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吃饱穿暖
第一百零四章 吃饱穿暖
看报,读报,讨论报纸上的内容,成了帝国子民每天最重要的事情。
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朝廷离自己这么近。
原来皇帝陛下,每天都在关心着他们能不能吃饱穿暖。
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
一股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迅速的生长起来。
而刘江,坐在御书房里,看着“听风阁”从各地收集上来的民意报告,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拥有了一个比百万大军更强大的武器。
一个可以瞬间将他的意志,传达到帝国每一个子民心中的“喉舌”。
就在这时,那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在他的脑海中响起。
【检测到“报纸”的诞生和普及,开启民智,凝聚国魂,此乃文明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
【“文明之-光”模块触发!】
【奖励科技点+4000!】
【奖励特殊建筑:《国家大图书馆设计图》!】
皇太子刘荣,三岁了。
小家伙虎头虎脑,已经能摇摇晃晃的到处跑了。
按照祖宗的规矩,这个年纪,该启蒙了。
一时间,神都的朝堂上,暗流涌动。
那些归降的前朝大儒,还有新朝自己培养起来的儒学大家,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雪片般的奏章,飞进了皇宫。
核心内容就一个:请求担任太子太傅。
谁都知道,太子太傅,那是帝shi。
不仅是天大的荣耀,更是将自己学派的思想,烙印在未来帝国君主脑子里的最好机会。
他们都想用最正统的儒家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来为这位帝国未来的主人,打下最坚实的“圣人”根基。
御书房里,刘江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奏章,只觉得有些好笑。
让这群老古董去教自己的儿子?
教出一一个满口“之乎者也”,凡事都讲“祖宗之法”的小书呆子?
那他辛辛苦苦打下的这个江山,怕不是二世就要亡了。
他提起朱笔,在所有奏章上,都批了两个字。
“不准。”
然后,他拿出了一张白鹿纸,开始亲自为儿子,制定一份独一无二的课程表。
这份课程表,要是让外面那些大儒看到了,怕不是要当场气得昏过去。
上午,学习经史子集,由帝国首席文臣,戏志才教导。
这是刘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但,也仅限于上午了。
下午,太子殿下要去“育龙阁”里的沙盘室,学习地理和军事,由贵妃高兰,亲自启蒙。
育龙阁,就是当初系统奖励的那座特殊建筑,据说能提升皇子成长的速度。
而里面的沙盘室,更是整个皇宫的最高机密之一。
那里的沙盘,大到超乎想象。
高兰不仅在上面,用最精细的手法,复刻了大夏帝国境内的每一条山脉,每一条河流。
她甚至根据刘江平日里的描述,和那份神秘的《世界舆图》,将西域的沙漠,草原的雪山,南洋的群岛,乃至于更遥远的,那片形状如同巨龙的大陆,都用模糊的地形,给制作了出来。
高兰教给小太子刘荣的第一课,不是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她抱起小家伙,将他放在沙盘的中央,神都的位置。
然后指着那些遥远而陌生的土地,用最温柔的声音告诉他。
“荣儿,你看。”
“我们的家,在这里。”
“但是,我们的世界,有这么大。”
小太子似懂非懂的看着那巨大的沙盘,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超越年龄的震撼和好奇。
世界的广阔,从这一刻起,已经刻进了他的心里。
而到了晚上,则是太子最期待的时间。
因为父皇,会亲自给他讲“睡前故事”。
刘江当然不会讲什么“孟母三迁”,“孔融让梨”。
他讲的第一个故事,叫《一块铁的旅行》。
故事里,一块普通的铁矿石,是如何在烈火中被冶炼成铁水,又是如何在高炉里百炼成钢,最终,变成了一柄无坚不摧的宝剑,一件守护战士的铠甲。
这个故事,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讲的第二个故事,叫《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
故事里,一个叫“牛顿”的聪明人,又是如何从这个简单的现象里,发现了控制世间万物运转的神秘“引力”。
这个故事,叫《基础物理学》。
他还讲了很多很多。
讲遥远的西方,有一群金发碧眼的人,他们建立了一个叫“罗马”的强大帝国。
讲大海的深处,生活着一种不用腮呼吸,却能潜水很久的巨大“鲸鱼”。
讲天上的星星,其实每一颗,都可能是一个比他们的世界还要巨大的火球。
……
这些魔改版的“故事”,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科学的种子,将全球化的视野,一点一点的,根植在了这位帝国继承人,最纯净的心田里。
就在太子的启蒙教育,有条不紊的走上正轨的时候。
后宫,再传喜讯。
一直掌管着帝国商业命脉的贵妃陈玉瑶,在为刘江生下了一个女儿后,再次诞下了一名皇子。
这是刘江的第二个儿子。
刘江为其取名,“刘盛”。
寓意很简单,商业兴盛,国运昌盛。
陈玉瑶母凭子贵,地位更加的稳固。整个后宫,在高兰和张嫣的管理下,一派和谐,其乐融融。
而在刘盛降生的那一刻。
那久违的系统提示音,又在刘江的脑海中响了起来。
【检测到皇室血脉开枝散叶,国祚根基愈发稳固!】
【触发特殊奖励!】
【帝国商业税率,永久性降低百分之一!】
【注:因商业环境优化,预计帝国总税收,反而将因此提升百分之五!】
【奖励宿主“精力”属性,永久性小幅提升!】
刘江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一个男人都懂的笑容。
减税的同时,还能增加总税收。
这可是所有帝王都梦寐以求的神技啊。
至于那个“精力”提升……
看来以后,得多去后宫走走了。
毕竟,开枝散叶,也是为了帝国的千秋万代嘛。
大运河,通州段。
这里是神都的东大门,也是南北货运的必经之地。
运河的开通,给这里带来了泼天的富贵。
但,也带来了天大的麻烦。
宽阔的运河主航道,像一把天刀,将这座繁华的城市,硬生生的劈成了两半。
河南,河北。
明明只隔着不到两百步的河面,却像是隔着一道天堑。
两岸的百姓和商旅往来,只能依靠渡船。
每天,码头上都堵的水泄不通。人喊马嘶,怨声载道。
效率,太低了。
这个问题,很快就摆到了刘江的案头。
地方官的奏章里,提议在运河上修建一座木桥。
但这个提议,立刻就被刘江给否了。
运河是帝国的大动脉,每天都有无数的大型漕船和楼船通行。
修建木桥,就必须在河道里打下密密麻麻的桥墩。
这不仅会严重影响航运,一旦遇到汛期,这些桥墩还会阻碍泄洪,后患无穷。
不建桥,交通不便。
建桥,又会影响航运和安全。
这成了一个两难的死结。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924/1111102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