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称霸大齐,开局嫂子送来几朵金花 > 第96章 不言而喻

第96章 不言而喻


第九十六章  不言而喻

这话一出,那些个北方来的官员和士族,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激动地神情,纷纷跪下谢恩。

刘江看着他们,脸上挂着笑,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人群里,几个老家伙,比如崔家的家主,王家的家主,眼神闪烁,显然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今天来,不光是道贺,还把自己家里最漂亮的姑娘都带来了。

想干什么,不言而喻。

宴会进行到一半,崔家家主端着酒杯,领着一个穿着华丽的年轻女子,走到了刘江面前。

“陛下,这是老臣的孙女崔莺莺,听闻皇家学院广纳天下奇才,小女不才,也想为帝国尽一份绵薄之力。”

老家伙说的冠冕堂皇,眼睛却一个劲的往刘江身上瞟。

刘江扫了一眼那个叫崔莺莺的女子,长得确实不错,但那双眼睛里,全是野心和算计。

“嗯,崔爱卿有心了。”

他没多说,只是点了点头。

紧接着,王家,李家……好几个北方大族,都用差不多的由头,把自家的姑娘领了上来。

一时间,刘江面前莺莺燕燕,站了一排。

后宫那边,高兰坐在不远的地方,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宴会结束,刘江回到寝宫,高兰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陛下,看来这些北方的老狐狸,还是不死心啊。”

高兰递过来一份密报。

“他们以为,送几个女人进来,就能影响朕的决策,甚至影响太子?”

刘江接过密报,看都没看就扔在了一边,他早就知道了里面的内容。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这些女子?”

“收下。”

刘...江的回答很干脆。

“啊?”

高兰有些意外。

“收下,全部安置在后宫,好吃好喝的供着,但是,朕一个都不会碰。”

刘江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寒光。

“然后,把这份密报里的东西,找几个靠谱的说书人,在北方的茶馆酒楼里,给我‘不经意’的说出去。”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朕要让北方的百姓都知道,朝廷给他们送去了能救命的三季稻,而他们敬重的士族老爷们,却只想着怎么把女儿送进宫里争权夺利,甚至还在背地里,阻挠朝廷选拔真正有才能的官员。”

高兰瞬间就明白了刘江的意思。

这招,叫釜底抽薪。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北方各地的舆论就变了。

茶馆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的讲着神都的满月宴,讲着皇帝陛下如何心系北方百姓,把一年三熟的神稻先给他们用。

又讲到那些士族大户,不想着怎么帮百姓恢复生产,反而削尖了脑袋往宫里送女人。

一时间,民怨四起。

“他娘的!皇帝陛下想着咱们,这些狗日的士族却只想着自己!”

“就是!听说朝廷要开科举,选有本事的人当官,也是他们在暗地里使绊子!”

“这帮蛀虫!”

百姓的怒火一旦被点燃,就不是那么好熄灭的。

原本在地方上说一不二的士族们,忽然发现自己说话没人听了。

他们家的佃户开始要求减租,他们家的商铺开始被百姓抵制。

而朝廷派下去的新官员,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

民心,才是最锋利的刀。

刘江这一手,兵不血刃的就瓦解了新朝最大的内部隐患。

解决了士族的问题,刘江开始把精力放在另一件大事上。

那就是教育。

他下了一道旨意,将原本的“青州综合学院”,正式扩建为“大夏皇家学院”,并且要在神都的黄金地段,营建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校区。

这道旨意一出,天下震动。

谁都知道,这所学院不问出身,不看背景,只要你有才能,通过考核,就能入学。

一旦毕业,那就是朝廷命官。

这对于天下无数没有门路的寒门子弟来说,简直就是一步登天的阶梯。

无数年轻人背上行囊,从四面八方涌向神都,皇家学院,成了他们心中的“龙门”。

学院内部的设置,更是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刘江力排众议,下令学院内的所有学科,地位一律平等。

除了传统的儒学,那些被认为是“奇技淫巧”的算学、工学、农学、医学,都拥有了独立的学院和充足的资源。

甚至,刘江还根据帝国发展的需要,亲自拍板,成立了“商学”和“律法”两个全新的学院。

这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

那些归降的北方大儒们,本来就对刘江不怎么推崇儒学感到不满,现在看到这些“杂学”居然能和圣人经典平起平坐,彻底坐不住了。

几十个白发苍苍的老儒生,联名上书,言辞恳切,请求皇帝陛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帝国的长久统治。

奏折递上去之后,整个神都的空气都变得紧张起来。

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位以铁腕著称的开国皇帝,会如何处理这些“倚老卖老”的儒生。

刘江拿到奏折,出人意料的,他没有发怒。

他反而下了一道更有意思的旨意。

他要在皇家学院的露天广场上,组织一场规模空前的“真理大-辩论”。

辩论的主题就是:“经典和技术,谁更能让百姓吃饱穿暖,让帝国国富兵强?”

一方,是这些上书的大儒们。

另一方,则是工学院的院长公输班,医学院的几位教授,还有农学院的骨干。

消息一出,整个神都都沸腾了。

辩论那天,皇家学院的广场上,人山人海。

数万名学院的学生,还有闻讯赶来的神都百姓,将广场围的水泄不通。

刘江高坐

在临时搭建的主台上,饶有兴致的看着底下。

辩论开始。

一个为首的老儒生,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讲到孔孟之道,核心思想就一个:只有遵循圣人的教诲,恪守君君臣臣的礼法,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安居。

他讲的口若悬河,唾沫横飞。

底下的一些儒学院的学生听得连连点头。

但更多的百姓和学子,却是一脸的茫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924/111110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