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道至简,微波炉里见
林天话音落下的瞬间,陈部长猛然起身,没有半分迟疑。
“成立最高优先级专项行动组,代号‘捕神计划’!由我亲自挂帅!倾全国之力,满足林总工的一切需求,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有误!”
“战时状态!”一位将星补充,声音沉雄。
会议室从一个顶级智库,瞬间切换成了一座战争指挥部。
所有人眼中的颓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注入灵魂的狂热。
二十分钟后,一道加密指令从龙京发出,直奔大洋彼岸的一家顶尖科技公司。
该公司刚刚完成一台全球最先进的稀释制冷机,正准备将其运往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一小时后,该公司CEO接到了一个无法拒绝的电话。
龙国开出了三倍的现金价格,并附带了一份未来十年在高温超导材料领域的技术合作意向书。
三小时后,在某国际机场的货运中转区,那台贴着发往欧洲标签的精密设备,被几名黄皮肤的工程师以合法手续“错运”上了一架早已等候的龙国货运专机。
飞机引擎轰鸣,拔地而起,将欧洲方面愤怒的抗议甩在身后。
与此同时,钱秉文院士正式向组织递交申请,辞去一切领导职务,自愿降级,只求担任“捕神计划”首席科学家林天的第一研究助理。他的工作只有一个:记录下林天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并将其翻译成可具体执行的科学指令。
那本被他视若珍宝的笔记本,在领到的第一天,就被列为与林天亲笔图纸同等级的绝密文件。
“捕神计划”也如同一台被按下启动键的战争机器,疯狂运转。
但还没过多久,第一道真正的关隘,便不约而至。
国家材料科学中心的顶级实验室里,气氛凝重如铁。
“钱老……”一名负责制备锑化铟纳米线的研究员,脸色惨白,声音发颤地指着显微镜数据,“纯度……卡在99.9997%。”
“那百万分之三的硼杂质,像是被原子级的焊料,死死地焊在了晶格里。我们用了分子束外延、区域熔炼、激光退火……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它……纹丝不动。”
绝望,再次笼罩整个实验室。
对于普通材料来说,99.9997%已经是完美级的纯度。
但林天要求要的是全世界最纯的锑化铟纳米线,百万分之三的硼杂质,足以让实验失败。
钱秉文死死盯着数据,双手攥拳,指节发白。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李院士陪着睡醒午觉的林天走了进来。
林天怀里抱着奶瓶,一边走一边小口吸着,同时还在不听地打量周围闪烁着各色光芒的昂贵设备。
钱秉文立刻收敛所有情绪,快步迎上,恭敬地像个小学生:“总工,纳米线的样品出来了,但……”
他的话没说完,林天已经哒哒哒地跑到样品台前。
他个子太矮,李院士连忙把他抱了起来。
林天没有看复杂的数据图表,只是将小眼睛凑近那根悬浮在磁场中的纳米线样品,不停观察。
随即,他嫌弃地皱起小眉头,奶声奶气地吐出两个字。
“脏。有沙子。”
这个评价,像两记重锤,砸在所有材料学专家的心上。
钱秉文心头一紧,正要请教,却见林天已经不感兴趣地移开目光。
他那只没拿奶瓶的小手,指向实验室角落里一个蒙着灰尘的黄色铁皮箱子。
“用那个。”
所有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集体石化。
那是一台被淘汰多年的老式微波炉,上面还贴着“后勤处资产”的标签。
一名年轻的博士后工程师,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践踏,忍不住结结巴巴地开口:“总、总工……那,那是食堂用来热饭的……”
“住口!”钱秉文一声爆喝,吓得那名博士后一个哆嗦。
钱秉文的眼中没有丝毫怀疑,只有一种近乎癫狂的炽热光芒。
他死死盯着那台微波炉,仿佛看到的不是废品,而是通往圣殿的钥匙。
他转身,面对林天,深深鞠躬:“请总工示下!”
林天似乎觉得解释很麻烦,直接要来纸笔,画了一张简单的改造图,涂涂改改。
“磁控管不要了,换成这个频率源。”他画了一个波形,“再加个‘筛子’。”他又画了一个简易的线圈结构,标注为“谐振筛选立场”。
看着众人依旧茫然的脸,他叹了口气,用吸管嘬了口奶,打了个比方:“筛沙子。用一种频率让晶格‘抖’起来,沙子(杂质原子)的节奏跟不上,自己就掉出去了。”
话语简单,原理却直指量子物理的核心——晶格声子共振与杂质原子能级跃迁的精妙耦合。
钱秉文如获至宝,一把抢过图纸,双眼放光,对着他身后那群石化的专家们咆哮:“还愣着干什么!拆!马上改造!”
整个实验室立刻疯了一样动了起来。
钱秉文亲自上阵,带着一群平均学历博士以上的科学家,围着一台破微波炉叮当作响。
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新难题,谐振频率的一个参数无论如何都无法收敛。
钱秉文满头大汗地去请教正在玩积木的林天。
林天头也没抬,随口报了两个数字:“小数点后移两位,再减去π的平方根。”
一名负责计算的教授手一抖,差点把笔记本电脑摔了。
这个修改……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毫无理论依据!
但钱秉文只是沉声下令:“执行!”
当新的参数被输入,原本狂乱发散的模拟曲线,瞬间收敛成一条完美的直线!
那位教授当场瘫坐在地,嘴里喃喃自语:“神……这是神……”
几个小时后,一台外形古怪的“量子筛”改造完成。
一根全新的锑化铟纳米线被送入“炉”中。
“嗡——”
微波炉发出了它有生以来最奇特的声音。
数分钟后,加热停止。
新样品被颤抖地送入超高精度电子显微镜下。
当图像被放大到原子尺度,投射到大屏幕上时,整个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嘴巴都张开了。
完美。
无法用任何语言形容的完美。
锑原子和铟原子如同最严整的仪仗队,以无可挑剔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片纯净的晶格。
屏幕右下角的纯度检测仪上,数据疯狂跳动后,最终定格。
99.9999999%!
后面那一连串的“9”,意味着它的纯度甚至超越了检测设备的理论极限!
死寂。
绝对的死寂之后,钱秉文这位物理学的泰山北斗,再也控制不住。
他看着屏幕上那片完美的原子海洋,浑浊的老泪汹涌而出,整个人跪倒在地,放声大哭。
那哭声里,有几十年的求索,有撞上南墙的绝望,更有朝闻道的狂喜。
他哭了一阵,然后踉跄地爬起,走到那台还散发着余温的、丑陋的微波炉前,伸出颤抖的手,像抚摸情人一样抚摸着它冰冷的铁皮。
“天工……它叫‘天工一号’。”他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与郑重。
他缓缓转身,环视着自己那些已经彻底呆滞的学生和同事,一字一句,如同刻印在众人灵魂深处。
“你们记住,林总工给我们的,从来不是方法。”
“是道!是一种我们毕生都无法企及的,物理学的……逆天直觉!”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110/504030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