,是让你将功补过的最好机会!林总工要亲临现场指导,你,作为副总指挥,负责全程协调,务必保证林总工的每一个指令,都能在第一时间,以最高的力度执行!听明白了吗?!”
“明白!”
王承德挺直了腰杆,眼神中再无半分傲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的服从和敬畏。
他转身看向被生活秘书王建抱在怀里的林天,再次深深鞠躬:“林总工,之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从现在起,我王承德就是您手下的一名小兵,您指哪,我打哪!”
林天看着他,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对他而言,一个副总指挥的臣服,远没有脑海中下一个技术难题来得重要。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会议室,穿过长长的、戒备森严的走廊,来到了一扇厚达半米的合金巨门前。
随着“嗡”的一声低响,巨门缓缓开启,一个充满科幻感的庞大空间展现在眼前。
这里就是“龙芯-9号”项目组的心脏——实验大厅。
大厅中央,一个由无数银白色管道、粗壮的超导线圈、以及各种精密仪器组成的庞然大物,如同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静静地盘踞在那里。
它就是龙国耗费十几年心血,投资数百亿打造的仿星器实验装置。
饶是见惯了前世更先进设备的林天,看到这个时代的巅峰造物,也不禁在心中暗暗点头。
虽然粗糙,但已经具备了现代核聚变装置的雏形。
“林总工,这里就是‘龙芯-9号’了。”
李院士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王建抱着林天,在一群白大褂专家的簇拥下,缓缓走近。
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孩子看到如此壮观的设备,会露出惊讶或好奇的表情。
然而,林天只是扫了一眼,便皱起了他小小的眉头。
“太乱了。”
他奶声奶气地评价道,“管线布局不合理,浪费了至少百分之三十的空间。高频波导的屏蔽层材料有问题,会有严重的电磁泄露,干扰诊断设备。还有那个低温泵组,离真空室太近了,振动会影响等离子体的稳定性……”
他每说一句,跟在旁边的专家们脸色就白一分。
这些问题,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积重难返,或是受限于技术和空间,一直无法彻底解决的顽疾。
可现在,竟被这个三岁的孩子,一眼就看了个通透!
“王爷爷,”
林天忽然对王承德伸出了小手,“抱我过去,我要看电子回旋天线。”
王承德受宠若惊,连忙小心翼翼地从王建手里接过林天。
这小小的、软软的身子抱在怀里,他却感觉自己像是抱着国家未来的希望,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在林天的指挥下,王承德抱着他在大厅里穿梭。
“停。就是这里。”
林天指着一根连接着真空室窗口的复杂波导管,“把这组天线的介质窗换掉,用人造金刚石,而不是现在的蓝宝石。还有,天线的发射角度,向内旋转3.7度,对准q=1.5的磁面。发射器的调制频率,给我加三个旁瓣,一个主频用来加热,两个副频用来……”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乌黑的大眼睛扫过全场,似乎在思考怎么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解释。
“……用来‘按摩’。”
“按……按摩?”
一群顶尖物理学家面面相觑,完全无法理解这个词。
林天叹了口气,果然是夏虫不可语冰。
“就是用副频的微扰,去‘牵引’我之前说的那个撕裂模。现在,立刻动手!把你们的数据模型拿过来,我给你们改参数!”
一声令下,整个实验大厅瞬间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工厂。
王承德亲自抱着林天坐在控制台前,一群白发苍苍的院士、教授,像小学生一样围在他身后,看着他那只肉乎乎的小手,费力地在一个平板电脑上点点划划,修改着他们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
仅仅十分钟,一个全新的控制方案就出炉了。
“开机!低功率测试!”
随着李院士一声令下,实验开始。
所有人都死死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
“报告!等离子体已生成!”
“报告!撕裂模信号出现,幅度3.2!”
“报告!林总工的抑制系统已介入!”
下一秒,奇迹发生了!
屏幕上,那条代表着撕裂模不稳定性的红色曲线,在轻微波动了一下之后,非但没有像以往那样指数级增长,反而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平,迅速回落,最终稳定在了一个近乎为零的水平线上!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天哪!困扰我们几十年的问题,就这么被解决了!”
整个控制室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
无数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此刻激动得像孩子一样,相拥而泣。
王承德抱着林天,看着屏幕上那条平稳得不可思议的曲线,虎目含泪,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终于明白,自己之前是多么的愚蠢和狂妄。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时,科技部的陈部长,陪同着一位神情威严、肩上扛着将星的老者,走进了控制室。
“同志们,静一静!”
看到来人,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那位老者,正是负责龙国尖端武器与国防科技的张将军!
“我代表军委,代表最高首长,向林天总工程师,以及‘龙芯-9号’项目组的全体同志,表示祝贺!”
张将军的声音铿锵有力,“你们,为国家立下了不世之功!”
他走到林天面前,俯下身,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说道:“林天总工,你解决的‘撕裂模’问题,只是为我们扫清了一个障碍。现在,国家有一个更重要,也更艰巨的任务,要正式交给你。”
他直起身,环视全场:“经最高层决定,正式启动‘玄武计划’!目标:在三年内,研制出可搭载于我国下一代战略核潜艇和空天母舰上的小型化、高效率核聚变反应堆!而林天总工程师,将担任‘玄武计划’的总设计师!”
“玄武计划”!
这个名字一出,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这是要将“人造太阳”真正从实验室搬上国之重器!
这是决定未来国家命运的超级工程!
然而,林天听完,却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
“三年太久了。”
他奶声奶气地说道,“而且,你们现在的技术路线,是错的。”
所有人都愣住了。
李院士急忙问道:“林总工,此话怎讲?我们计划在‘龙芯-9号’的基础上,等比例缩小,优化仿星器结构……”
“仿星器结构太复杂,维护困难,成本高昂,不适合军事化应用。”
林天毫不留情地否定了他们的方案。
“那……那用托卡马克?”
王承德试探着问。
“传统的托卡马克,β值太低,经济性差,而且容易出现大破裂,更不安全。”
林天再次摇头。
张将军和陈部长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如果两条路都被否定了,那“玄武计划”还如何进行?
林天从王承德怀里挣扎着下来,走到一块白板前,因为够不着,只能让王承德抱着他。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非常简洁的图形。
那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而不是传统托卡马克的甜甜圈环形。
“我们要造的,是这个。”
林天的小手在白板上重重一点。
“这……这是什么?”
李院士看着这个颠覆性的结构,彻底懵了。
“微型球形托卡马克。”
林天的眼中,闪烁着来自另一个时空智慧的光芒,“中心螺线管采用我设计的‘准固态’高温超导材料,约束磁场强度可以达到20特斯拉以上。等离子体拉长比超过2.5,可以实现极高的β值和自举电流份额。最关键的,是它结构紧凑,体积只有传统装置的十分之一,功率密度却是其十倍以上!”
一番话,如同天方夜谭,听得在场所有人头皮发麻。
20特斯拉的磁场?
现有最强的超导磁体也才将将突破10特斯拉!
功率密度提升十倍?
这简直是物理学上的神迹!
李院士颤抖着声音问:“林总工……您说的那个……‘准固态’高温超导材料,它……它是什么?”
林天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平静地说道:“哦,那是我设想中的一种全新超导材料。”
全场死寂。
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呆呆地看着那个站在白板前,手握记号笔,宣布这个世界还没有某种材料的三岁奶娃。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110/504190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