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江南梦华录
风染霜、慕容冷越带着风澈在江岸尽情享受着江南初印象的美好,风澈在油菜花田间奔跑的身影,宛如一只欢快的小鸟,笑声清脆悦耳。慕容冷越抱着风澈,三人沿着江岸继续前行,不远处出现了一座古朴的石桥,桥下江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欢迎的乐章。
风澈好奇地挣脱慕容冷越的怀抱,小跑着来到石桥边,小手轻轻抚摸着桥栏上雕刻精美的花纹。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素色布衫的老者缓缓走来,他手持一根长长的烟杆,看到风澈可爱的模样,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小公子,这石桥可有年头咯,是咱祖上为了方便两岸往来修建的,历经了好几代风雨呢。”
风染霜和慕容冷越走上前,礼貌地向老者行礼。慕容冷越问道:“老人家,不知这附近可有什么特别的风土人情,能否给我们讲讲?”老者笑着点头,指了指远处错落有致的村落:“要说特别,咱这江南,每一处都透着不一样的韵味。就说那村子里,到了傍晚,家家户户都会升起炊烟,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还有每年的三月三,会有盛大的庙会,各种杂耍、小吃,可热闹哩。”
风澈眼睛一亮,拉着老者的手问:“爷爷,庙会有糖葫芦吗?就像京城街头卖的那样。”老者哈哈大笑:“当然有,还有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小公子到时候去了就知道啦。”风染霜微笑着对老者说:“老人家,听您这么一说,我们还真期待起来了。”老者又看向慕容冷越,上下打量一番,说道:“看公子气度不凡,定不是寻常人家,来咱江南,是游玩还是有要事?”慕容冷越坦然答道:“一来是想带妻儿领略江南风光,二来也有些政务需要处理,听闻江南水患,想看看堤坝修缮的情况。”老者微微点头:“堤坝可是大事啊,关系着咱老百姓的生计。前些年水患严重,多亏了朝廷派人修缮,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几人正说着,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淡淡的茶香。风澈吸了吸鼻子:“好香啊,是什么味道?”老者笑着指向远处山坡上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那是龙井茶园传来的茶香,咱江南的龙井,那可是闻名天下。小公子要是喜欢,改日可以去茶园看看,尝尝刚采下来的新茶。”风澈兴奋地跳起来:“好呀好呀,我要去采茶。”慕容冷越看着儿子,眼中满是宠溺:“好,等安排好其他事,就带你去。”
与老者道别后,风染霜一家继续前行。风澈一路上叽叽喳喳,不停地说着对庙会和茶园的期待,风染霜和慕容冷越则耐心地回应着他的每一个问题,一家人沉浸在温馨欢乐的氛围中。
不知不觉,已近中午,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他们来到了一座热闹的城镇,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来来往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浓浓的市井气息。
风澈像一只欢快的小鹿,在人群中穿梭,一会儿看看这个摊位上的小玩意儿,一会儿瞅瞅那个店铺里的新奇物件。一家店铺门口挂着各种精美的丝绸,风染霜被吸引,驻足观看。店家热情地迎上来:“夫人,您眼光真好,咱这丝绸可都是自家织机织出来的,质地柔软,花色鲜艳,做成衣裳穿在身上,保准好看。”风染霜轻轻抚摸着丝绸,触感细腻丝滑,她挑选了几匹颜色淡雅的,准备给风澈和自己做几件新衣。
慕容冷越则带着风澈在一旁挑选着江南特色的小点心。风澈看着摆满各种糕点的摊位,眼睛都看直了:“父皇,这些看起来都好好吃呀。”慕容冷越笑着问摊主:“老板,这都是些什么点心?给我们介绍介绍。”摊主笑着一一介绍:“这是梅花糕,造型像梅花,甜而不腻;这是定胜糕,寓意好,口感软糯;还有这海棠糕,外面酥脆,里面香甜。”慕容冷越每样都买了一些,让风澈尝个鲜。
风澈拿着一块梅花糕,咬了一口,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真好吃,比宫里的点心还好吃。”慕容冷越刮了刮他的鼻子:“那多吃点,不过可别吃太多,一会儿还要吃午饭呢。”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热闹的锣鼓声,风澈好奇地拉着慕容冷越的手:“父皇,那边在干什么?我们去看看。”
他们随着人群来到一个开阔的场地,只见中间有一群人正在表演杂技。一位年轻的姑娘在高台上轻盈地舞动着彩带,身姿曼妙,彩带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弧线。旁边一个小伙子正在表演顶缸,大缸在他头上稳稳转动,引来阵阵喝彩。风澈看得目不转睛,不停地鼓掌叫好:“太厉害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慕容冷越在一旁给他解释着杂技的技巧和难度,风澈听得似懂非懂,但眼中的敬佩之情愈发浓厚。
表演结束后,风染霜一家找了一家干净的酒楼,准备用餐。酒楼里坐满了人,热闹非凡。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风染霜点了几道江南特色菜,如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叫化鸡等。不一会儿,菜陆续上桌,色香味俱全,风澈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西湖醋鱼放入口中:“哇,好好吃,酸酸甜甜的。”慕容冷越看着儿子吃得开心,脸上也洋溢着笑容:“喜欢就多吃点,尝尝这龙井虾仁,也别有一番风味。”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享受着江南美食,感受着江南独特的饮食文化。
用过午饭,慕容冷越决定先去查看水患情况和堤坝现状。他带着几名侍卫,风染霜则带着风澈在附近的客栈休息。
慕容冷越一行人沿着江岸仔细查看堤坝,只见有些地段的堤坝确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泥土有些松动,部分石块也有脱落的迹象。他眉头紧锁,询问随行的当地官员:“这些险工段,之前上报的修缮方案是否合理?征调民夫和禁军的事情,可有进展?”官员恭敬地回答:“陛下,修缮方案已经过多次商讨,应该可行。只是征调禁军一事,还需与兵部进一步沟通协调。”慕容冷越点点头:“此事刻不容缓,春耕在即,尽量减少对百姓的影响。务必尽快确定人员安排,确保堤坝修缮工作能按时启动。”
随后,慕容冷越又深入周边村落,与当地百姓交谈,了解水患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拉着慕容冷越的手,眼中满是忧虑:“陛下啊,这水患年年都有,虽说之前修了堤坝,但一到汛期,还是让人提心吊胆。家里的田地也经常被淹,收成一年不如一年。”慕容冷越安慰道:“老人家,您放心,朝廷一定会重视此事,加大修缮力度,保障大家的安全和生计。”
从村落回来的路上,慕容冷越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水患问题不仅关系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既要保证堤坝的坚固耐用,又要尽量减少对民生的干扰。回到客栈后,他将一天的调研情况详细地告诉了风染霜。风染霜听后,也忧心忡忡:“看来这水患确实不容小觑,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不过,我相信你一定能妥善解决。”慕容冷越握住风染霜的手:“有你在我身边支持我,我更有信心了。只是这次出来,本想让你和澈儿好好游玩,却又要为这些事操心。”风染霜微笑着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能陪在你身边,一起面对这些,我也觉得很踏实。而且,澈儿能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民间疾苦,对他的成长也有好处。”
第二天,慕容冷越安排好政务后,带着风染霜和风澈前往龙井茶园。一路上,风澈兴奋极了,不停地问着关于茶园的各种问题:“父皇,茶树长什么样子呀?茶叶是怎么采下来的呢?”慕容冷越耐心地给他解答:“茶树不高,叶子绿油油的,采茶叶的时候,要采最嫩的芽尖。到了茶园,你就能亲眼看到啦。”
当他们来到茶园时,漫山遍野的茶树映入眼帘,嫩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让人闻之心旷神怡。茶园的主人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并带着他们参观茶园。风澈好奇地凑近茶树,仔细观察着叶子和芽尖:“哇,原来茶树是这样的,好可爱。”茶园主人笑着说:“小公子,这龙井茶树可娇贵着呢,要精心照料,才能长出这么好的茶叶。”
主人还向他们介绍了龙井茶的采摘和制作工艺:“采摘龙井,讲究早、嫩、勤。一般在清明前采摘的叫明前茶,最为珍贵。采下来的茶叶,还要经过摊放、杀青、回潮、辉锅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香气四溢的龙井茶。”慕容冷越和风染霜听得津津有味,风澈虽然似懂非懂,但也认真地听着,还不时提出几个有趣的问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接着,主人给他们拿来了采茶的小竹篓,邀请他们体验采茶的乐趣。风澈兴奋地拿起竹篓,学着茶农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芽尖。可是,他的小手不太灵活,半天也没采到多少。风染霜走过去,耐心地教他:“澈儿,要这样,看准芽尖,轻轻一掐就下来了。”在风染霜的指导下,风澈渐渐熟练起来,竹篓里的茶叶也越来越多。
采完茶后,他们来到制茶工坊,观看茶叶的制作过程。师傅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工具,将新鲜的茶叶变成了散发着迷人香气的龙井茶。风染霜看着忙碌的师傅们,感慨道:“每一片茶叶都凝聚着茶农们的心血和汗水,这江南的茶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慕容冷越点头赞同:“是啊,这些传统技艺,需要我们好好传承和发扬。”风澈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他似乎也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说道:“父皇母后,我以后也要好好学习,把这些文化都记住。”
茶园主人还为他们泡了新制的龙井茶,茶汤清澈碧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风染霜轻轻抿了一口:“嗯,这茶真是回味无穷,怪不得如此闻名。”慕容冷越看着妻儿,心中满是温馨:“这次带你们来茶园,就是想让你们亲身感受江南的茶文化,以后回想起来,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风澈端起茶杯,有模有样地喝了一口:“我觉得这茶比宫里的茶好喝,我要带一些回去给太后奶奶和太傅他们尝尝。”大家听了,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几天后,终于迎来了三月三的庙会。一大早,风澈就兴奋地起床,催着风染霜和慕容冷越快点出发。他们来到庙会现场,只见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有卖小吃的、卖玩具的、卖手工艺品的,还有表演杂耍和戏曲的。
风澈像一只欢快的小蜜蜂,在人群中穿梭,一会儿被这边的糖画吸引,一会儿又被那边的面人所迷住。慕容冷越紧紧拉着他的手,生怕他走丢。风染霜则在一旁看着父子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先来到一个糖画摊前,风澈看着师傅用勺子舀起融化的糖稀,在石板上飞快地画出各种形状,有栩栩如生的龙、翩翩起舞的蝴蝶、可爱的小兔子,眼睛都看直了。师傅笑着问风澈:“小公子,想要个什么图案呀?”风澈想了想:“我要一只大老虎,像我布包里的小老虎一样威风。”师傅熟练地挥动勺子,不一会儿,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糖画就呈现在眼前。风澈开心地接过,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好甜呀,谢谢师傅。”
接着,他们又来到一个卖手工艺品的摊位前,风染霜被一个精美的苏绣手帕吸引。手帕上绣着娇艳的牡丹,针法细腻,色彩鲜艳。摊主介绍说:“夫人,这苏绣可是咱江南的一绝,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绣娘的心血。”风染霜爱不释手,挑选了几块手帕,准备带回去送给宫里的姐妹们。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热闹的戏曲声。慕容冷越带着风染霜和风澈挤过人群,来到戏台前。台上正在表演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唱腔婉转悠扬,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风染霜和风澈都被深深吸引,风澈还不时问慕容冷越:“父皇,他们为什么要分开呀?最后能在一起吗?”慕容冷越耐心地给他解释着剧情,风澈听得入了迷,眼中闪烁着泪花。
看完戏曲,风染霜一家又品尝了各种庙会小吃,如臭豆腐、油墩子、青团等。风澈吃得满嘴都是,惹得风染霜和慕容冷越哈哈大笑。逛了一会儿,风澈有些累了,慕容冷越便抱着他,继续在庙会里逛着。风澈靠在慕容冷越的肩头,满足地说:“父皇母后,今天真开心,这庙会比我想象中还要好玩。”风染霜摸着他的头:“只要你开心就好,以后有机会,我们还带你参加更多有趣的活动。”
在回去的路上,风染霜看着熟睡的风澈,对慕容冷越说:“这次江南之行,澈儿收获了很多,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体验了不同的文化,还懂得了一些人间的道理。”慕容冷越点头:“是啊,带他出来走走,是对的。希望他能在这些经历中,慢慢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六、离别之际与美好期许
随着时间的推移,慕容冷越在江南的政务也处理得差不多了。堤坝修缮的人员和物资都已安排妥当,江南学堂的选址也最终确定。他们在江南的日子即将结束,要返回京城了。
临行前一天,风染霜带着风澈再次来到他们初到江南时的江岸。风澈望着江水,眼中满是不舍:“母后,我不想走,我还想在这里玩。”风染霜蹲下身子,看着他的眼睛:“澈儿,我们总会离开,但江南的美好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里。等以后有机会,我们还会再来的。”风澈懂事地点点头:“那母后,我们下次什么时候来呀?”风染霜笑着说:“等你长大一些,能帮父皇处理事务了,我们就可以再来。”
回到客栈后,风染霜开始整理行李,把在江南购买的各种特产和纪念品一一收好。风澈则把自己在江南画的画、收集的小玩意儿都小心翼翼地放进包袱里,仿佛这些都是他最珍贵的宝贝。
慕容冷越处理完最后的事务,回到客栈。看着忙碌的妻儿,心中满是感慨:“这次江南之行,虽然忙碌,但却无比充实。看到江南的美景,感受到百姓的生活,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治理好国家的决心。”风染霜看着他:“你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而且,有澈儿在,我们一起努力,未来会越来越好。”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客栈的院子里。风染霜一家坐上马车,缓缓驶离江南。风澈趴在车窗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江南景色,眼中闪烁着泪花。慕容冷越安慰他:“澈儿,别难过,等你长大,江南的这片土地还有很多精彩等待你去发现。你要好好学习,将来为这片土地做更多的事情。”风澈用力地点点头:“父皇,我记住了,我一定会努力的。”
马车越行越远,但江南的美好回忆,却永远留在了风染霜、慕容冷越和风澈的心中。他们知道,这次江南之行,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成长与感悟的历程。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带着这份美好,在皇宫中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故事,为国家和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江南,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也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在他们心中闪耀。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101/5040576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