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借兵
你要聊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张远听到周公二字,立马从床上窜了起来。
苍天呀,大地啊!
是哪位先祖保佑我,让我有个翻身的机会!
老子终于能演上正面人物。
而且还是华夏历史,甚至人类历史上最正面的那一批人之一。
“这就定下了哦!”
“您这么大人物,可不能说了不算。”
“其实我觉得你演杨度,曹汝霖这种人物也挺合适。”老韩回道。
张远:……
一个帮着袁世凯复辟,一个在巴黎和会出卖华夏利益。
我就适合这种角色?
“其实你演胡适也可以。”
“那也不是啥正派人物啊?”张远立即回道。
“哎,不要这么说胡适,容易被人骂。”老韩关照道。
张远清了清嗓子。
胡适在文人堆中还是很受欢迎的,而文艺圈里文人可不少。
毕竟胡适可是最早一批“公知”。
可惜如今效仿者奇多。
张远一直觉得,黄雷老师最适合演胡适。
毕竟你俩都娶了自己学生当老婆,形象上也近似。
但凡演这种精明文人,类似狡滑墨客的角色,黄雷老师都合适。
不过张远依稀记得,黄雷老师有出演这部戏,但演的不是胡适。
找了阿祖演胡适的。
其实不太适合,因为阿祖看着聪明,实则是个老实人。
“那能不能定下我演周公。”张远着急追问。
赶紧的,迫不及待!
“能,找你来不就是为了这事。”
“可说好了,不许改变。”
“别临时给我换了,让我演汉奸我可不干。”
“你小子……”老韩见他这样无力吐槽。
不过想着愿意上赶着演周公,至少三观没问题。
而且他找张远来演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特质相符。
周公基本是初代高层中,外貌最英俊的一位。
无论年轻还是年老后,都“容貌甚伟”。
来演他,必须得样貌到位,不能找看着正气,但颜值一般。
而且最好是样貌好,还都用英锐之气的人。
因为周公晚年心想宽厚,面相和气,实则年轻时英气无比。
是那种非常锐利的形象。
甚至说句不合适的话,气质有点拽。
其实换你,你也拽。
长这样,还文武双全,自然得带这些傲气。
并且说道文武双全,周公都是有传承的。
他的奶奶鲁氏,是鲁迅先生母亲的堂姑。
所以周公和鲁迅先生其实是亲戚,还平辈。
他们一家都是那年代的文人,文就是从这儿来的。
更厉害的是武。
影视作品中的霍元甲是大侠,最出名的事迹为连战外国高手。
其中有俄国大力士。
但影视只是影视,霍元甲是宗师,但没有那么厉害。
否则就不会被张三甲这位最后武状元三拳干翻了。
但华夏武者击败俄国大力士这件事本身是真实的,只是被香江影视人员嫁接到了霍元甲头上。
而暴打俄人康泰尔的那位叫韩慕侠,最早拜少林门的镖师为师。
后又拜形意八卦掌大师张占奎。
中年时回津门开武馆。
津门可是江湖气最重的地界,在这儿开武馆立字号的都不是凡人。
后来津门南开学校增设国术课,韩慕侠被聘为武术老师。
在课堂上,他发现了一位浓眉大眼,骨骼惊奇,天资极佳的少年。
不光私下授课,还经常带到自己的武馆去练功。
这位少年就是周公。
这也是为什么老韩要找张远来演。
因为周公在整个新中国“创业团队”中,都算得上相当厉害的武术高手!
而且还是童子功。
形意拳和八卦掌练的相当不赖。
为什么这位眉眼之间有英气。
人家可不是文弱书生。
这种英气中,还带着练武带来的锐气和自信。
找张远来就是因为他会武,气质更贴合。
初创团队中,有杀气的人不少。
但大多是在战争中磨练出来的。
从地狱中杀出,自然强的可怕。
但论正规武术传承,最厉害的就那么几位。
有许时友将军,正宗的少林门人,单手能举600斤石锁。
基本就是当代许褚那样。
还有救过中正的陈赓将军。
家传的拳法,曾经在越南战场上与驻华武官鲍德尔握手时开玩笑似的用了“暗劲”。
对方日记记载,被陈将军握手后,自己手指三天无法弯曲。
后来打听了,说这是古拳法中的“缠丝劲”。
要不当年背着老蒋跑10里逃走,一般人早累劈叉了。
李云龙见到旅长害怕也正常……
因为练武,且同出少林传承,许时友将军还时常找周公“玩耍”。
其实就是比划比划,不服气。
周公儒雅,打架也怪不好看的。
最后吃饭喝了三斤茅台,给许将军喝服了。
这也牵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华夏为何禁武。
因为这帮大人物太知道真练武的人是啥样,能做什么了,他们自己就会。
能文,能武,长得帅,酒量好,情感专一,头脑顶级。
基本上周公就是人类高质量男性模板。
360度无死角的那种。
张远第一反应,演这位算是我高高攀了。
同时,周公还是小说史上最出名的“断更作者”。
14年用“飞飞”这个笔名在《敬业》杂志上连载武侠小说《巾帼英雄》。
描写一位武术世家出身的年轻人惩奸除恶。
那会儿他正跟着韩慕侠练武,其实是半自传小说。
但“二十一条”后,他就断更了。
作者断更理由:投身革命,扶大厦之将倾,救民族于危难,以至于没有时间更新。
所以不要看到作者断更就骂街,有可能人家是去匡扶社稷,拯救民族了……
和老韩磨了半天,要求立马签合同。
韩三品都头疼。
第一次见到这小子那么积极。
“你也是运气不错。”
“我让人给你寄合同,你算是最早定下的演员。”
“好好好……对了,你说的运气不错是什么意思?”张远高兴之余,问道。
“没什么,找了少红一块研究剧本。”
“她推荐陈琨演。”
老韩还是那样,办事得带上所有“自己人”。
他和黄建新是导演。
李少宏,陆穿这些位当副导。
桦宜,博纳会一块制片。
关系户都来帮忙,肯定得一起分利益。
李少宏就给自己手下艺人都安排了活。
杨样和李氵心也会去剧组。
但正巧,张远给陈琨介绍到《辛亥革命》剧组去演汪精卫了!
李少宏算了算,那边戏份更多,而且已经答应下来了。
这才罢了。
其实李少宏一开始不愿意。
因为《建国大业》陈琨的角色就是被张远给撬走的,现在等于又来一回。
可今时不同往日,只得假装没发生过。
“哦,这样啊。”张远挠了挠头。
没想到自己为了推掉角色给陈琨介绍工作,结果还有意外收获。
我演周公,他演汪精卫。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和老韩说完,放下电话。
韩三品那边无奈摇摇头。
他所说的运气好,其实只说了一半。
其实张远名气比陈琨大,真要硬挤,李少宏也没办法。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另一半!
因为他刚刚和岛国一哥见面。
而对方家族与周公夫妇私交很好。
《红灯记》那事就是鸠山家族找到周公。
每次鸠山家的人来华夏访问,两家人都会一块吃饭。
你总不能让背景,立场,人品有大问题,会暴雷的人来演这么重要的历史人物吧。
找张远来演,不会有这些隐患。
上头过问也好说的过去。
张远和鸠山现在有这一面之缘,哪头都有交代。
一般人拍这种献礼电影,但求不犯错,无功无过已经很好了。
老韩算胆子大的。
而且都说老韩在的时候,是华夏电影的黄金时代。
这话不能算错,但也有时代原因,他刚好卡在这个时间点上。
除去风口,老韩本身虽然霸道,但也有优点。
他至少是专业出身,是懂行的。
而且因为身份背景,能压得住全国各地的影视从业人员。
他下去后,再加上互联网行业崛起,后来连中影能压不住几家互联网大厂了。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虽然从剧情故事,拍摄上都算一般。
但资源统筹,宣发制作都是相当厉害了。
对比老韩下去之后的《建军大业》……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因为像老韩这样能排除所有“阻力”,“一言九鼎”的人不存在了。
各方势力便会“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怀心思的塞人,捞好处。
说老韩是座山雕。
可座山雕没了,手下小弟全都各立山头,外头来的也当山大王,那不更乱了。
张远这边丢下手机就拿过笔记本电脑,找周公的照片打印出来挂在墙上。
还得找周公的影像资料,跟着练,学习。
“形意拳和八卦掌不好弄。”他在屋里转圈琢磨。
因为用武术行的话讲,叫“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
所以普通人都觉得形意拳好练,一年就能成事。
其实这是误解,属于传错了。
形意拳很“横”,练习后能快速增强体质,这点没错。
但这拳很不好练,属于入门简单,深入极难的类型。
所以有说所谓的“一年打死人”,其实是“一撵打死人”。
说形意拳气势强悍无比,撵有追打的意思。
这里头有口音。
“我还得找个形意拳的师傅薅,不是,教一下。”
张远思考自己该找谁。
“不对。”
“我这不是舍近求远了!”
“吴惊不就会八极和形意吗。”
而且这位还是家传的,他爷爷是这两门的高手。
“就薅他了!”张远一拍巴掌。
他正想法该怎么“搞”吴惊,这会儿又有电话进来。
张远拿起手机后,一眯眼睛。
“呵呵,这倒是新鲜事。”
他饶有兴致的看了眼后,又思索了一小会儿,才接起电话。
因为打来这位不一般,好些年没联系他了。
“张总你好。”张远客气的打了声招呼。
找他的这位,是张卫平。
“好几年没见了。”
“是啊,你最近挺好啊,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你。”张老板大大咧咧的说着。
张远应和着,同时思考。
找我什么事?
拍戏?
最近也没啥戏呀。
《三枪拍案惊奇》已经杀青了,正在搞宣发,年底上映。
接下来要拍的应该是《山楂树之恋》。
这片子……应该不会找我。
因为找我只能是男一号。
可我若是男一号,女一号就没法用周东雨了。
她没资格和我配戏,男女主角之间会变得头重脚轻。
张远不信老谋子会找他,但若是张卫平为了票房……那到不一定。
莫非找我去给老谋子站台?
那也不是不行。
小沈阳,孙洪雷自己都熟,矛盾也是自己帮着调节的。
这就定下了心思。
找我拍戏就拒。
找我站台就给老谋子面子。
就这么办!
对方磨磨蹭蹭说了一堆,上来就开始忆往昔。
从自己“发掘”张远,到让他演《黄金甲》,“一举成名”。
好像自己能起来,都是因为他。
张远边掏耳朵边鄙视的闭上眼睛。
你这套还是留着忽悠老谋子吧。
“咱们还是本家,都信张。”张卫平甚至俗套的从姓氏上找了起来。
张宗昌和玉帝还都信张呢。
还不是大炮轰他娘。
“是是是,咱们是一家人。”张远违心的答道。
“所以啊,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心在一块,力往一处使。”
“您的想法我明白。”张远没工夫和他继续绕弯,索性直白的开了口。
“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您尽管直说。”
“我们有商量。”
“哎,没啥大事,是好事。”张卫平做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
“最近我打算发起一项提议,要求更改院线的分账比例!”
张远:这还是小事?
你TM又来了是吧!
张卫平这人在华夏电影史上最大的功劳,其实就是利用老谋子这张“王炸”,多次逼迫院线更改分成比例。
最早华夏院线要拿走票房的65%。
制片方和发行方拢共才能拿到35%。
最后拍电影的投资人,大概能到手25%左右。
谁拍?
《英雄》之后,提到了37%。
《黄金甲》之后,提到了43%。
这次张卫平又来了。
反正他基本几年一回,每次老谋子有大片要上,他都会出来吆喝着闹事。
因为一部片子一个亿收益,多分一个点就是100万。
张卫平这种见钱眼开,走道不捡钱就算丢的主,怎么可能放过。
他是把老谋子这张王炸当对三打,没事就掏出来溜。
“我现在正打算请大家吃饭。”
“桦宜,博纳,光线,我都打算约出来聊一聊。”
“有机会大伙一块吃饭。”
“你有没有兴趣呀?”
“毕竟分成比例提升,大家都有实际实惠。”
说是实际实惠,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片子而闹事。
因为张卫平鸡贼就在这里。
他带头,说是提高分成比例去的。
最后谈成了皆大欢喜,谈不成,为了安抚他,各大院线也会给他的片子一些单独的好处。
比如特定比例。
人家都是43,57,我们给你这部戏45,55。
我们定单独协议,不过你们的联盟要解散。
张远在心里冷笑。
就这狗屁联盟,还不如二战时的欧洲各国呢。
张远很清楚,找他不光是为了他。
还为了让两岸影业那些相关的香江大佬们一块出面。
搞定了他,张卫平就等于搞定了一大帮人,势力能大一圈!
你个九门提督要逼宫,找我两广总督借兵……张远没好气的暗骂了句。
“这样啊……”张远故作犹豫状。
“张总,我够资格掺和这事吗?”
“怎么不够,我觉得你可太够了!”张卫平捧到。
“那行!”张远摆出一副被忽悠成功,牛逼哄哄的样子。
“我这就安排两岸影业的人开会,讨论此事。”
“哎呦,那可太好了,我等你消息!”张卫平乐呵呵的说了些好话。
放下电话后,贱笑了好一阵。
“年轻人就是好说话(骗)。”
“稍微一捧就上头了。”
这就去找老谋子商量此事该如何发声。
“张远同意啦?”老谋子听说后,歪着脑袋反问。
难道这小子真像有些人说的,已经飘了?
他本以为张远是不会掺和的。
老谋子其实对这事兴趣不大。
因为分成再多,又不给我。
“当然,我的面子,他还是给的。”张老板咧着大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可张远说的是自己回去开会讨论,可没说会同意。
这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011/111100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