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黑色的果实
第九十四章 黑色的果实
在一片远离大陆的群岛上,水手们闻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浓郁异香。
他们登岛之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岛上长满了各种奇特的植物。
有的藤蔓上结着一串串黑色的果实,摘下一颗放进嘴里,辛辣无比,却又让人欲罢不能。
有的树上开着丁香色的花蕾,香气扑鼻,提神醒脑。
胡椒、丁香、豆蔻……
这些在遥远的西方大陆与黄金等价的顶级香料,在这里却如同路边的野草一般,漫山遍野。
整个舰队都为之沸腾!
他们知道,他们找到了一座比金山银山还要珍贵无数倍的海上宝藏!
就在舰队沉浸在发现新大陆的喜悦时,一艘挂着“十万火急”旗号的报喜船从北方劈波斩浪而来。
“陛下!陛下!大喜啊!”
传令的信使连滚带爬跪在刘江面前,脸上满是狂喜之色。
“神都急报!皇后娘娘于三日前顺利诞下一名皇子!母子平安!”
“是皇子啊,陛下!是我们的太子殿下!”
轰!
整个舰队瞬间炸开了锅!
刘江整个人也愣在原地,下一秒,一股难以言喻的巨大喜悦涌上心头。
他,有儿子了!
“好!好!好!”
他连说三个好字,仰天大笑,声震四海。
“传朕旨意!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在他确认这个天大喜讯的瞬间,系统提示音如期而至。
【检测到皇长子顺利诞生,龙脉延续,国祚稳固!】
【触发特殊奖励!】
【奖励一:解锁“国运”系统!】
【国运系统:帝国所有资源产出效率永久性+20%!国民幸福度永久性+10%!】
【奖励二:奖励特殊作物—《三季稻种子》!】
刘江感受着那股无形的力量加持在整个帝国之上,又看着那能让粮食产量在现有基础上翻倍的神奇稻种,他知道,大夏王朝的根基已稳如泰山!
满载而归。
当刘江的舰队回到神都港口时,整个码头沸腾了。
百姓们看到的,不仅是御驾亲征、得胜归来的皇帝,还有那跟在主力舰队身后、数十艘风格各异的异国船只。
船上站满了肤色、发色、服饰各不相同的二十余个小国的使者,他们都是在听闻林邑国下场之后,主动前来向大夏表示臣服的。
万邦来朝的盛世景象,再次升级。
寝宫内,刘江小心翼翼地从张嫣手中接过那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他看着那张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熟睡小脸,一股血脉相连的奇妙感觉涌遍全身。
这是他的儿子。
是他的生命延续,是这庞大帝国的第一继承人。
张嫣依偎在他身旁,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母凭子贵,她的地位,已无可动摇。
刘江抱着儿子,目光却投向墙上那副巨大的《世界舆图》。
地图上,南洋的一小块已经被点亮,可在更南方,更西方,仍有大片大片的黑暗。
征服林邑,只是开始。
这广阔的世界,还有无数土地与文明,正等待着他的舰队。
大夏帝国的脚步,将永不停歇。
—
神都皇宫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皇长子刘荣的满月庆典正在盛大举行。
所有文武百官,自三州而来的豪商大族,以及那些归降的,以曹操为首的北方旧部,皆汇聚于此。
宴会之上,佳肴如流水,美酒似甘泉。
歌舞升平,极尽奢华。
这是刘江在向天下展示新生王朝的富庶与威严。
酒过三巡,刘江抱着襁褓中的刘荣走上高台。
他示意宦官呈上一只托盘。
托盘上盛放着一捧颗粒饱满得惊人的金色稻谷。
“此乃祥瑞。”
刘江的声音传遍整个大殿。
“是上天为庆贺皇子降世,赐予我大夏的神物。”
“朕为其命名为‘三季稻’!”
“此稻一年三熟,亩产可比寻常稻谷翻上一倍不止!”
轰!
大殿瞬间炸开了锅!
一年三熟?亩产翻倍?
这意味着,天下再无饥馑!
“为彰显朕与北方百姓休戚与共之心,”刘江的声音再次响起。
“朕决定,这第一批神稻将全部送往北方新附之地,由农学院官员指导百姓耕种,以助北方尽快恢复民生!”
此言一出,以崔家、王家为首的几个北方士族领袖连忙率众出列,跪倒在地,感激涕零。
“陛下天恩!臣等代北方万民,谢陛下隆恩!”
他们表面恭敬到了极点,可低垂的眼眸中却闪烁着精明算计。
在随后的献礼环节,这些士族领袖在献上珍宝之后,又不约而同献上了家族中最美丽的几位嫡女。
“陛下后宫略显空虚,臣等愿献上家中薄女,为陛下聊作洒扫之人。”
他们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只要自家女子能被刘江看中纳入后宫,哪怕只是诞下一位皇子或公主,那他们家族的地位便可稳如泰山,甚至还能影响到未来的国本。
刘江看着下方那些个个国色天香的士族女子,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宴会之后,御书房内,高兰一袭宫装,缓步而入。
她没有提那些士族美女的事,只是呈上了一份密报。
“陛下,这是‘听风阁’从北方传回来的最新动静。”
刘江接过密报,打开一看。
上面详细记录了以崔、王两家为首的北方士族在地方上如何阳奉阴违、阻挠土地改革,又如何暗中打压寒门学子,不让他们参加新式考核,甚至还私藏兵甲,意图不轨的种种劣迹。
刘江看着密报,脸上的笑容愈发冰冷。
他没有发作,他下达了两道让所有人都看不懂的命令。
“传令下去,士族们送来的美女,朕都收下了,在后宫专门辟一处宫苑,好生安置,不得怠慢,就说朕最近忙于国事,改日再去临幸。”
“另外,让陈玉瑶把这份密报上的东西都编成故事,找些好的说书先生,去北方的茶馆酒肆里好好说一说,再印成小报,让识字的人都念一念。”
命令被迅速执行。
当北方的百姓正因为得到了“三季稻”的种子而对新朝感恩戴德的时候,一些“小道消息”开始在民间悄然流传。
茶馆里,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924/1111103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