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借钱
夜幕降临,青州城亮了灯。
街上人来人往,挑着担子的小贩喊着卖馄饨,酒馆里传出划拳的吆喝声,几家亮着红灯笼的铺子前,不时有穿着体面的人进进出出,倒也有几分灯红酒绿的样子。
大帅府书房里,楚东来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捏着兵工厂的账本,翻来翻去,眉头紧皱,唉声叹气。
“唉,这兵工厂真是愁死人。”
他自言自语,“花那么多钱买回来的机器,一天到晚就出四五十支枪,里头还有不少打不准、老卡壳的,良品率低得离谱!”
当初为了弄这两条生产线,他托了多少关系,送了多少礼,才从洋人手里买回来,光运费就花了老鼻子钱。
原以为能靠这厂子让部队鸟枪换炮,结果呢?产量上不去,啥用没有。
他也想过找懂行的技术人才,可人家一听是青州。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宁愿在大城市小作坊里混口饭吃,也不来这山沟沟里。毕竟有这手艺,到哪儿都饿不着。
楚东来心里堵得慌:“妈的,没人咋弄?兵工厂的产量上不去,手里没家伙,将来真打起来,难道让弟兄们拿命去填?”
不管咋样,人还得接着找,哪怕多花点钱,也得找。
“咚咚咚——”
敲门声刚落,楚东来头也没抬地应了声:“进来。”
房门打开,楚云扶着门框走进来。楚东来猛地抬头,瞧见是他,“噌”地从椅子上弹起来,快步迎上去就想扶:“我的个小祖宗!你咋下来了?医生不是让你卧床歇着吗?快,赶紧回去躺着!”
“爹,我真没事了。”楚云躲开他的手,活动了下胳膊,“躺一下午都躺僵了,下来透透气。”
楚东来还是不放心,上下打量他好几圈,见他脸色确实红润了些,才松了口气,拉着他往椅子上按:“有事叫下人来传话就行,你现在最要紧的是养伤。”
“我今晚来,是有正事找您。”楚云坐稳了,开门见山,“前段时间,我以前在国外认识的一个同学联系上了,说手里有几条生产线想处理,问我要不要。”
“生产线?”楚东来脸上没什么波澜,“步枪的还是子弹的?兵工厂里已经有两条了,再多……”
“不光是步枪。”楚云打断他,“还有机枪生产线,甚至火炮生产线。”
楚东来眉头微挑,依旧没太当回事:“买来干啥?现在缺的不是机器,是能玩转机器的人。厂里那两条线,就因为没好技工,天天歇工……”
“他不单卖生产线。”楚云往前倾了倾身子,声音压低了些,“只要咱们出钱,配套的军工专家、技术工人,他全给配齐了。”
“啥?!”楚东来眼睛瞪得溜圆,“你说啥?带专家和工人?”
“嗯。”楚云点头,编了个早就想好的说辞,“我那同学家里是做军火生意的,在国外也算大世家,门路广得很。他们最近想往大庆这边拓市场,先处理一批淘汰的旧生产线,顺便搭个人情。”
楚东来搓着手在屋里转圈,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只剩下急切:“那……那这三条线,他要价多少?”
“五百万大洋。”
楚东来猛地停下脚步,愣了愣,随即一拍大腿:“不贵!太便宜了!”
他当初买两条二手步枪生产线,还没带技术人员,就花了近四百万。
这三条线里还有火炮生产线,居然只要五百万?
“爹,这事能成不?”楚云故意问。
“成!咋不成!”
楚东来刚拍着大腿应下来,脸上的兴奋劲儿还没焐热,眼神“唰”地就暗了下去。
他背着手在书房里踱了两圈,眉头紧皱:“五百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府里的库银拢共也就两百多万,剩下的……”
打仗靠枪炮,枪炮靠银子,这道理他比谁都懂,可短时间内要凑齐这么大一笔钱,简直比登天还难。
“爹,钱的事我想过了。”楚云忽然开口,“咱们可以借。”
“借?向谁借?”楚东来停下脚步。
“向青州城里的地主和富商借。”
楚云语气笃定,“青州城里藏着钱的主儿不少,谁家没个几十万、上百万的家底?咱们给他们算利息,月息一分五,比存票号里划算得多。”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光给利息,还得给他们好处。借钱多的,给他们搞个‘拥军爱国’的牌匾,挂在门楣上多风光?以后家里要是有子弟想进军队谋个差事,优先提拔;商铺过城门,税银减半。”
楚东来越听眼睛越亮:“你是说……让他们既能得利息,又能挣脸面,还能捞实惠?”
“对。”楚云点头,“他们手里的钱放着也是放着,乱世里藏着还怕被抢。借给咱们,有利息拿,有官府背书,还有实打实的特权,他们没理由不答应。再说了,咱们是为了强军保青州,他们住在青州城里,军队强了,他们的家产才安全,这是双赢。”
“好小子!”楚东来猛地一拍桌子,愁云彻底散了,“这主意绝了!就这么办!”
他转身就想去叫账房先生连夜拟章程,走了两步又回头,开口道。
“明天一早就开大会!把城里有头有脸的都请来,我亲自跟他们说!只要能把生产线和专家弄到手,这点利息算啥?”
楚云见楚东来拍板应下,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刚才报的五百万,其实是把账往多了算。步枪、机枪加火炮三条生产线,再算上技术资料,撑死两百多万大洋就够了。多出来的钱,他另有打算。
乱世里,光有枪炮还不够,得有能把枪炮玩得转的精兵。他想趁着这次机会,多筹点钱,组建一支新军。
全部配备新武器,从射击到战术都按新章程来。
还得建所军校,专门培养军官,总不能让那些只会抡大刀的老兵油子一直占着位子。
这些事,哪一样都得砸钱。
新军的军饷要比旧部高,军校的教官得从外面请,场地、教材、弹药……处处都得花钱。
现在多搞点,将来就不用临时抓瞎。
楚云嘴角悄悄勾起。
等新军练出来,兵工厂开足马力,别说青州这一亩三分地,将来就算跟那些大军阀掰手腕,也能够轻松战胜。
.........
次日一早。
青州城的富商地主们接到督军府的帖子,心里都犯着嘀咕。
平日里楚东来虽也召集乡绅议事,却从没这么急过,一群人坐着马车往督军府赶,路上就忍不住交头接耳。
“张老爷,你说大帅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谁知道呢,前阵子刚收完秋饷,该不会又要摊派吧?”
“可别啊,今年收成本就一般,再刮一层,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进了督军府大堂,见楚东来穿着常服坐在主位,脸上没什么表情,众人心里更打鼓。
等所有人到齐,楚东来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今天请各位来,是想跟大伙借笔钱。”
话音刚落,底下顿时一片吸气声。果然是要钱!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都露出不情愿的神色,却没人敢先开口反驳。
楚东来早料到他们的反应,不急不躁地抛出条件:“利息按每月一分五算,比钱庄高五成;借得多的,官府给发‘拥军乡绅’牌匾,子弟可优先入读城里学堂;将来兵工厂盈利了,按借款比例分红利。”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借期一年,到期连本带利一并归还。我楚东来在青州立足十年,各位信得过我的为人,就捧个场。”
这话一出,底下的议论声变了调。
一分五的月息,这可比放高利贷还稳妥;“拥军乡绅”的名头虽虚,却能在官府面前挺直腰杆;更重要的是,楚东来的信誉摆在那儿。
当年有粮商囤粮抬价,是他开仓放粮平抑市价;去年匪患猖獗,也是他派兵护着商队走镖。
这些年,他从没来过强取豪夺的事。
“大帅要借钱,是为了兵工厂?”有个穿绸缎褂子的富商试探着问。
“正是。”楚东来点头,“有了钱,就能添生产线、请技师,将来青州军装备好了,才能护着大伙安稳做生意。”
众人心里的算盘噼啪响。
五百万看着多,分摊到几十户头上,每户也就十几万,还能落个安稳和高息。
“我借二十万!”最前排的王地主先表了态,他家里的粮铺全靠督军府护着,心里早有计较。
有了带头的,其他人也松了口:“我借十五万!”“我出三十万!”
不到一个时辰,账本上的数字就凑够了五百万。
楚东来看着密密麻麻的签名,起身拱手:“各位的情分,我楚东来记下了。到期若是少了一分利,各位尽管砸了我督军府的牌子!”
众人笑着客套几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830/232590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