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你懂什么了你懂?(为盟主左咸右鱼加
钱明捧着书眼睛发亮,但是神色迟疑。
“这多少钱,我得给你钱。”
“别谈钱,你能考上大学,学出点成绩就是好事。回头我还指望你帮我大忙。”
话音刚落,就听见院门口有人咳嗽。杏花娘挎着篮子站在篱笆外,篮里的红薯冒着热气:“成军回来了?婶给你留了俩烤红薯。”
“谢谢婶。”许成军接过红薯。
杏花娘的目光在布料上打了个转,笑盈盈道:“上海回来就是不一样,连布料都这么时兴。不像俺家杏花,土得掉渣。”
“婶说笑了。”许成军把奶糖往她手里塞,“您尝尝上海的奶糖。”
“听说复旦在上海?那地方洋楼是不是比咱县礼堂还高?”
“差不多。”许成军含糊应着,“但是大地方远没有咱许家屯来的亲切”。
“婶子,这布料和雪花膏您拿着,在合肥给杏花和您扯了块布,雪花膏上海的。”
杏花娘脸色有点不自在:“这怎么能行呢,成军!这些可值不少钱呢!我不能要”
“拿着吧婶子,您和杏花对我好,杏花我当亲妹妹,您也是我亲婶子,这不算啥。”
“诶,这”
杏花娘最后没推辞过,还是收了,走出去的时候还在喃喃自语:亲妹子啊
屋里,许成军刚剥开红薯,就听见院墙外传来妇女们的议论声。
“听说带了不少工业券,上海牌手表都有!”是王老四媳妇的声音。
“指不定是攀了高枝,忘了自个儿是哪来的了。”这是癞子娘。
“人家现在是文化人,哪还瞧得上咱农村姑娘?”不知是谁接了句,接着就是一阵嘻嘻哈哈的笑。
赵刚气得要往外冲,被许成军拉住:“别跟她们计较。”
“这帮村头妇女没啥见识,净说些家长里短的!看不得你好!”
“怎么没见杏花?”许成军扫了一眼院子。
“杏花啊”
赵刚和钱明支支吾吾,许成军皱了皱眉头,也懒得刨根问底。
说实话他虽然对杏花没什么男女之情,但是真把这淳朴的姑娘当成亲妹子。
其实他知道对杏花来讲,对他也未必是什么男女之情,或者说,远没到男女之情的地步。
初来乍到时,他像揣着秘密的旅人,总在人情往来里藏着三分谨慎。而现在能处理了,他该做的是怎么不伤着这姑娘,他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让这些对她好的人过得更好些。无论是冒失的赵刚、执拗的钱明,还是眼藏星光的杏花,都能在这颠簸的年月里把日子过得饱满、踏实。
这不是什么宏图大志,却是他走过风雨才懂的道理:人间最珍贵的,从来不是惊鸿一瞥的惊艳,而是细水长流的善待。
刚和钱明、赵刚聊了两句,许成军拿着破布抱起了一条烟去寻了许老实。
老头子眯着眼笑:“成军啊,回来啦。”
许老实蹲在老槐树下的石碾子上,烟锅在鞋底磕得“啪嗒”响,刚算完队里的工分账。
见许成军递来条上海牌香烟,黄牛皮纸包装上印着的“过滤嘴”三个字在日头下发亮,他赶紧把烟锅往腰里一别,粗糙的手掌在裤腿上蹭了又蹭。
“你这娃,咋带这么金贵的东西!”
他没接,眉头先皱成个疙瘩,手却忍不住碰了碰烟盒边角,“从上海带来的烟吧?城里干部都稀罕这个,你咋不留着给上海的教授们递?”
许成军把烟往他怀里塞:“队长,这是特意给你留的。这两年没您照顾着,我日子不定过成啥样了,你也抽口好烟解乏。”
许老实这才接过来,两只手把烟条转了半圈,又摸了摸封口的胶水印。
他烟袋杆上的铜锅磨得发亮,烟丝还是自己晒的旱烟,呛得人咳嗽,哪见过这么规整的香烟。
“去年你爹来信还念叨,说你在队里苦,让我多照看。”
这种事。
许父是不会和许成军说的的,有时候父亲的爱就是藏在那副相处时的沉默里,藏在信纸上那些被墨迹晕开的“勿念”背后。
明明心里攒了千言万语的牵挂,到了嘴边却只剩一句“好好干活”。
许老实忽然叹口气,烟锅在石碾子上磕出火星,“你写的《谷仓》,钱明回来之后给我讲过,写的好,写的真。咱庄稼人不懂啥文学,就知道你没忘了地里的日子。”
说着他把烟条往怀里揣,贴身的粗布褂子被硌出个方方正正的印子。
“这烟我先收着,等割完麦子分粮时,给队里最累的老王头、李四叔他们分几盒。他们跟我干了这么多年,连过滤嘴都没见过呢。”
许成军刚要说话,许老实却往他手里塞了个烤红薯,焦黑的皮冒着热气:“你婶子早上烤的,甜着呢。上海虽好,可别学城里娃娇气,咱庄稼人的根在土里。以后成了大学生,也常回村看看,你写的那些漏麦发芽的故事,还没讲完呢。”
得!又是烤红薯!
他蹲回石碾子上,摸出烟锅重新装上旱烟,火柴“咔嚓”擦了两下才点着。
烟雾缭绕里,他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望着远处翻涌的麦浪:“好好念书,给咱许家屯争口气。记住,这农村的一亩三分地是你永远的家。”
回到知青点,只有钱明和许成军两个人时,许成军问了钱明高考分数。
却没想到,钱明说:“哪那么快,最早也得八月初在县城张榜啊!”
1979年,安徽省作为全国统考省份之一,考试日期与全国一致。由于没有标准化阅卷流程,手工阅卷和成绩复核耗时较长,各省成绩公布普遍集中在考试结束后约40天左右。这会填志愿采用的还是先出分后填志愿的模式,所以钱明现在属于没什么事的阶段。
钱明一解释,许成军还有点懵,他忘了这时代手工阅卷加路程长,时间远不能和前世高考出成绩的速度相比。
“倒是你,你复旦那边面试怎么样?刚才人多嘴杂我一直没捞着时间问。”
许成军不知道怎么解释,就说了句:“还行,等着复旦消息。”
他说话时,还在想着村里和回家的事,表情不算利落。
却没想到回来一趟,钱明这小子聪明了不少,学会了看人“脸色”。
钱明皱了皱眉,看了看许成军那副“愁眉不展”地摸样,想问点什么最后没张开嘴,不知怎么的,眼里带点同情:“没事,我懂!你书写的好前途也不会差!明年再试也不晚!”
你懂什么了你懂?
许成军刚要张嘴说话,钱明拍拍许成军肩膀,心事重重的走出了知青点。
“诶”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070/111110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