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孙伯符
第七十七章 孙伯符
“他们想毁了宝钞。”
“宝钞要是出了事,没人敢用,主公的雪糖,就没了销路,我们新立的规矩,也就成了个笑话。”
“江东……孙伯符吗?”
刘江的手指,轻轻敲着桌子。
有点意思。
那头江东猛虎,人还没到,爪子倒是先伸过来了。
“伶儿。”
他淡淡的喊了一声。
一道影子,无声无息的出现在他身后。
伶儿单膝跪地,身上那股子柔媚劲儿,已经完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出鞘利刃般的冰冷。
“主公。”
“这件事,交给你。”
“我要匪首的头。”
“还有,被抢走的宝钞,一张都不能少。”
“三天之内,我要看到结果。”
“是!”
伶儿没有一句废话,领命之后,身影一闪,就再次消失在了阴影里。
这是“暗影卫”,这支刘江亲手打造的利刃,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亮出獠牙。
……
三天。
扬州,太守府。
天还没亮,守门的士卒打着哈欠,正准备开门。
一抬头,他整个人,像是被雷劈了一样,僵在了原地。
嘴巴张得老大,却发不出任何声音,裤裆里,一股热流,瞬间涌出。
只见那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一颗还在滴血的人头。
人头的眼睛,瞪得滚圆,充满了惊恐和不信。
而在人头的下面,是一叠叠用油布包的好好的“大齐宝钞”,码放的整整齐齐。
宝钞上,还压着一张纸。
纸上,是用血写的几个大字。
窃大齐宝钞者,虽远必诛!
那血,还未干透。
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江东。
所有盘踞在长江上的水匪,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所有在暗中,对“大齐宝钞”动了心思的世家豪族,全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们甚至不知道敌人是谁。
他们只知道,有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在黑暗中盯着他们。
有一把看不见的刀,就悬在他们的脖子上。
“覆江龙”的巢穴,在长江的一处支流上,易守难攻,里面盘踞着五百多号亡命之徒。
可就在昨天夜里。
整个巢穴,变成了一座死寂的坟墓。
五百多号人,没有一个活口。
大部分人,都是在睡梦中,被一根细如牛毛的毒针,刺穿了喉咙。
没有打斗。
没有呼喊。
甚至,没有惊动一条看门狗。
二十个穿着夜行衣,如同鬼魅般的身影,悄无声息的来,又悄无声-息的走。
只留下了一地的尸体,和那个被割下的匪首头颅。
江东,因为这件事,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
而远在青州的刘江,却像是没事人一样,正在视察他的工学院。
一个年轻人,拦住了他的去路。
年轻人看着有些木讷,不善言辞,但眼神里,却闪烁着一种痴迷的光。
他叫马钧。
是工学院里,最不起眼的一个学员。
他不像公输班那样,对那些大开大合的宏伟机械感兴趣。
他痴迷的,是那些精巧的,复杂的,需要奇思妙想的构件。
“主……主公……”
马钧有些紧张,手里死死攥着一卷羊皮纸。
“我……我画了两个东西,想……想请主公过目。”
刘江来了兴趣。
他接过图纸,缓缓展开。
第一张图纸上,画着的是一架弩。
但这架弩的结构,却无比复杂,上面有一个木制的方匣,里面似乎可以容纳十支弩箭。
旁边还有标注。
“机巧连弩,可连发十矢。”
刘江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诸葛连弩!
他立刻看向第二张图纸。
第二张图纸上,画着的是一个巨大的龙骨水车。
不对。
不是水车。
它的结构,比龙骨水车更精巧,也更省力,旁边标注着它的名字。
“翻车。”
“可将低处河水,翻至高处旱地,一人之力,可灌百亩良田。”
刘江猛地抬起头,死死盯着眼前这个叫马钧的年轻人。
公输班,是帅才,是能开宗立派的工程学大师。
而眼前这个马钧……
是鬼才!
是能将奇思妙想,化为现实的发明家!
“好!好!好!”
刘江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他拍着马钧的肩膀,前所未有的激动。
“你需要什么,人,材料,地方!随便你开口!我全都满足你!”
“我只要你,把图纸上的东西,给我造出来!”
马钧看着激动的主公,也用力的点了点头。
刘江的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
他脑海里,闪过一张张面孔。
内政,有孙明,有嫂子。
谋略,有高兰。
商业情报,有陈玉瑶。
武力,有牛二。
特务暗杀,有伶儿。
工程,有公输班。
现在,又多了一个搞精巧发明的马钧。
他亲手建立起来的这个体系,已经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自我运转,自我造血,自我升级了。
天下?
唾手可得。
名声,是个好东西。
当刘江在三州之地推行新政,尊重工匠,开办学院,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
他的名声,就不再仅仅是那个杀伐果断的“青州之主”了。
在天下读书人的耳中,这里,渐渐成了一片可以实现抱负的乐土。
这一天。
青州城外,来了一个中年文士。
看着有些落魄,风尘仆仆,但脊梁骨,挺的笔直。
他没有闯门,也没有高声叫嚷。
只是很平静的,向守城的卫兵,递上了一份名帖。
名帖上,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颍川,戏志才。
名帖,被层层上递,很快,就摆在了刘江的桌案上。
刘江看到这四个字,拿着毛笔的手,停在了半空。
他亲自出迎。
书房里,两人相对而坐。
没有客套,没有试探。
刘江直接问。
“先生,如何看北方战局?”
戏志才抿了一口茶,神色淡然。
“袁绍,外宽内忌,色厉胆薄,看似强大,实则早已败了。”
“哦?”
“他败在,看不清谁是敌,谁是友。”
“那曹操呢?”
“曹孟德,人主也。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是什么?”
“疑心太重,且……根基太浅。”
戏志才一针见血的指出。
“他挟天子,看似风光,实则将天下世家都推到了对立面。
他胜了官渡,看似威风,实则兵力损耗巨大,后勤已是强弩之末。所以,他现在比谁都急。”
一番话,不疾不徐。
却将北方那两个最顶尖的枭雄,剖析的淋漓尽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924/111110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