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亡魂执念
“老人家,昨天您说化解亡魂执念的关键在‘共情’,这‘共情’具体该怎么做呢?总不能是我哭他们也哭吧?”曹旭一踏进破庙,就带着几分困惑问道,手里还捏着昨晚特意画的几张安神符——他总觉得对付亡魂,符咒或许能派上用场。
白胡子老头正坐在火堆旁烤着一块桃木,闻言放下手里的活计,笑道:“你这小子,倒也不算全错。共情不是跟着哭,是要站在亡魂的角度,弄明白他们到底在牵挂什么。执念这东西,就像系在心上的绳结,不解开,他们就算被阴差带走,也可能半路挣脱,变成孤魂野鬼。”
曹旭凑到火堆边坐下,把安神符放在石桌上:“那要是遇到执念特别深的,比如含冤而死的,我总不能帮他们报仇吧?”
“报仇?那是阳间官府或地府判官的事。”白胡子老头拿起烤得温热的桃木,在手里掂了掂,“你要做的是‘解’,不是‘替’。比如一个母亲因担心孩子滞留人间,你要做的不是替她养孩子,而是让她看到孩子有人照顾,日子安稳;一个书生因未完成书稿而不肯离去,你要做的是帮他把书稿传下去,了却心愿。”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褪色的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块啃过的麦饼,饼上还留着淡淡的牙印。“这是三年前我遇到的一个亡魂留下的。他是个货郎,赶路时猝死在山道上,兜里就揣着这个麦饼——是要带给家里小女儿的。他的执念全在这麦饼上,总觉得没把饼送到,女儿会哭闹。”
曹旭盯着麦饼,好奇地问:“那您怎么解的?”
“我找到他家里,见他女儿正拿着一块新麦饼笑呢。他媳妇说,知道他走得急,早早就给孩子备了。我把这半块麦饼放在他家窗台上,夜里带着他魂儿去看。他见女儿吃得香,还念叨着‘爹爹下次带糖糕’,那执念当场就散了,安安心心跟着阴差走了。”白胡子老头把布包收好,“你看,很多执念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未完成的念想。”
曹旭若有所思:“那要是遇到说不出自己执念的呢?比如有些亡魂死得突然,连自己是谁都忘了。”
“那就得靠你查了。”白胡子老头指着墙角一堆旧卷宗,“这些是附近几十年的生死记录和地方志。亡魂的执念往往和生前的身份、经历有关。比如一个穿着旧军装的亡魂总在老车站徘徊,十有八九是当年没赶上回家的车;一个总在井边哭的女魂,或许是投井而死,心里藏着冤屈。”
他翻出一卷泛黄的卷宗,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个,二十年前,城南张家的小儿子掉进河里淹死了,当时他娘疯了似的找,后来也大病一场去了。去年那河里总闹鬼,一到月圆就有小孩哭,我查了卷宗,又去张家老宅看了看——那老两口的遗像前,还摆着孩子当年穿的虎头鞋。”
曹旭追问:“那您是怎么让那小鬼走的?”
“我把虎头鞋拿到河边,跟他说‘你爹娘在那边等你呢,说再也不骂你贪玩了’。”白胡子老头眼中带着暖意,“小孩子的执念,多是怕爹娘生气、怕没人疼。你顺着他的心结说,他就肯信。”
为了让曹旭实践,白胡子老头带着他去了城东的一座老宅院。据说这宅院晚上总有人听到纺车声,却看不到人影——原是几十年前住在这里的一位老太太,临终前还在给未出世的孙子纺线,结果孙子没等出生,她就走了。
刚进宅院,曹旭就感觉到一股淡淡的阴气,墙角的阴影里,隐约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老妇人身影,正对着空纺车比划。
“您看,她还在惦记着纺线呢。”曹旭压低声音说,手里悄悄捏紧了安神符。
白胡子老头却摆了摆手,示意他别用符:“你试试跟她说话,问问她纺线给谁穿。”
曹旭定了定神,对着阴影轻声道:“老人家,您这线纺得真细,是给小孙子做棉袄的吧?”
那身影明显一顿,纺车声停了。过了片刻,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他……他能穿上吗?我没……没做完……”
“能穿上。”曹旭想起白胡子老头教的“共情”,尽量让语气温和,“您孙子现在都四十多了,在镇上开了家布庄,生意好着呢。他总跟人说,奶奶当年给他纺的线,比店里最好的绸缎还软和。”这话是来之前白胡子老头查探到的——老太太的孙子确实开了布庄,常念叨奶奶。
阴影里的身影颤了颤,似乎在哭:“他……他没忘?”
“没忘。”曹旭继续说,“他说等冬天,就把您纺的线找出来,给您重孙做个小肚兜,说这样能保平安。”
纺车声又响了起来,这次却带着轻快的调子。过了一会儿,身影渐渐淡了,最后化作一缕青烟,朝着窗外飘去——那是阴差来接引的方向。
“这就成了?”曹旭有些惊讶,他原以为要费一番功夫。
“执念解了,自然就走了。”白胡子老头捡起地上一根纺线,“你看,她不是不肯走,是怕自己的心意没人懂。”
离开老宅院,两人又去了城西的一片荒地。这里曾是战场,埋着不少无名尸,夜里总有无头鬼影徘徊,像是在找什么。
“这些亡魂多是战死的士兵,执念是‘家’。”白胡子老头指着荒地中央的一块石碑,“但他们连自己是谁、家在哪都记不清了,这执念最难解。”
曹旭看着那些模糊的鬼影,心里有些发沉:“那怎么办?总不能一个个帮他们找家吧?”
“不用找,给他们一个‘归宿’就行。”白胡子老头从包里拿出几沓黄纸,“你跟着我做。”
他教曹旭用黄纸折了许多小纸人,每个纸人上都写着“归乡”二字,又在石碑前点燃三炷香,朗声道:“诸位将士,阳间已太平,故土皆安康。魂归地府,亦是归家,莫再徘徊。”
曹旭跟着念了一遍,将纸人一一烧掉。奇怪的是,那些鬼影见了燃烧的纸人,竟不再乱撞,反而一个个朝着火光弯腰,像是在行礼。没过多久,阴差带着锁链赶来,鬼影们顺从地跟着走了,没有一丝反抗。
“这……这就成了?”曹旭更惊讶了。
“他们要的不是具体的家,是‘安宁’的念想。”白胡子老头拍了拍他的肩,“有时候,一句安稳话,比什么都管用。”
回到破庙时,天快亮了。曹旭看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感慨道:“原来化解执念,比对付恶鬼还难——得用心思,不能光靠法术。”
白胡子老头点头:“你能明白这点,就进了一大步。明日,我教你如何处理‘阴阳界’的事务。有些地方,比如老宅、古桥,常年阴阳交汇,容易出怪事,那是阴阳判官必须照看的‘界点’。”
曹旭眼睛一亮:“阴阳界点?是不是像传说中能看到两个世界的地方?”
“差不多,但没那么玄乎。”白胡子老头笑着说,“不过那里的规矩更多,你可得打起精神学。”
曹旭用力点头:“放心吧老人家,我一定好好学!”
第二天晚上,曹旭一进破庙就喊道:“老人家,我来了!快讲讲阴阳界点都有啥规矩!”
白胡子老头指着墙角一个布满铜锈的罗盘:“阴阳界点的规矩,全在这‘界盘’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109/504251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