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两国罢兵,短暂的太平
杨崇的出现的确是在表明一种态度,同样也是给了王翦一个退兵的理由。
不过,即使如此,杨崇也不可能将李牧这支军队的所有人都带走,毕竟如今大半个赵国已经被秦军占领,让普通的士卒背离自己的家乡,他们肯定是不愿意。
故土难离,在杨崇的另一段人生中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在这个绝大多数人一生都不曾走出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
这也是王翦可以收兵的理由之一。
最终,在曾经属于赵国的大地上,秦军与齐军分别向南北退去。
双方都很清楚,两军最终必然有着一场大战,但双方也同样很清楚,大战不是在此时。
无论是秦国还是齐国,在当下,都没有战胜对方的把握,况且,两国军队都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各自攻陷一国,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
也正是因为如此,两国默契的选择了罢兵。
发生在这一年的战争就这么结束了,这场波及四国,动员近百万人的大战,来的突然,去的也突然,在这场持续时间并不长的战争中,两个国家从地图上彻底消失了。
雄踞天下二百余年的战国七雄,此时却只剩下了四国,东方的齐国,西方的秦国,南方的楚国,还有一个夹在中间瑟瑟发抖的魏国。
楚国大而不强,明眼人都知晓,将来的战争必然要在秦国与齐国之间爆发,楚国人也知晓这一点。
在齐国南方的位置有着一条河名为淮水,在淮水之畔,有着一座城池名为寿春,不过现在的它还有着一个名字郢城。
自四十年前楚国的都城郢被白起带领秦军攻破后,楚国已经迁都两次了,曾经的陈郢,还有现在的寿春。
在楚国的这座都城中,韩非作为齐王派来的使臣还未离开。
他最初的使命是为了坦诚齐国与楚国之间关于粮食的交易,不过随着秦国使臣的介入,随着燕国与赵国的灭亡,韩非又多出了新的使命。
“这个天下变得实在是太快了。”齐国使馆之中,韩非看着从齐国送来的书信,再加上他这些天从楚国的权贵那里听到的一些消息,他已经对当今天下的局势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韩非很清楚,秦国与齐国此次罢兵不是为了和平,而是在蓄力,为将来的决战蓄力,这个时间绝不会太晚,最多也就是三年。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这个天下的局势将会彻底发生改变。
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楚国的立场将足以影响天下大势的走向。
这就使得韩非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按理说以秦国和楚国之间的关系,将来秦齐两国若是真的爆发大战,楚国即使不帮助齐国,也不可能帮助秦国才是。
但众所周知,楚人都是记吃不计打的,况且,楚国与秦国的关系一直都是复杂的,虽说秦国这些年来将楚国欺负的够狠,但现在秦王政的夫人还是楚国的公主呢,连他的右丞相都是楚国的公子,有着这层关系在,谁知道在关键的时候楚国会做出什么举动来。
所以韩非要竭尽所能,促成楚国与齐国结盟,只有如此才能增加未来齐国与秦国决战时的胜率,秦国实在是太强了,六代人的经营已经让秦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齐国虽然在杨崇的手中已经从重现当年巅峰之时,但要论到底蕴之身,与秦国相比,终究还是差了一截。
这是时间的差距,非是人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最起码在韩非的理解中是如此。
在韩非想要有所行动之时,楚王宫中的人也心动了。
“妹妹,眼下齐国崛起,天下形势将变,对于我们楚国来说说不得的一次机会。”楚王宫中,当今的令尹,李太后的兄长李园踌躇满志地对妹妹说道。
“兄长可是又生出了什么心思不成?那秦国已是犹如虎狼,齐国也不遑多让,一个连灭韩、赵两国,一个一出手就灭了大半个燕国,其凶残之处可见一斑,尤其是那秦王政和齐王崇,哪一个是易与之辈,你难道还想算计他们不成?”李太后告诫道。
他们兄妹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出身低微的他们可谓是穷尽了算计才拥有了现在的一切,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他们虽然成为楚国最有权势的一对兄妹,但根基却是不稳,而且还因为站的太高的原因,连退路都没有了,一旦失败就是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所以相对于想要建功立业兄长李园来说,李太后要的是稳定,虽然说她要的稳定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好。
在原有的轨迹中,不用几年的时间,他们兄妹就会被杀,连带着楚王也要换一个新的楚王了。
“妹妹,秦王政与齐王崇是什么人,我当然是知道的,我又岂会去算计他们,我要说的是魏国。”李园道。
当年魏国投靠秦国,借助秦国的力量好是将楚国一顿欺负,将楚国当年从宋国那里瓜分的领土尽数占去,一度将两国的边境推到了彭城、沛县一带。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楚国内部对他们兄妹执掌魏国之事多有微词,使得他们的统治隐有不稳的趋势。
“魏国?”当李园说到这个国名时,李太后已经想到了什么。
“你是说?”李太后不确信地问道。
“联齐抗秦,借助齐国的力量将曾经丢失的领土抢回来。”李园道。
“齐国会是秦国的对手吗?”李太后迟疑道。
秦国这个国家给楚国上下造成的阴影实在是太深了,在李太后的认知中,秦国不来找楚国的事,楚国上下就要烧高香了,让楚国主动去招惹秦国,这样的事情并不可取。
“齐国也许不是秦国的对手,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支持对于齐王崇来说才是重要的,妹妹,秦国与齐国的大战不会太久了,一旦让秦国彻底打垮了齐国,我们就真的再无一点机会了。”李园道。
不得不说,李园还是很有见识的。
当年的他能够步步为营,将妹妹送到楚王身边,最终推妹妹成为楚国的太后,其中的算计哪怕是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对于他们兄妹来说都是灭顶之灾,但他成功了。
此时他的算计也可谓是不错,眼光也算长远。
“兄长,一动不如一静,我们眼下明明可以置身事外,又何必主动去招惹秦国呢?就让秦王政和齐王崇去争吧。”面对李园的提议,李太后却没有一点心动的感觉。
她想的只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自己的儿子能够安安稳稳得做自己的楚王,至于什么雄图霸业什么的,那不是她一个女人感兴趣的东西。
“妹妹,置身事外,谈何容易啊,我们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李园道。
“兄长先不要着急,我们眼下完全可以静观其变。”李太后依旧是不为所动,战争她不懂,但她知道战争是有风险的,而她眼下并不想承担任何风险。
在李家兄妹就楚国的站队问题发生争执之时,顿若这个秦国的使臣也有了自己的谋划,既然秦国与齐国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那就不能让楚国下场,楚国这些年来虽然每况愈下,但终究是一大国,楚国的立场对于秦国和齐国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时间,在这寿春城中,各方力量都坐不住了,包括楚国那些别有居心的人。
就在楚国上下闻声而动之时,秦国与齐国这两个主角却是分外的安静。
蓟城,曾经的燕王宫,眼下的蓟城行宫之中,杨崇正在对燕地之事做着最后的安排。
燕国最精华的一部分已经被齐军占领,如何将其彻底消化,将这二百万军民消化为齐国的力量,对于杨崇来说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齐国比之秦国来说终究还是底蕴不足,所以杨崇需要在最终的决战爆发前,尽可能的提升齐国的力量,而燕地的重要性也就因此体现了。
杨崇占领燕地,不是为了分散齐国的力量,而是为了加强齐国的力量。
所以在杨崇离开蓟城后,对后续事宜的安排就成了重中之重。
好在这么多年下来,齐国已经培养出了一批适用于各方面的人才,也在齐国的运转中,提拔出了一些相当有才能的人。
“萧何,由你来执政北平郡和易水郡,卫庄为北部都尉作为你的副手,在两年后,务必从燕地整合出十万大军来。”杨崇对从临淄赶来的萧何道。
当年那个从沛县被夜幕绑架而来的青年,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已经蜕变成为了真正的治国之才才,即使比之另外一个时空的萧丞相也不遑多让。
毕竟在另外一个时空中,那个萧何从沛县走出,走向一个国家的相国,也不过用了几年的时间而已。
“是。”萧何应声道,虽说从临淄被调到蓟城,看上去像是降职了一般,但他却并不在乎,从中央到地方也是一种经历,更何况,还是在蓟城这样的地方,大半个燕国都都将由他来执掌,这是何等的信任,他还能有什么不满的吗?
“张良,你随我回临淄,这一次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杨崇向众人告诫道。
听杨崇如此说,众人的脸上也尽数浮现出凝重之色,他们俱是一时人杰出,自然能够感觉到当今局势的不同。
杨崇在将燕地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在留驻五万齐军之后,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返回临淄,但此过程中,还有李牧带着赵国最后的残兵借道飞狐陉返回代郡,在那里,他可以得到短暂的休养生息,也算是给赵国留下了最后的希望。
在杨崇撤军的同时,秦军也在撤兵,在王翦率领秦军主力撤退的时候,同样也有着五万秦军留在了赵地,在原本属于赵国的领土上,属于秦国的邯郸郡、常山郡和巨鹿郡出现了。
有王贲率领三万秦军驻守邯郸,又有两员秦将分别率领一万驻守常山郡和巨鹿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让杨崇并不陌生的名字出现了:李信和蒙恬,分别驻守常山与巨鹿的正是这两人,秦国最年轻的两员大将。
秦王政将王贲、蒙恬、李信尽数留在赵地,可见他的心思,可以说,除了王翦之外,秦国已经派出了自己的巅峰阵容,所为者只是与齐国最终的决战。
在打战的阴云中,杨崇回到了临淄。
在一番论功行赏,在忙碌之中将战后事宜处理妥当之后,杨崇这才有心思有时间去研究另外一件东西:苍龙七宿。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见到了自己的另外一个‘战利品’,阴阳家的东君焱妃。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还是杨崇与焱妃的第一次正式见面。
当日杨崇虽然在太行山中救下了焱妃,但那时的焱妃羞于见人,见状昏迷,因为两人还没有正式接触,如今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莫说是燕丹,连燕国都不存在了,曾经的难堪自然也有所消减了。
更何况,眼下的焱妃身在临淄,也没有拒绝杨崇的余地。
在齐王宫供月神居住的一处偏殿之中,杨崇看到了让月神压抑了二十年的焱妃,不得不说,焱妃能够压制月神一头,的确是有着原因的。
虽说现在的焱妃因为一连串的打击,曾经属于阴阳家东君的骄傲已是破烂不堪,少了几分阴阳家所谓的神性,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反而让她多出了几分楚楚可怜的气质,让人见之生怜,说到底还是颜值过于能打的缘故,纵是无情也动人,更何况,她也并非无情。
“焱妃见过大王,之前一事,多谢大王相救。”当杨崇出现时,纵然有着千般不愿,焱妃也只能起身相迎,她可以骄傲,但却不能不知好歹,因为那样不仅不能维持她的骄傲,反而会让她变得可笑。
“我与燕丹有仇,所行之事也只是为了报仇而已,所以焱妃不用记在心上。”杨崇出言安抚道。
虽然眼下的焱妃对于杨崇来说已经褪下了一层东君的光环,但也还是一个美人,杨崇对其纵然无情,但却可以有欲。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895/111108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