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第156章 羊吃人

第156章 羊吃人


晋阳平定,郭嘉跟着赵云以及千余甲虒军也来到了强阴。

    郭嘉手里把玩着一个精致的银质酒壶,听着自己的志才兄长一点一滴的跟他说着强阴的点滴。

    时而欢庆,时而鼓掌,就像是戏忠口中说的每一件事他都亲眼目睹一样。

    “可惜文若没来啊,若不然我等三人定是要把酒言欢才是!”

    郭嘉嬉笑道,饮了一口酒壶中的佳酿。

    戏忠摆手,脸上也是笑意盎然:“某可是戒了酒了,你可莫要再让某饮!”

    “诶!兄长!此等佳酿怎可辜负?!”

    郭嘉大为不解。

    戏忠与他细说当初主公之言。

    半晌,郭嘉也有些讪讪的放下酒壶:“身体为重,身体为重。”

    戏忠好笑的看着他,两人都是颍川寒门士子,郭嘉的年纪此时也跟张辽差不多大,宛如他的弟弟。

    “主公让你来强阴应该也是打算将你往军师方向培养,这段时日,某可不会念及旧情,奉孝可是要做好准备。”

    “哈哈哈,兄长此话就有些看不起愚弟了,弟之学业何曾有滥竽充数过!”

    郭嘉拱手,以下官的身份见礼:“往后,便有劳军师教诲!”

    转眼秋收已过。

    郭嘉斜倚在府衙侧门廊柱的阴影里,饶有兴致地看着强阴这宛如“万邦来朝”的景象。

    他的脸色依旧带着几分苍白,并北苦寒他多少有些水土不服不过也还能忍受。

    他的目光并未停留在那些前来登记领取放牧令的首领身上,而是投向更远处。

    在强阴城新开辟出的、靠近城门的一片空地上,已然搭起了一顶顶简易的帐篷。

    一些穿着打扮明显不同于普通牧民、眼神更加精明市侩的胡人,正在那里忙碌着。

    他们是来自漠北、甚至更远西域的胡商!商人鼻子的嗅觉最是敏锐,强阴这边强势镇压并北后他们便像是闻到了腥味的野猫聚集而来。

    郭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抿了一口辛辣没有兑水的桃源烈酒。

    近来随着天气的降温他是越来越喜欢这喝上一口身体就能暖和一阵的辣喉酒水了。

    他低声对身边一个机灵的小吏吩咐道:“去,告诉那些胡商,就说郭先生有笔大买卖关于上好皮毛和健硕牛羊的,有兴趣的,午后可到城西我那里细谈。”

    小吏领命而去。

    郭嘉的目光又投向那些领到木牌、如释重负却又难掩肉痛之色的部落首领们,心中冷笑。

    归化?保护?不过是温水煮青蛙的第一步罢了。

    等这些部落习惯了在甲虒军羽翼下“安稳”地放牧,为了缴纳沉重的牲畜税和换取那些草原上无法自产的必需品时(铁锅、盐、茶、以及奢侈品),他们唯一能大量提供的就是皮毛和牛羊!尤其是羊!

    羊,繁殖快,好养活,产毛多。

    一张上好的羊皮,在中原能换不少钱,一只肥羊,更是汉地豪强权贵餐桌上的佳肴。

    为了生存,为了换取那些看似“美好”的物资,这些部落会疯狂地扩大羊群规模,将有限的草场资源消耗在产出“商品”而非战斗力的牲畜上。

    那时羊群啃噬的就不仅是青草了,而是草原部落赖以崛起的根,马匹和控弦之士!此消彼长,当草原上遍地是温顺的绵羊,而不再是奔腾的战马和桀骜的控弦之士时……那才是真正的、杀人不见血的“归化”!

    “归化放牧令,妙啊……”郭嘉又灌了一口酒,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

    “主公的铁腕已经在并北草原立下了规矩,甲虒军也威镇草原四方,再加上在下这点市侩的推波助澜……呵呵,并北草原,终将成为主公治下最驯服的牧场,产出取之不尽的皮毛肉奶!”

    强阴城西,一处相对僻静的帐篷里。

    郭嘉懒散地斜倚在铺着厚厚羊毛毡的胡床上,面前的小案上摆着几碟干果和一壶温好的酒。

    帐篷里弥漫着淡淡的皮革和香料混合的味道。

    三个胡商坐在下首的毡垫上,姿态恭敬,眼神却透着商贾特有的精明。

    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商路,一个身材矮胖,圆脸细眼,是常年往来漠北的丁零商人阿史那鲁。

    一个高鼻深目,卷发褐肤,带着明显的西域特征,名叫安努尔。

    还有一个则穿着相对考究的汉化胡服,是长期在并州、幽州一带活动的鲜卑大商乌尔罕。

    “郭先生,你说有笔大买卖,不知……”阿史那鲁搓着手,脸上堆满笑容,率先开口。

    郭嘉慢悠悠地给自己斟了一杯马奶酒,并不急着回答,反而问道:“三位这几日在强阴城下,也是见识到了吧?”

    三人对视一眼,心知肚明郭嘉指的是部落首领排队领取“归化放牧令”的情景。

    乌尔罕谨慎地开口:“是,是看到了。黄将军神威,慑服诸部。这以后并北草原怕是要安稳不少了。”

    “安稳?”郭嘉轻笑一声,放下酒杯,细长的眼睛扫过三人。

    “安稳了好啊,安稳了这商路才会通畅,生意才会长久,这是好事,不过安稳了,也意味着……规矩变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以前你们收皮货,得自己深入草原,找那些大大小小的部落还得提防着被抢,价格嘛也乱得很,现在不同了!”

    郭嘉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有了‘归化放牧令’,哪些部落在哪里放牧有多少人多少牲口,强阴城里都有册子记着呢!黄将军坐镇,没人敢乱来!以后你们的货可以直接在强阴收!安全!量大!价格嘛……”

    他故意拖长了音调。

    三个胡商的眼睛瞬间亮了!安全!量大!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郭先生的意思是……”安努尔急切地问。

    “我虑虒护匈奴校尉府,可以做这个中人!”郭嘉图穷匕现。

    “以后,所有归化部落的皮毛、牛羊,优先供给与我府衙签了‘专供契约’的大商号!由府衙统一协调收购地点、数量,保证货源稳定,也保证你们的商队安全!价格嘛,自然也比你们自己零散收购要公道、透明得多!”

    “专供契约?”乌尔罕眉头微皱,“那这契约……”

    “契约好说。”郭嘉笑眯眯地,像只看到了肥鸡的狐狸。

    “只需三位,在强阴设立常驻货栈,预付一笔……嗯‘保证金’吧。

    另外,每笔交易向我府衙缴纳一成的‘护商税’,三位都是明白人,这笔账划不划算?”

    帐篷里安静下来。三个胡商飞快地盘算着。

    保证金?护商税?这些都是成本。

    但对比起以前深入草原的风险、被部落随意抬价的损失、以及货源不稳的麻烦……如果能绑定护匈奴校尉府衙这棵大树,获得稳定安全的货源渠道,长远来看,反而是暴利!

    阿史那鲁第一个拍板:“郭先生快人快语!我阿史那鲁的商队,签了!”

    “我安努尔也签!”

    “乌尔罕愿与府衙合作!”

    郭嘉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好!爽快!那咱们就……细谈?”

    夕阳西下,将强阴城巍峨的剪影长长地投在广袤的草原上。

    黄忠与戏忠并肩站在加固后的城楼之上,眺望着远方。

    郭嘉斜靠着女墙欣赏着长河落日圆的美景。

    城下,几支满载着皮毛、赶着成群牛羊的胡商队伍,在虑虒军一小队骑兵的“护送”下,正缓缓离开强阴,踏上了通往中原的商路。

    那是郭嘉“专供契约”的第一批成果。

    更远处,辽阔的金色草原上,点缀着无数归化部落的白色毡包。

    袅袅炊烟升起,与暮霭融为一体。

    牧羊人的吆喝声、羊群的咩叫声随风隐约传来,交织成一幅看似宁静祥和的草原牧歌图景。

    然而,黄忠的目光却异常沉凝,他指着那些密集的羊群,声音低沉地对戏忠说:“军师鼓励草原部众多养羊是为何?甚至于还定下可用羊税抵去牛马一半的税赋政策?”

    戏忠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脸上并无意外,只有一种洞悉世事的冷静。

    “羊多,则马少,牛亦少,皮毛肉食可市于强阴换取铁盐茶布,看似部落获利,生活改善。

    然长此以往部落青壮终日与羊为伍,弓马必然生疏。

    当战马数量锐减道一定程度时,这些养不熟的纵有桀骜之心,亦无桀骜之力!

    此乃釜底抽薪之策,润物无声却最为狠辣,奉孝之谋,颇为精彩。”

    “主公之计尔,嘉可不敢揽功。”靠着女墙的郭嘉轻笑,目光也从景色中收回。

    “主公之计只是一个眉目,其中细节也是奉孝这半月以来的苦思,你也莫要谦虚。”

    戏忠背手,毫不吝啬夸赞之语。

    黄忠默然良久,虎目之中精光闪烁他缓缓抬起手,抚摸着冰冷的城垛。

    夕阳的余晖将他刚毅的侧脸镀上一层金红,也照亮了他眼中那不容动摇的决绝。

    “以羊制胡.妙啊。”黄忠的声音浑厚,在暮色渐浓的城楼上回荡。

    强阴军营外的马场,沐浴在午后暖洋洋的秋阳下。

    空气中弥漫着青草、马匹和泥土混合的独特气息,并不难闻,反而带着一种生机勃勃的踏实感。

    赵云挽着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正熟练地挥动着草叉,将散落的马粪块精准地挑起,投入旁边的粪车。

    汗水顺着他刚毅的侧脸滑落,浸湿了额角的碎发,但他脸上却带着一种劳作后的满足笑容,阳光洒在他身上,仿佛镀了层金边。

    “赵……将军,你歇会儿!这点活计,我们来,我们来就行!”一个年轻的新兵蛋子,名叫王二狗,红着脸,局促地想抢赵云手里的草叉。

    他刚入骑营不久,对这位白河谷几进几出的年轻将军充满了敬畏,看他干这活计,总觉得浑身不自在。

    旁边几个同伍的老兵,如李铁柱、张黑子等人,虽然也跟着劝了几句,但看着赵云那副泰然自若、甚至有点乐在其中的样子,也都无奈地笑了。

    李铁柱干脆一屁股坐在旁边半人高的草料堆上,抓起一把干草在手里搓着,打趣道:“二狗子,你就别瞎抢了!没听将军说嘛,当年在冀州,比这脏累的活儿多了去了!这点活儿算啥?是吧将军?”

    赵云闻言,哈哈一笑,手上动作不停,草叉舞得虎虎生风:“铁柱说得对!咱们当兵的拿得起刀枪也使得动草叉!

    这马场,就是咱骑营的半个家,家里脏了乱了,哪有袖手旁观的道理?”他朝王二狗努努嘴。

    “二狗,别愣着,去把那边的水槽再刷一遍,记得边边角角都要干净,马儿喝了不干净的水,可是要闹肚子的!”

    “哎!好嘞!”王二狗见赵云态度坚决,心里的别扭劲儿也散了几分,响亮地应了一声,麻利地拎起刷子和水桶就朝水槽跑去。

    张黑子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力气活最在行。

    他推着那辆已经装了半车的粪车,一边走一边瓮声瓮气地感叹:“将军,你这身手,刷马厩都跟耍枪似的看着都带劲!不过啊,咱还是盼着你早点回校尉台子上,领着咱们冲杀!那才痛快!”

    “就是就是!”旁边一个正在给一匹枣红马梳理鬃毛的士兵也插嘴道。

    “下个月骑营大比,将军你要是上场,保管把那几个新冒头的屯长都给比下去!”

    赵云笑着摇摇头,将最后一叉马粪稳稳送入粪车,拄着草叉歇了口气,目光扫过眼前这片忙碌却井然有序的马场。

    健硕的战马在围栏里悠闲地甩着尾巴,啃食着新鲜草料,士兵们或清理马厩,或刷洗马匹,或搬运草料。

    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没有抱怨,只有偶尔的吆喝和善意的调侃。

    “大比是兄弟们崭露头角的机会。”赵云的声音温和却清晰。

    “我啊,现在就想当好一个兵把该做的事做好,再说了。”他眨眨眼,带着点促狭的笑意、

    “你们几个,是不是怕我回去抢了你们的风头?”

    “哈哈哈!哪能啊!”李铁柱从草料堆上跳下来,拍着胸脯。

    “将军要是指点我们两招,那风头让你抢了我们也乐意!”

    “对对对!将军,你那手‘百鸟朝凤’的枪法,啥时候再教教我们呗?上次你比划那两下,我回去琢磨了半宿,还是没摸到门道!”

    “而且将军,你总不能一直跟着我们做这些小事吧,你可是有大本事的人。”

    赵云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眼睛,心中暖流涌动,袍泽之情莫过于此。

    他看向出声那人:“军中之事不分大小,主公以前跟我讲过一个小故事,我觉得很有道理现在也讲给你们听。”

    “说是以前有一马夫战时被征调为辅兵,在出战时帮马佩戴马缰,因为觉得此事琐碎故此糊弄少了几番步骤,而到了交战时,他佩的那些马却因为马缰不顺致使骑卒落马,而后又因骑卒落马致使后续的骑队冲撞一处,从而被敌军抓住机会致使一场大战的失败。”

    “所以,事不分大小,皆是对于取胜的累积。”

    几名骑卒若有所思,军中常设扫盲班,所以他们也都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大头兵。

    见他们若有所思,赵云笑了笑放下手中草叉又说道:“等把这马场拾掇利索了,晚操前,咱们去校场边上,我再给你们拆解拆解枪法的要领!”

    “好哦!”众人顿时欢呼起来,干劲更足了。

    王二狗刷水槽刷得更加卖力,水花四溅。

    张黑子推粪车像推着战车,虎虎生风,连那几匹通人性的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欢快的气氛,打着响鼻,刨着蹄子。

    夕阳西下,将马场染成一片温暖的金红。

    清理工作接近尾声,众人合力将最后一车草料码放整齐,给所有的水槽都添满了清水。

    原本有些凌乱的马场变得整洁清爽,空气中只剩下清新的草香。

    “收工!”李铁柱吆喝一声,抹了把汗。

    众人嘻嘻哈哈地收拾工具,互相拍打着身上的草屑尘土。

    王二狗凑到赵云身边,小声道:“赵大哥,你刚才讲的那个故事……我明白了。

    刷马缰是小事,可要是糊弄了,真能害死人!以后我一定把每件小事都当大事来做!”

    赵云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明白就好,走,洗把脸,去校场!”

    一群人说说笑笑,勾肩搭背地朝着营房方向走去。

    夕阳拉长了他们的身影,笑声在空旷的营地上空回荡。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084/111109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