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建新军,办军校
6月5日。
经过三天紧锣密鼓的安装调试,兵工厂准备就绪。
楚云走进厂房,只见生产线整齐排列,墙角的配电箱指示灯闪烁着绿光。
王德彪——系统配备的兵工厂厂长,正拿着记录本在设备间穿梭检查,见他进来,立刻迎了上来。
“少帅,所有设备都调试完毕了。”王德彪声音洪亮,“步枪、机枪、火炮三条生产线,连带配套的子弹、炮弹生产线,全都能正常运转,随时可以开工。”
楚云走到一台步枪生产机床前,转头问:“产能能达到多少?”
“只要原材料管够。每日可产步枪五百支,机枪五十挺,子弹十万发,炮弹一千发,还有七十五毫米山炮五门。”
“好!”楚云满意的点点头。
按这个产能,不出一个月,青州军的装备就能彻底换个样。
“原材料你尽管放心。”他当即表态,“我会让人把仓库堆满,你们只管加足马力生产,人不够就再招,三班倒也行,军饷翻倍!”
王德彪应声领命。
楚云心里却在盘算:火药的原材料不愁,青州周边的铜矿、硝石矿都在控制范围内,提炼硫磺也不难。
可优质钢铁是个难题,现在只能靠从外面高价购买,不仅贵,还容易被卡脖子。
“看来,得尽快把钢铁厂提上日程了。”
只有自己能炼出好钢,兵工厂才能真正不受制于人。
..........
一个时辰后。
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在大帅府门口停下。
楚云推开车门跳下来,脚步轻快地往里走。
“少帅好!”
门口站岗的两个士兵“啪”地立正敬礼,腰杆挺得笔直。
“辛苦了。”楚云抬手回礼,径直往办公区走。
推开办公室的门,楚东来正坐在太师椅上翻报纸,见他进来,立刻放下报纸招手:“回来了?快坐,刚让厨房炖了羊肉汤,给你留了一大碗。”
“爹,我不饿。”楚云在对面椅子上坐下,开门见山,“兵工厂那边调试完了,我来跟您说声。”
“哦?怎么样?能开工了?”楚东来往前凑了凑,眼里满是期待。
“何止能开工。”楚云笑了,把王德彪报的产能说了一遍,“每天五百支步枪,五十挺机枪,十万发子弹,还有五门山炮。”
“啥?!”楚东来猛地一拍桌子,“一天就五百支枪?五十挺机枪?”
他原来的兵工厂,一个月拼死拼活也就能造五百来支,这对比简直天差地别。
“还不算炮弹和子弹。”楚云补充道,“按这速度,装备一个满编营,一天就够了。”
楚东来搓着手在屋里转圈,乐得合不拢嘴:“好小子!你这同学可真是帮了咱们大忙!这生产线也太先进了!”
他原来还担心花了冤枉钱,现在看来,五百万花得值!
“不过有个前提。”楚云话锋一转,“原材料必须供得上,尤其是钢材和铜料,不能断。”
“放心!”楚东来停下脚步,拍着胸脯保证,“我明天就让人去催,仓库里的存货先紧着兵工厂用,不够就去外面买,哪怕把城里的商铺抵押了,也得让机器转起来!”
他比谁都清楚,兵工厂是青州军的命根子,别说砸锅卖铁,就算让他割块地,也值得。
楚云见他态度坚决,彻底放了心:“有您这句话就行,我回头让王德彪把每日需要的材料清单报给您,咱们按单备货。”
“就这么办!”楚东来拿起桌上的茶壶,给楚云倒了杯茶,眼里的愁云早就散了,只剩下满眼的光亮。
“爹,武器装备的事算是妥了。”楚云喝了口茶,话锋一转,“接下来,我想组建一支新军。”
楚东来抬眉:“新军?说说看。”
“暂定一支人,编一个旅。”
“不用原来的老兵,从各部队里挑最年轻、最机灵的,采用国外的新式训练模式,从队列、射击到战术配合,全按新章程来。装备也优先给他们配最好的。
新产的步枪、机枪,还有山炮,都给他们配齐。”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这支部队,得是青州军的尖刀。现在乱世,手里没点硬气的部队,说话都没人听。将来真要跟人开打,靠的不是人多,是能打硬仗、懂战术的精锐。有这么一支新军压阵,不管是守青州,还是往外拓,咱们心里都有底。”
楚东来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想起最近传来的各路军阀扩军的消息,重重一点头:“该搞!五千人不够就再加,钱和装备都给你优先批。这支部队练出来,咱们腰杆才能真硬。”
楚云接着说:“光有兵还不行,得有能带兵的人。我还想办一所青州军校,请些懂新战术的教官,专门培养年轻军官。”
这话正说到楚东来心坎里。
他叹了口气:“咱们现在的营团长,大多是跟着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勇猛是够了,但论起排兵布阵、看地图、用新武器,确实差了点。上次打山匪,明明占着火力优势,愣是让人家从侧翼摸了过来,就是因为军官不懂怎么布防。”
“就是这个理。”楚云接过话头,“将来的仗,不是光靠敢拼就行的。得懂地形、会用炮、能看懂敌军的动向,甚至得算后勤补给。这些都得系统学。
军校就教这些,从识字、算术到战术指挥,一点点教,三五年下来,就能练出一批能独当一面的年轻军官。”
楚东来年轻时去过一次东海(魔都),见过洋人军队的操练,知道新战术的厉害。
他虽没读过多少书,却明白“打江山靠勇,守江山靠智”的道理。
这些年他一直想着培养年轻人,只是没找到合适的路子。
“办!”他拍板道,“校舍就用城西那处废弃的书院,修修就能用。教官不够就从新军里挑表现好的,或者……你那同学那边,能不能再想想办法?”
“爹放心,教官的事我来解决,只要军校办起来,不出三年,咱们青州军的军官队伍,肯定能脱胎换骨。”
楚东来看着儿子眼里的光,忽然觉得自己这把老骨头都跟着精神起来。
他端起茶杯,跟楚云的杯子轻轻一碰:“好!就按你说的办。要钱要人,爹都给你!”
.........
第二天一早。
新军选拔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传遍了青州军的各个营房。
“听说了吗?少帅要组建新军,军饷每月十五块大洋!”
“十五块?!咱们现在才七块啊!这都翻了一倍还多!”
“不光军饷高,伙食也按两倍标准来,顿顿有肉!”
消息一传开,军营里彻底炸了锅。
士兵们扔下手里的活计,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眼里全是热乎劲儿。谁都知道,新军是少帅亲自抓的队伍,用的肯定是最好装备,练的是新本事,将来的地位绝对不一样。
“我要去报名!就算脱层皮也得挤进去!”一个刚入伍半年的年轻士兵攥着拳头。
旁边的老兵拍着他的肩膀笑:“算我一个!跟着少帅干,将来指不定能混个排长当当!”
报名点设在营区广场上,不到半个时辰就排起了长龙。
负责登记的士兵手里的笔就没停过,表格一张张写满。
与此同时,青州城的大街小巷也贴满了征兵告示。
红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新军招募,月饷十五块,管饱管穿,无案底、身体强健者均可报名。”
老百姓围在告示前,看得眼睛发亮。
这年头能混口饱饭就不容易,十五块大洋够一家子嚼用两三个月了。
有年轻力壮的汉子当场就挤到报名点:“我报名!我能扛两百斤麻袋,身体结实得很!”
楚云原本估摸着,挑挑拣拣怎么也得花一周才能招满五千人。
没成想,才两天功夫,报名的就突破了两万。
负责选拔的军官按“无案底、身体合格”的硬标准筛了又筛,最后挑出五千个精壮汉子。
看着花名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楚云满意地点点头。
这支部队,从根上就得是好苗子。
他转身对副官楚小虎说:“告诉弟兄们,三天后开营,让他们回家跟家人告个别,来了就得好好练,谁要是敢偷懒,立马开除!”
“是,少帅!”
楚小虎响亮回应,转身去传令。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830/232590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