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糖源(上架求追读4k)
吃过早食,黄忠赵云夏侯兰石头等人抬起十几口箍桶往演武场去了。
韩暨夹着两卷竹简往蒙学授课。
张显自个也去了铁匠铺。
步人甲的效果他已经实用过了,防御力稳妥,但可以改进的地方依旧很多。
路上的十几天他将自身使用结合提出了优化选项,所以他得去自己改造改造。
争取将宋步人甲提前问世出来。
而且桃源众的甲胄样式也得考虑了。
这十几天在外也不是光杀人去了,张显发现东汉城卫卒的铁甲率并不高,多是皮桶甲,就是那种防护前胸腹跟后背的那种。
将校倒是披挂扎甲,但甲片排布也多是一片挨着一片的,不似他这种一片叠着一片的鱼鳞造型。
如何提高一军战斗生存能力。
外物无非就是三样。
兵刃。
甲胄。
粮秣。
粮秣好说,桃源众的食肉率他敢说即使是西汉羽林郎也就这样了。
肉食油碳水不缺,身体底子自是强健。
兵刃的提高也就是材料了。
炒钢法的炉子不知道建成了没有,待会得去看看,有了炒钢法的辅助,加之利用磁石测碳法打造钢制武器,这一点也会强出如今各地军卒武备。
现在唯一还没有确认的就是甲胄了。
全都列装他身上的这种步人甲不现实,桃源众又不是他,几十斤的重量压在身上打起仗来根本就无法持久。
重甲步兵好是事实,但需要用到重甲步兵的战局却是很少。
要么是严阵以待等着对方冲上来,要不然野战方面重甲步兵别说打出效果了,就是能坚持跑到敌阵接敌那都是万幸。
碰到会玩的将领,人家直接以火油攻之,这帮子没了气力的铁罐头想逃都逃不掉。
想发挥出重甲步兵的效用,那就得是坚守战又或者配马配辅兵。
不过现在想这个还是太早,桃源众数量太少,腾不出什么辅兵,这四百多人每一个都得是主力!
那甲的选择就得轻便也得有足够的防护力。
思来想去,还是汉扎甲最合适,这方面取不得巧。
甲胄就是士兵的第二条性命,适合的甲胄可以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不合适的只会起到负面效果。
而内在增强,桃源众的纪律性与服从性已经在队列站姿的训练中一点点的磨出来了,要不是地盘不够,无法营造校场,说不得他还得把内务给加进去。
有纪律的部队跟松散纪律甚至无纪律的部队之间的战力差距,早已有事实证明表现给他看了。
况且,他的底牌也不只内在外在增强,他还有金手指补进。
【统领:足粮足饷:你麾下的将士只要满足粮饷就不会轻易离你而去,并获得百分之10的战斗能力加成。】
百分之十的增强效果,放在战斗力为一的部队中那就是增强零点一,但放在战斗力为十的部队中,那增强效果就是一。
而桃源众,正在往战斗力为十的路上奋勇着。
一路想着事情来到了铁匠铺。
大清早的这边清净,何铁匠还没上工,这也是张显的意思,要是何铁匠上工早了,那整个桃源就都别想睡觉。
物料箱里堆了小半箱的方正铁片,看样子是昨天打造出来的。
拿起一片看了看边缘,厚度如今很是匀称了,技艺增长了啊。
两毫米的厚度是张显的要求,正反面平整没有最开始打造的凹凸不平。
他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何铁匠最开始技艺不精确实让他有些失望,不过人嘛,都是能成长的,这不现在的这些铁片每一片都十分的完美。
‘看来得让何铁匠开始教学了,培养更多的铁匠出来,到时候整一个流水线。’
造甲如果有流水线那无疑会大大提高生产率,烧锭的烧锭,打铁片的打铁片,铁片已成型后立马就能有人跟上拿去加热裁剪成甲片穿孔
最后稍稍打磨后给善缝的妇人缝制。
如果内衬都是提前备好的话,那操作得当,一个十人的铁匠小队加一组十人的缝甲小组一天出一套甲说不定也是可以的,一套扎甲数个部位,正好合适多人一齐缝制。
可别小看了一天一套甲的速度,要知道自己在外面的时候打探到的消息是,一个官方的制甲坊二十名熟练匠人一个月也只有八套甲的产量。
他这里能做到一天一套,那月产量已经直接爆杀了官方制甲作坊。
这里省时间的关键是水锻锤。
利用机械能大大减少了甲片成型的时间,要不然桃源就要跟寻常作坊一样,先灌出铁水入模,而后成片,在一一捶打。
这是桃源的优势。
他抬眼望水车方向看去。
几米高的堤坝卸下水流冲刷着水车转动。
‘隔岸也能在建一座,倒是两座锻锤发力,出甲片的速度还能更快。’
只要甲片足够多,皮质内衬管够,那缝甲小组的产能就不会停下。
张显颔首,心里拿定了主意。
点燃炉火,烧红木炭。
他也开始了打铁练习。
匠艺技能也要提升,他能从无到有建起桃源,靠的就是一个个技能的加持。
打铁叮咚儿响,大锤打了个大概,自己小锤精修,不知不觉间,铁匠铺便热闹了起来。
听着了动静,何铁匠也赶了过来加入打铁之中。
也正好,张显将铁匠铺要开始教学徒的事跟他说了。
何铁匠点头答应,中午时,这里就多了十三个男丁。
桃源的劳动力一直分减,好在桃源外聚集的流民数量一直维持在三四百人左右,这才勉强维持住了桃源的诸多事宜。
下午时张显去找了韩暨,询问了一番以目前桃源的体量是否能够在招些流民,得到的是肯定。
“多多益善,主公无需担忧招募流民过多招惹猜忌,常山世家门阀的伎俩暨颇为熟悉,有暨在,表面上无人能挑出主公的刺。”
这是曾经身为贵胄子嗣的自信。
上层人有上层人的交流沟通方式,如今桃源有了韩暨在官面上的交道是有专业人才了。
这就是张显愿意千里奔袭笼络住他的原因。
专业的事就得让专业的人去办。
其实就在张显离了桃源的这十几天里,韩暨就已经在办了。
他先是假借张显的身份以‘荒田垦殖令’正式向常山郡守申请承包土地与山林。
乍看上去这就是桃源一直以来的运作模式。
但不同的是,之前张显一直是借助自身名望以及郭家的势在运作。
而韩暨则是将运作直接转为了官面。
东汉是允许豪族承包荒地与山林的,所以申请令很快便从真定县衙传回,得到了应允。
而后,在荒田垦殖令应允后,便再以天灾无常,流民流离失所为意书面府衙‘以粥代赈’完成了张显在桃源外聚拢流民的潜在风险。
然后在这十几天里他又跟夏侯兰商议,请了窑亭亭长当面,然后让所有流民口述自认某地逃户,补造了黄籍,顺带手再以补造黄籍为由向真定府衙缴纳了‘更赋’,贿赂了府衙一大批大小官吏。
至此,桃源从本质是一个笼络名望的乡野大庄,转变为了常山豪族的一员。
真定府衙在这一系列的手段下,反而是减少了对桃源的监视,周边眼睛都撤走了不少。
偌大个常山不是容不下一个新的豪族,它只是容不下一个不愿跟它同流合污的‘异类!’
甚至于,这几天他还在盘算‘营户’的资格。
只要有了这个,那桃源就可以明着生产甲胄兵刃,成为东汉军火商之一,为郡所提供甲胄兵刃。
什么叫做专业?
这就叫专业!
望着坐在教桌前批改着学童作业,文质儒雅的韩暨,张显有感而发:“还是你们会玩.”
“哈哈,主公跟他们打交道久了,这些你自然也就会了。”
放下毛笔,吹了吹最后一张白纸上的墨迹韩暨舒心道:“这些个乡野小子倒也不愚笨,就是字丑了些。”
“刚学嘛,可以理解。”
张显从作业堆了抽了一张白纸出来,看了一眼后又放了回去:“当我没说,公至还需劳心教导。”
“哈哈,自然。”
现如今桃源学童们用的就是桃源自产的灰白纸,每日桃源造纸作坊都能批量产出百余斤的纸张,眼下张显还没想着去卖这个,纸张他要藏着,只能在桃源内部流通,所以干脆就拿来给学童蒙学使用了。
这倒也不怎么浪费,书写过的纸张都是要收回的,之后在如同用树皮造纸一样重新再造一遍即可,虽然有些损耗,但也并不算大。
“显哥!”
就在张显打算问清楚如何操作拿下‘营户’资格的时候,夏侯兰从草堂外匆匆跑来。
“怎的了?”
张显看了一眼他。
“周家的商队来了,你要的东西他们也带来了!”
“东西?”张显一愣,随即想了起来。
是甘蔗!
起身:“某便不打搅公至批改了,夜间再细谈营户一事。”
韩暨起身躬身一礼:“主公要事要紧。”
张显还礼,然后便带着夏侯兰走出了草堂。
桃源外围库房,几十辆马车停在了库房边上,眼下正在装运着酒坛。
“周管事,许久未见,风采依旧。”
张显迎上了一位中年男人,周家的商队往来桃源好几次了,所以他们也算熟络。
“哈哈哈,子旭先生才是风采依旧,某比不得了,在外风餐露宿都快成野人了。”
“不过幸不辱命,子旭先生所找的诸柘某还是寻到了,这东西可真不好找,若不是遇上了位岭南商某还毫无头绪。”
周管事大笑着从身后一马车里取出了一捆黑皮短节的甘蔗来,七八根的样子,短小也不粗大,看上去跟张显印象中的甘蔗完全不同。
“劳周管事费心了,阿兰,去取百斤佳酿过来,这是某送与周管事的薄礼。”
“诺。”
夏侯兰一个拱手转身后去。
周管事忙道:“使不得使不得,子旭先生解了常山痘疫之苦,些许小事怎的能收先生好处。”
“诶,不能这么说。”张显热情的拉过周管事的手:“一码是一码,若你不收,某今后怎的安心在劳烦你呢。”
“这”周管事犹豫了一阵,这才点头应下:“那就多谢先生厚爱!”
说是这么说,但张显看得出来这周管事内心雀跃的很,桃源酒水如今算是打开了名气,一斤在外数百钱的售价,百斤加起来可有数万钱。
虽说周管事是周家跑商的管事,一年薪酬少不了,但一门钱是一门钱,谁又会嫌弃自己的钱多呢。
陪着周管事在外围库房边聊了少许,夏侯兰也扛着酒坛过来了。
说是佳酿,其实也就是少掺了一半水的厚酒。
这种酒烈,但是香味却比外售的兑水酒更香,这不,周管事闻着了喉咙都忍不住的耸动了两下。
看得出来,这也是桃源酒的受众之一。
好一会功夫,几十辆马车便装运了完毕,将近八万斤的装载,差点将库房里的所有酒水都给掏空。
几次行商下来,周家也是尝到了甜头,这次一订就是八万斤。
整六百万的订单,盐铁铜钱堆满了桃源库房。
别的不说了,光是这几次从周家身上赚取到的粗盐,就已经够桃源这两千多人吃几辈子了。
但张显依旧还是坚持可以用盐铁抵消一半的货钱,主打一个有多少要多少。
三百万铜钱够桃源的一帮子劳力搬一阵了,现在为了储存这些铜钱,桃源的钱窖是修了一个又一个。
没办法,常山周家别的不多,但铜钱的数却是整个常山豪族中最多的,汉令,盐铁专营只能使用五铢钱交接,他就是想用绢也不行。
钱的数目太多,张显没那么多功夫守着,所以便让石头过去看着了。
他蹲在家园田地边上,将这诸柘也就是甘蔗给切断埋进了腾出来的家园田里。
甘蔗好啊,尽管是本土蔗,但只要他出糖,那就是个好东西。
岭南往洛阳进贡柘膏可是价比黄金。
说到黄金,张显想起自己是不是也该找人将铜钱换一换了,虽然民间并不流行金价交易,但在朝堂,一斤金是可抵万钱的。
当然,这里的一斤金,其实就是重量为235克的金饼。
一块金饼万钱,这也是世家豪族间大宗生意往来的交易手段。
否则在动辄几百万,千万钱的生意上,光是要运钱的马车那都是个头疼的问题。
一千钱的重量可是足有三四公斤之重。
千万钱下来,那就是八百万斤,谁家好人带这么重的钱币去谈生意,路上不怕一个不小心就停滞不前吗?
同理带绢也不便利,主要是绢有分级,上等绢十米抵千钱,中等十米只有六百钱,下等更是只有三百。
你带着绢去谈生意,你说你这绢是上等那就是上等啦?在结算上容易产生问题。
所以逐渐的,金饼的作用也就体现了出来。
【还有更新】
(该死的汉斤汉尺,脑阔都要炸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084/111110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