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桃源转移
韩暨裹着皮裘,和赵石一起站在稍远处的一个土坡上,俯瞰着整个工地。
赵石带来的三百郡兵并未闲着,一部分在工地外围高处设立了警戒哨。
另一部分则直接化身监工,在工地各处巡视,维持着秩序。
赵石本人更是手按刀柄,眼神如鹰隼,任何敢偷懒懈怠或意图滋事的苗头,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石头也是威风了,你瞧瞧,现在可是有模有样的。”韩暨看着赵石打趣道。
都是从桃源来的,他们之间也熟络的很。
习惯了冷脸的表情,但再听到当日教授兵法的韩先生如此调侃,赵石的脸上也不由的露出几分不好意思。
“先生莫要打趣我了,主公让我掌管司法曹,现在以往的弟兄见到我也都毕恭毕敬了起来,唉,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他叹息了一声。
韩暨走近拍了拍他的背:“担其责,承其重,你们呐早晚都会被授以重任的,小山村二十七人,哪一个不都是被主公惦念着,你无非是比他们早些时日承担罢了。”
“阳曲县的事我都听说了,你干的很好啊,这证明主公的眼光没有错,你是可以做好这件事的。”
“很有压力啊,我每天都是生怕自己哪一点做的不好给主公抹黑。”赵石略显愁容。
韩暨笑了笑指着下面的工地。
“你看下面那些人,只有像你这样的铁面无私者杵在这儿,这些力役心里才会有谱,干活的劲头也高。”
“因为他们都清楚,只要你在,那就没有偷奸耍滑者,人人都卖力气,不会说有人做得多有人做得少。”
“这就是‘法’的力量,主公看重的就是这个。”
赵石点了点头,其实从解决掉阳曲县的事情后,他也明白了这一点,这才每日都是以冷面的表情示人。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晋阳方向的道路传来。
几名身披黑色斗篷、风尘仆仆的骑卒疾驰而至,在工地外围被警戒的郡兵拦下。
为首一人翻身下马,亮出一块腰牌,又说了几句。
郡兵验看后放行。骑士直奔韩暨和赵石所在的土坡。
“报!督造!赵掾史!使君信件交由你二人商议!”骑卒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盖着鲜红火漆的公文。
韩暨心头一紧,连忙接过,撕开封漆。
赵石也凝目看来。
公文是荀彧亲笔,字迹清晰有力。
内容正是关于新驿站的启动命令,在不扰乱原有工程的基础上,同时按新标准设立或改造驿站,保障工程物资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通畅!
公文后面,还附有驿站新制的主要条款和驿丞招募的告示样本。
韩暨看完,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将公文递给赵石。
赵石仔细看完公文,尤其是关于驿站直属郡府、驿丞拥有初级司法权、驿站可做临时安置点的条款,眼中闪过一抹若有所思。
他收起公文,对韩暨抱拳:“奉主公之命,司法曹会全力协助先生事宜!”
“好!”韩暨点头,转身朝下方工地处大喊了一声。
“鲁大!”
片刻后,鲁大便从下方工地来到了韩暨近前拱手:“督造怎的了?”
韩暨将从晋阳来的信件递给了他:“你先回大帐梳理道路情况,明日带两队向晋阳方向每五十里选址新修驿站,赵掾史会安排司法曹吏员陪同你一起,负责与临近县吏衙役交涉。”
“你只负责施工,其他事情不要过问也不要插手!”
鲁大看着信件,点了点头:“诺!”
吩咐完,韩暨便摆手让赵石还有鲁大自行去商议细分了,他自己则是继续盯着下方的施工工地。
工匠们喊着号子,用绳索和撬杠,将一块块重达数百斤、切割规整的巨大青石条,沿着脚手架铺设的斜坡,艰难地拖拽上来。
下方的火灶上,巨大的铁锅里翻滚着浓稠的糯米浆汁,散发着奇特的甜香。
匠人们用木桶舀起滚烫的浆汁,小心翼翼地浇灌在垒砌的石条缝隙之间。
要说冬天施工还有一个什么不好的地方的话,那就是水泥的使用也被限制住了,只能用更为昂贵的糯米浆进行作业。
不过好在,仅是几个隘口的使用,现在的晋阳也是可以负担的起的。
半月后,晋阳通往井径口方向的后半段驿道上。
寒风依旧凛冽,但官道上的积雪已被清理到两侧,露出黝黑平整的路面。
一辆蒙着厚厚油布的辎重牛车,在几名晋阳郡兵的护卫下,正“吱呀呀”地行驶着。
车上装载着加固关隘急需的钢钎、大锤等精铁工具,都是从虑虒送到晋阳,再从晋阳送往井径口。
赶车的车夫老黄头缩着脖子,不时朝冻僵的手哈着热气,嘟囔着:“这鬼天气,还得跑这么远送家伙事儿…也不知前面那新驿站到底有没有谱…”
正抱怨着,前方道路转弯处,一面崭新的青色旗帜在寒风中招展,旗上绣着一个斗大的“驿”字。
旗帜下方,几间簇新的、用大块山石砌筑基座、原木搭建墙体的房舍出现在视野里。
房舍围着一个不大的院子,门口立着拴马桩。
院子对面三四十米的空地上,甚至搭起了几个简易但厚实的窝棚。
“嘿!还真有!”老黄头精神一振,鞭子在空中甩了个响。
牛车驶近驿站院门。
一个穿着崭新靛蓝色棉布短袍、头戴同色毡帽的年轻人带着两名驿卒快步迎了出来。
郝通虽然年轻,脸上带着书卷气但身材又魁梧,神情沉稳,动作利落。
“可是晋阳郡府送来的加固工具?”郝通朗声问道,声音清晰。
一月前,他被从山字营里抽调了出来作为预备役驿丞储备。
同批还有不少风字营,林字营,火字营的基层军官。
什长,队正居多。
甲虒军如今可以算是张显麾下文化程度最高的一股力量了,扫盲课程基本上就没有停过,所以要是说哪儿的文化人最能让张显满意与放心的,那就莫过于甲虒军了。
当然,他也清楚甲虒军的职责毕竟还是固土开疆,所以他抽调的人员数量也只保持与州郡寒门子弟招募的对等数量。
同时抽调一批甲虒军的基层军官后还要数倍的招募新卒进行填充,虽然在短时间里会造成一小部分的伍,什作战单位战斗力下降。
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也是有一些好处的,那就是保证了甲虒军中职位升任的畅通,不会造成有功无法提拔的场景,保持基层士卒的积极性。
在被抽调后,郝通跟百多人在同一个地方接受了十余天的培训,而后他就被分配到了这里,担任驿丞。
“正是!正是!”老黄头连忙跳下车,递上盖有晋阳郡府仓曹的火漆货单。
郝通快速验看,核对数目,然后转身对驿卒吩咐:“王二,带这位老哥和大伙去伙房喝口热汤暖暖身子!张五,你带几个人卸货,点数入库!小心点,都是精铁家伙,别磕碰了!”
他安排得有条不紊。
老黄头和几个士兵被引到旁边的伙房。
一进门,一股混合着柴火气息和食物香味的暖流就扑面而来。
屋角一个大灶上,一口大铁锅里翻滚着热气腾腾的菜粥,里面隐约可见切碎的干菜和粟米。
旁边还有一盆刚烤好的、散发着麦香的面饼。
“哟!还有热乎吃的?”一个士兵惊喜道。
驿卒王二憨厚地笑着:“驿丞说了,凡是公干路过,凭勘合都能喝碗热汤垫垫!快坐快坐!”
说着就麻利地盛了几碗粥,端上饼子。
老黄头捧着粗糙陶碗里滚烫的菜粥,吸溜了一口,一股暖流从喉咙直通到胃里,冻僵的身体瞬间舒坦了不少。
“哎呀,舒服!这新驿站还真不赖啊!”他由衷地赞道。
后院马厩里,几匹健壮的驿马正在嚼着草料。
卸完货的张五跑进来,对正在检查马蹄铁的郝通道:“驿丞,货都入库点清了。
下一站是三十里外的‘山石驿’,看天色,今儿个怕是赶不到了。”
郝通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草屑,果断道:“那就按章程办!工具重要,不能冒险走夜路,你们把车马安顿好,伙房还有热汤饼子,招呼好车夫和郡兵。
我去安排他们今晚就在驿站的安置棚歇下明日天亮雪停了再走。”
他看了一眼那几间简易但严实的窝棚:“正好试试这安置点顶不顶用。”
老黄头在温暖的伙房里,听着外面风雪又渐渐大起来的呼啸声,捧着热粥,啃着面饼,看着院子里那个年轻驿丞沉稳指挥的身影,心里无比踏实。
晋阳,郡守府后院。
夜色深沉,风雪不知何时已悄然停歇一轮清冷的弯月,从散开的云层缝隙中探出头来将皎洁的光辉洒向银装素裹的晋阳城。
张显推开书房厚重的木窗,一股清冽刺骨的寒气涌了进来,瞬间驱散了屋内的炭火暖意。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这冰冷的空气精神一振。
极目远眺城内高低错落的屋舍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冷光,静谧无声。
“也该让兰弟开始在冀州招收流民了,也顺便将桃源的其他人转移到晋阳来了。”
“这天下马上就要乱了。”
183年十二月,光和六年尾声。
距离黄巾起义,还有两月!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084/111109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