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何为天朝
第九十八章 何为天朝
宴会进行到一半,刘江示意宫廷乐队,奏乐。
没有激昂的鼓点,没有喧嚣的号角。
一阵空灵,宁静的音乐,缓缓流淌在整个大殿之中。
那音乐,仿佛有种神奇的魔力,让这些在沙漠里挣扎求生,每日都活在紧张和杀戮中的西域来客,瞬间就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安宁。
他们一路行来的疲惫,心中的焦虑,似乎都在这音乐声中,被洗涤一空。
一曲奏罢,为首的使臣,已经是泪流满面。
他再一次跪倒在地。
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彻底的臣服。
“陛下...”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
“外臣今日,方知何为天朝,何为上国!与陛下之国相比,我等之邦,不过是蛮荒之地的蚁巢罢了!”
刘江笑了笑,示意他起来说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使臣终于说出了他这次来的真正目的。
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份用羊皮绘制的,极其粗糙的地图。
“陛下,外臣此次前来,除了进贡,还有一事相求。”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块区域。
“近年来,西域崛起了一个名为‘贵霜’的帝国,其性残暴,其兵强悍,已经吞并了十几个小国。如今,更是对我大月氏国,虎视眈眈。”
“我王,以及西域诸国的国王,都听闻东方大夏有真龙天子,兵甲之盛,远迈前朝。故此,恳求强大的皇帝陛下,能发天兵,救西域诸国于水火!”
他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若陛下能助我等击退贵霜,西域三十六国,愿共尊大夏为宗主,岁岁来朝,永为藩属!”
大殿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刘江的身上。
出兵西域。
这四个字,对任何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中原帝王来说,都有着致命的诱惑。
那代表着昔日汉武帝一般的无上荣光。
刘江看着那份粗糙的地图,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一下一下的敲着。
他在思考。
出兵?
从神都到西域,几千里的路。
大军远征,人吃马嚼,粮草辎重的消耗,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就算打赢了,又能得到什么?
一片贫瘠的,到处是沙漠戈壁的土地?一群桀骜不驯的部族?
不划算。
太不划算了。
他的目光,早就不在这片小小的西域上了。
他想看的,是那地图上没有画出来的,更遥远的西方。
他需要西域稳定,成为他未来向西探索的跳板和后勤基地,但他不需要用自己的兵,去打一场吃力不讨好的烂仗。
过了许久,刘江才缓缓开口。
“使臣的心情,朕理解。”
“但是,大军远征,劳民伤财,非仁君所为。朕不忍我大夏的子民,去异国他乡,流血牺牲。”
使臣的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色。
“不过...”
刘江话锋一转。
“大夏的友人,不应受人欺凌。”
他对着殿外的侍卫统领,说了一句。
“去,把兵仗司新淘汰下来的那批货,取一百套‘百炼钢甲’,十架‘元戎连弩’来。”
侍卫统领领命而去。
大月氏的使臣,一脸的茫然,不知道皇帝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很快,一百套闪着金属寒光的全身板甲,和十架造型精密的连弩,被抬进了大殿。
“使臣,你上前来。”
刘江招了招手。
使臣战战兢兢的走了过去。
刘江让他拔出腰间的弯刀,用尽全力,砍向那套板甲。
“铛!”
一声脆响。
使臣只觉得虎口一麻,弯刀差点脱手飞出去。
而那套板甲上,连一道白印都没留下。
使臣的眼睛,瞬间就瞪圆了。
接着,刘江又让人演示了一下元戎连弩的用法。
一个士兵,端着连弩,对着殿外的一个靶子,扣动扳机。
“嗖嗖嗖嗖!”
一眨眼的功夫,十支弩箭,就将百步开外的厚木靶子,射成了一个刺猬。
使臣的嘴巴,已经张大的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他看到了什么?
这是凡人能拥有的武器?
这是神兵!
“这些,是我借给你们的力量。”
刘江看着他那没出息的样子,淡淡的说道。
“朕相信,有它们在,足以让你们的勇士,保卫自己的家园。”
使臣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这一次,他磕的头,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响亮。
“陛下!您...您就是西域诸国的再生父母啊!您的恩情,我等永世不忘!”
他激动的语无伦次。
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神明赐下的武器,是能逆转战局的至宝。
他哪里知道,这些所谓的“神兵”,在刘江的军中,已经是准备要淘汰给二线守备部队的装备了。
刘江就这么看着使团的人,对着一堆自己看不上的“破铜烂铁”,感恩戴德,千恩万谢的离去。
他没有派出一兵一卒。
他只是给了一些过时的装备,和一个模棱两可的承诺。
但他知道,从今天起,整个西域的局势,都将因为他这个决定,而彻底改变。
贵霜帝国,将会陷入一场意想不到的苦战。
而他自己,则兵不血刃的,将自己的影响力,像一颗钉子一样,深深地楔入了那片遥远的土地。
他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请求者。
他成了这盘棋局背后,那个真正的操盘手。
时间过的快。
真的快。
一晃眼,太子刘荣都满周岁了。
刘江特意下令,今天不上朝,就在新建成的“育龙阁”里,给自己的大儿子,办一场盛大的“抓周”仪式。
这育龙阁,是系统奖励的图纸,公输班亲自带人造的。
整个建筑的用料和结构都很奇特,据说能汇集什么天地灵气,让在里面成长的皇子,天生就比别人聪明健壮。
刘江是不太信这些玄乎的东西。
但他看着自己那个才一岁,就已经虎头虎脑,满地乱爬的儿子,又觉得,这玩意儿好像还真有点用。
今天,育龙阁里,人来的很齐。
文武百官,后宫的妃子,一个不落。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气。
不光是因为太子周岁,更是因为,这个帝国,如今实在是太富足了。
刘江坐在上首,看着底下臣子们那一个个红光满面,腰杆挺得笔直的样子,心里就有数。
三季稻,早就在全国普及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924/111110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